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勇
生活中,人們往往是鞋子一有磨損,就扔在一旁再也不理睬,其實看一下鞋底,有可能幫你判斷得了什么病。
鞋底外側磨損
這種走路方式容易導致關節(jié)扭傷和損傷,長期的受力不均也會導致膝蓋外軟骨的磨損,引發(fā)關節(jié)炎。這種方式也會給髖骨施壓,導致坐立時骨髂會長久疼痛。
建議:咨詢足科或骨科醫(yī)生,進行步態(tài)練習,養(yǎng)成正確的走路姿勢,進而讓骨骼結構得到糾正。
鞋底內側磨損
如果內側的鞋跟出現明顯的磨損,這可能由膝內翻或扁平足造成。如果足弓扁平,在腳掌中部著地時,腳會向內傾斜,導致內側鞋跟磨損突出。
這種走路方式也會導致前骨盆傾斜,進而腰背部疼痛。
建議:平時進行步伐訓練;并且在鞋內墊上舒適的鞋墊,讓步伐更穩(wěn)健,身體更輕松。
大腳趾外側磨損
大腳趾外側磨損多由于拇外翻造成,即大腳趾和足部相連外的關節(jié)傾斜超過15度所致。
建議:在鞋中放一雙柔軟的鞋墊,少穿鞋面過窄、鞋跟過高的鞋子,平時經常緩慢舒展小腿肌肉,活動腳踝,放松跟腱。
腳趾處磨損
如果鞋面上清晰可見大腳趾或小腳趾頂出來的痕跡,說明腳掌比較寬大,鞋子又太小。
建議:平時多穿鞋頭寬松的平底鞋,讓腳趾在鞋內自由活動。
鞋口磨損
這種情況多因鞋子太大造成。反復摩擦會造成腳跟起泡、足底筋膜炎等。由于前腳掌過度用力,還會導致脛骨和小腿的急性疼痛。
建議:合腳舒適是選鞋子的第一要素。
(摘自《健康時報》) (責編 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