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忠
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有一天,他突發(fā)奇想,拿起手機,撥出一個又一個電話號碼,不外乎是先寒暄一番,然后就直奔主題,希望對方借一筆錢給他。他一連打了20個電話,有的聽到借錢兩個字,立馬以各種理由婉言拒絕;有的直接掛斷電話。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連幾千元都借不到,不由得對自己人緣產(chǎn)生了質(zhì)疑。他不甘心失敗,索性打開手機翻開通訊錄,有意識地選擇性地選擇最有把握借錢給他的朋友。于是他前思后想,選擇了三位朋友。
第一個朋友,是他曾經(jīng)共事15年的同事,這位同事還與他有師生之誼,在一個單位工作時候,兩個人走得很近,平時兩家婚喪嫁娶都有往來。這位同事加老師的朋友,立馬說:“我最近手頭很緊張,但是你開口了,我必須幫你度過難關(guān),這樣吧,我贊助你三千元,你抓緊把卡號發(fā)來?!碑?dāng)他把手機號碼運用手機短信息發(fā)給對方后,沒過十分鐘,對方匯來三千元。
第二個朋友是他的球友,平時隔三差五地在一起打打羽毛球,每逢飯時,互相請客。然而這位球友,連忙在電話那一端不無歉意地說:“甭提了,最近我做了一個生意,連本帶利都虧了?!碑?dāng)他得知對方做生意虧本了,就不能再提出借錢,給朋友心里添堵。
第三個朋友是他的兒時的伙伴,在老家是成功的商人,擁有飯店、賓館、娛樂等,生意做得風(fēng)生水起,每年賺得盆滿缽溢??墒腔锇檎f:“你愿意借多錢,我就借給你多少。不過,你需要支付高于銀行的利息,你如果借款數(shù)額達到20萬以上,要把房產(chǎn)證壓在我手里?!碑?dāng)他聽了昔日的伙伴,竟然變成赤裸裸的商人嘴臉,不由得既尷尬,又感覺寒心。
通過這個實驗,他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借錢的時候,最能考驗誰是真正的朋友。過去他逢人就吹噓自己朋友數(shù)以千計,有的還不乏在中央某權(quán)利部委擔(dān)任司局長、副部長,有的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巨頭,有的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做了這項實驗后,他如同霜打的茄子似的,頓時蔫了,再也不瞎吹自己朋友有多少、多少了。
關(guān)于借錢,李嘉誠有過這樣的很精辟的話:“肯借錢給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貴人;不僅肯借,而且連個借條都不讓你打的人,一定是你貴人中的貴人。如今,這樣的貴人不多,遇到了,必須珍惜一輩子?!?/p>
在我看來,肯借錢給你的人,不僅僅對你的人品一種肯定,良好的為人處世的風(fēng)范一種認可,而且給予你人生道路上遇到溝溝坎坎的砥礪和無私支持,希望你東山再起。我無意去譴責(zé)那位突發(fā)奇想做出這樣實驗的人,我要對那個人說:“只要你善良,懂得感恩,勤勞和誠信,一旦你遇到難處的時候,我相信會有很多朋友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