江蘇省響水中學(224600)
方 成● 李宗來●
2017年化學學測復習的幾點感悟與思考
江蘇省響水中學(224600)
方 成● 李宗來●
結合筆者的最近幾年的備考經(jīng)歷,寫下幾點思考與感悟,以期能使我們的復習更有針對性,更為高效.
感悟;復習;化學
2017年是江蘇省實施新課程改革后在高二實行學業(yè)水平測試的第8年.本文結合筆者的最近幾年的備考經(jīng)歷,寫下幾點思考與感悟,以期能使我們的復習更有針對性,更為高效.
目前,江蘇省境內(nèi)學校普遍使用人教版、蘇教版兩套教材,因為兩套教材知識的編排順序、呈現(xiàn)方式、側重點都有所不同,如:2013年學測考查了單線橋、Fe與H2O(g)的反應、乙炔的結構式的判斷.而這些知識點蘇教版教材上沒有,但人教版卻有所涉及.這勢必導致選擇不同版本教材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重視程度不同,因此唯有嚴格按照考試說明來組織復習,各種不同版本的教材內(nèi)容要相互補充,一輪復習時不弱化、遺漏任何知識點至關重要,相交的知識點重點講,不相交的補充講.
化學方程式與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屬于基本的化學用語,在無機推斷、化學計算中出現(xiàn)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對于課本上出現(xiàn)的、考試說明中提出的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進行系統(tǒng)整理,并通過多次的默寫強化記憶,同時注意反應條件等細節(jié)規(guī)范.對于以下難度較大反應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Al、Al2O3、Al(OH)3、NaHCO3與NaOH的反應;
(2)多次考查的普通玻璃的成分、原料、反應原理的考查.
(3)對于涉及少量、過量、滴加順序的化學方程式要有所關注如:CO2、SO2與少量、過量的NaOH溶液反應;AlCl3與NaOH溶液相互滴加的反應等.
(4)注意教材中化學反應式的變形:2011年考了水楊酸與小蘇打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出自課本上通過靜脈注射NaHCO3溶液治療水楊酸中毒,難度較大.
學測選擇題的第23題及第26題的最后一問都是有關化學計算的難題,是學生能否達A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設計教學問題,學會逐步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方法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度廣度.以2013年學測的第23題為例,筆者對此題作出如下分解:
(1)Cu投入稀H2SO4溶液中有何現(xiàn)象?然后加入NaNO3溶液又有何現(xiàn)象?
(2)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濃HNO3、稀HNO3與足量的Cu反應,誰消耗的Cu多?
(3)8mol的稀HNO3理論上最多消耗n(Cu)=?反應后溶液中存在著哪些主要離子?
(4)如果往(3)中繼續(xù)滴加H2SO4,將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理論上最多消耗n(Cu)=?
(5)(2013學測真題)對于1 L 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若H2SO4和HNO3物質(zhì)的量濃度存在如下關系:c(H2SO4)+c(HNO3)=1.2mol·L-1,則理論上最多能溶解銅的物質(zhì)的量為多少?
學測復習中對于疑難問題,設計一個個彼此關聯(lián),又相互遞進的問題鏈,使前一個問題作為后一個問題的前提,后一問是前一問題的延伸,許多問題形成一個具有一定梯度和邏輯結構的問題串.從而逐步提高學生沖刺A的能力.
第25題是以元素與化合知識為載體,以無機框圖的形式,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分析判斷能力.備考時注重:
(1)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常見物質(zhì)(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及相互轉(zhuǎn)化要熟悉,能正確書寫其化學方程式與離子方程式;
(2)能快速敏銳地找到推斷的“突破口”;
(3)對于涉及陌生的化學反應,通過其他信息佐證,要敢于大膽的推測、肯定,如2011年在框圖題中考了NH3的催化氧化反應,2014年考了NH3與Cl2反應生成NH4Cl和N2.2015年考了Al2O3與NH3反應生成和AlN和H2O,這些反應對學生來比較陌生,只有通過其他信息相互佐證,大膽推測、小心論證,才能化難為易.
2016年的考試說明明確:“了解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能設計、評價或改進簡單的實驗方案,體驗科學探究過程”.2008、2009、2011、2012、2015、2016年都考查了實驗方案設計.該部分要求是學測復習中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備考中應做到:
(1)訓練學生能繪制簡單的實驗儀器裝置圖如:畫出SO2尾氣處理防倒吸的裝置圖;繪制CO2(HCl)的洗氣裝置;繪制實驗室物質(zhì)制備的裝置圖(固固加熱型、液液加熱型);
(2)培養(yǎng)學生能從“綠色化學”的角度設計并評價實驗方案,如設計實驗方案用Cu來制取CuSO4,要體現(xiàn)反應過程中無有毒有害物質(zhì)產(chǎn)生,同時原子的利用率要高,最好能將原料全部轉(zhuǎn)化為目標產(chǎn)物.
(3)培養(yǎng)學生文字表述規(guī)范性、準確性,如檢驗物質(zhì)時,圍繞怎么做,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得出什么結論展開描述;檢驗沉淀是否洗凈時,要強調(diào)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檢驗某離子是否沉淀完全時,要強調(diào)取上層清液等.
2017年的化學學測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只有認真對待,全力以赴才能考出優(yōu)異的成績.
G632
B
1008-0333(2017)07-00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