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文明就是一部人類試圖征服自然的歷史。
一萬年前,人們學會馴養(yǎng)牲畜,培育谷物,修筑房屋,擇一方定居,人類文明進入農耕時代。這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是人類征服自然的第一步。人們不再四處遷移,安居在大地之上,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家園。人們棲息在大地上,敬畏神明,與自然和諧相處,家園因此有了意義。
土地孕育了人類璀璨的文明,土地變得如此重要,因此有了大地母親的稱謂。
五百年前,大航海時代到來了。人們離開土地,到城市居住,到工廠工作,到大海上航行,到太空旅行,目光望向遠方和未來,人類歷史進入工業(yè)文明時代。科學、理性、進步一路高歌猛進,人類獲得前所未有的自信——依靠理性和智力,人類終會有一天洞悉全部自然奧秘,從大自然的奴役中解脫出來,獲得自由。
但馬克斯·韋伯說,這個時代既解放人,又奴役人。
這就是韋伯悖論,依靠理性構建起來的現(xiàn)代社會,并不能給人帶來自由。
在現(xiàn)代化光芒背后,一直有一大片陰影。隨著科技的進步,農業(yè)時代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不復存在。人口爆炸,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危機,土地承受現(xiàn)代文明的壓力,已經到了關鍵限值。據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報告,全球約有1/3的土壤退化,如果這種趨勢得不到逆轉, 到2050年,全球人均生產用地面積將只剩下1960年水平的1/4。在污染、貧瘠的家園里,人類還能詩意地棲居么?不僅如此,依靠理性建立起來的人類的自信也將失去根基,安全感消失,精神陷于焦慮。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漸次展開,新科技和新觀念的出現(xiàn),或許可以給人類帶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