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柯柯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的高職新聞采寫教學改革分析
□ 郭柯柯
在新形勢下,媒介融合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職新聞采寫教學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不斷顯現(xiàn),它是培養(yǎng)高職生新聞采寫綜合能力、提高新聞采寫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本文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職新聞采寫的教學改革。
媒介融合;高職;新聞采寫;教學改革
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浪潮中,不同行業(yè)、領域中各類媒介日漸融合,新聞行業(yè)也不例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要根據(jù)新聞采寫課程的特征、內容等,多角度采取針對性措施,深化改革新聞采寫教學,培養(yǎng)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yè)新聞人才。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微信、微博等應運而生,已成為全新的新聞傳播途徑,遠遠優(yōu)于電視、報紙等傳統(tǒng)新聞傳播途徑,極大地沖擊著傳統(tǒng)新聞傳播方式。隨之,新聞事件報道有了全新的變化,新聞來源也日漸豐富。同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方式日漸多樣化,需要大批高水平新聞專業(yè)人才,對高職院校新聞人才培養(yǎng)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注重復合型新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素質教育改革日漸深入,高職新聞采寫教學改革十分必要,有利于新聞采寫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符合媒介融合的客觀要求,改變新聞采寫教學現(xiàn)狀,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在此基礎上,新聞采寫教學改革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新聞人才培養(yǎng)水平,不斷提升新聞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職新聞專業(yè)學生全方位地了解媒介融合對人才的客觀要求,從而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能,確保畢業(yè)后順利就業(yè),充分展現(xiàn)自身的多方面價值。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采訪能力和寫作能力是高職新聞采寫課程的教學目標。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根據(jù)媒介融合的內涵、特征、優(yōu)勢等,準確把握新聞采寫課程內容以及高職學生的能力水平,以素質教育理念為基點,多角度深化改革新聞采寫教學目標,制定合理化的總目標,即提高高職生全媒體采編能力、綜合思維能力,科學細化總目標,將其落實到新聞采寫課程各階段的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采寫基礎能力、全媒體采寫能力與綜合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圍繞采寫基礎能力目標,展開針對性的新聞采寫教學,促使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必要的新聞采寫理論以及采寫技巧,提高策劃、現(xiàn)場提問、現(xiàn)場觀察、常見文體寫作等能力。隨后,教師要借助新聞采寫課程教學,促使班級學生準確把握關鍵性報道形式的要求以及采寫技能等,比如,學會寫作報紙新聞、電視新聞,學會合理設計網(wǎng)絡新聞標題,科學采寫微新聞,不斷提高全媒體采寫能力。此外,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在新舊媒體信息素材方面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等,為提高學生全媒體綜合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新聞采寫教學過程中,高職教師要以媒介融合為基點,以教學目標為中心,多角度改革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媒介融合的要求。在新聞采寫教學過程中,高職教師要將新聞媒體相關課程內容融入其中,比如網(wǎng)絡新聞學、廣播電視概論,豐富新聞采寫課堂教學內容,使其更具針對性、趣味性,促使學生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以“新聞消息寫作”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一般文字消息寫作內容、技巧的基礎上,將特殊文件寫作教學內容融入其中。同時,在新聞采寫教學中,高職教師可以融入多媒體課程內容,比如新聞攝像、新聞播音、網(wǎng)頁制作,促使學生在學習新聞采寫內容的過程中,能夠靈活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不斷提高全媒體綜合能力。此外,在深化改革教學內容中,教師要根據(jù)媒介融合的要求,將人文學科教學內容融入到新聞采寫課程教學中,比如社會學、傳播學、政治學,促使二者有機融合,處于統(tǒng)一的網(wǎng)絡結構體系中,從不同角度提高學生的新聞綜合素養(yǎng)。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tǒng)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新聞采寫課程教學的客觀要求,導致課程教學各方面問題不斷顯現(xiàn),課程教學效率與質量不高,不利于培養(yǎng)復合型的新聞專業(yè)人才。在新聞采寫教學改革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深化改革,將模擬情境教學法、實例教學法等巧妙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促使“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加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將課堂交給學生,充分展現(xiàn)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挖掘他們多方面的潛能,有效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在新聞采寫課程章節(jié)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根據(jù)章節(jié)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選取他們熟悉而感興趣的熱點、焦點問題,將其引入到課堂中,以此為基點,講解新聞采寫知識點。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法應用其中,根據(jù)案例以及章節(jié)內容,科學設置課堂教學問題,合理劃分學習小組,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在客觀分析案例的基礎上,利用章節(jié)內容以及相關學科知識,解決相關問題。教師要根據(jù)班級學生的課堂問題探討與解決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便于班級學生有效突破教學重點以及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可以利用模擬情境教學法,根據(jù)課程內容難易度,圍繞媒介融合,合理設置課程教學實踐任務,要求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明確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將新舊知識以及和新聞采寫課程相關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構建全新的知識框架體系,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確保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有效提高高職院校新聞采寫教學的有效性,確保新聞采寫教學目標順利實現(xiàn)。
在改革新聞采寫教學中,課堂延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利于不斷開闊學生視野,不僅僅是掌握專業(yè)課程內容。在課堂延伸方面,高職院校要注重媒介融合背景下先進技術的優(yōu)化利用,借助多媒體技術,構建合理化的多媒體教學實驗平臺,即“多功能、跨媒體、可融合”平臺。在延伸課堂方面,高職院校可以基于“新聞寫作”和“新聞采訪”兩門課程同時教授這一特點,根據(jù)這兩門課程教學的要求、特點、內容以及異同點,構建具有特色的多媒體實驗室,完善和優(yōu)化相關基礎設施,比如新聞演播室、錄音室,使其相互作用,將“新聞寫作”和“新聞采訪”兩門課程教學巧妙融合,為新聞專業(yè)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校內新聞采寫實訓機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新聞采寫實踐能力。在此過程中,高職教師要多鼓勵班級學生借助個人微博、博客等,隨時關注當下不同地區(qū)發(fā)生的熱門新聞事件,隨時了解社會各方面的動態(tài)變化,站在全新的角度理解新聞報道,充分掌握所學的新聞采寫理論知識,并靈活應用到實踐中,確保新聞采寫課堂順利延伸,充分展現(xiàn)“新聞寫作”和“新聞采訪”兩門課程之間的關系,便于學生將這兩門課程知識串聯(lián)起來,構建全新的新聞知識板塊體系,為提高自身新聞綜合實踐能力做好鋪墊。在此基礎上,高職教師要注重校外合作,多和相關企業(yè)合作,達到“校企一體”的目的,構建多樣化的多媒體新聞基地,有效延伸新聞采寫課堂,促使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為新聞專業(yè)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新聞采寫實訓以及實習機會,確保專業(yè)學生在具體工作崗位上全方位了解自身優(yōu)缺點,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為畢業(yè)后順利就業(yè)打下基礎。
在新聞采寫教學改革過程中,高職院校要將專業(yè)教學實踐放在關鍵性位置,以媒介融合為切入點,開展多樣化的全媒體采寫實踐活動,引導新聞專業(yè)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巧妙運用到實踐中,將課程知識學“活”,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信息分析處理能力等,提高學生的新聞綜合素養(yǎng)。在教學改革過程中,高職教師可以根據(jù)媒介融合特征以及新聞采寫課程內容,開設多媒體新聞采寫模擬情境課堂,選取高職學生感興趣的熱門新聞事件,模擬特定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新聞采寫課程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多層次引導班級學生進行一系列采寫實踐,比如撰寫采寫方案、采寫提綱,確保學生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寫的全過程,更好地進行采訪實踐,而不僅僅是掌握理論知識。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根據(jù)素質教育背景下新聞采寫課程教學要求,以媒介融合為中心,定期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結合當下熱門話題、焦點事件等,科學設置新聞采寫任務,有效組織新聞專業(yè)學生進行采寫實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多方面的采寫,比如文字新聞、網(wǎng)絡新聞、廣播新聞等,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新聞文體的寫作。此外,教師可以引導班級學生巧妙利用多媒體手段,客觀演示小組新聞采寫實踐成果。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全面、客觀地評價各小組采寫實踐,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有效提高教學實踐質量。在多樣化新聞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新聞采訪與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新聞綜合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要把新聞采寫教學改革放在核心位置,使其成為素質教育改革浪潮中的關鍵點之一。在新聞采寫教學改革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根據(jù)媒介融合特點、內容、要求等,改革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注重課堂延伸,優(yōu)化教學實踐,從而有效提高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新聞采寫課程的教學效率與質量,促使高職院校新聞教學走上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道路。
1.田衛(wèi)東.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新聞傳播類專業(yè)設置的思考[J].宜春學院學報,2011(05):149-151.
2.鄔晶晶.全媒體時代的高職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1):96-99.
3.楊慶國,詹向紅.基于能力導向“新聞采寫”課程模塊化建設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2015(01):136-139.
4.張早.媒介融合背景下應用型新聞教學改革的路徑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19):11-12.
5.劉瀟,孟盈.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業(yè)務教學在理論及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4(03):138-140.
6.高婷,李俊.媒介融合時代高職新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探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8):94.
7.李雅婷.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職新聞采寫教學改革[J].新聞研究導刊,2016(10):339.
(作者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