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江
摘 要:紅松既是我國十分重要的珍貴用材樹種,同時也是東北地區(qū)極為重要的造林綠化樹種。近年來,隨著紅松人工林生產條件的改變、林分組成面積的變化以及人類干預活動的增加,紅松人工林病蟲害的種類也隨之增多,其危害正日益突出。因此,要不斷對紅松人工林主要病蟲害種類以及防治紅松人工林主要病蟲害的營林治理技術措施進行思考和研究,以加強紅松病蟲害的防控管理和紅松人工林的經營管理。 關鍵詞:東北;珍稀樹木;紅松;病蟲害
1 紅松人工林主要病蟲害種類
1.1 紅松人工林主要病害種類
紅松人工林的病害主要以紅松疤銹病、紅松爛皮病、紅松落針病最為常見。其中紅松疤銹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被列為國內外的森林植物檢疫對象,主要危害紅松幼苗和20a生以下的紅松幼樹枝干的皮部,樹齡越小受害越重。該病害在吉林的安圖、渾河、敦化,遼寧的撫順、本溪,黑龍江的牡丹江、伊春等地較為常見。發(fā)病初期,皮部略腫變軟,后病部逐漸擴大,開始產生裂紋,出現病菌性乳日色的袍子蜜涕,后呈桔黃色,干后可見血跡狀斑痕。紅松爛皮病是一種枝干潰瘍病,主要危害長勢較弱的紅松幼樹的枝干皮部,發(fā)病初,感病部位會長滿球狀的疹狀物,其松針呈黃綠色,后逐漸變?yōu)楹稚蚝诤稚?/p>
受害枝干由于失水而開始收縮起皺,針葉脫落處逐漸膨大,后迅速干枯死亡,病皮表面呈黑色粗狀物。側枝發(fā)病時,枝干向下彎曲,針葉由綠變成紅褐色,后枯黃脫落。紅松落針病主要危害紅松針葉,發(fā)病初期,感病針葉呈灰綠色,部分葉片上會產生很小的黃綠色斑點,后迅速變?yōu)辄S褐色,遠望似火燒狀,至晚秋后全葉逐漸枯黃脫落,針葉落地后,樹木枝梢光禿,影響紅松休木的生長。
1.2 紅松人工林主要蟲害種類
紅松人工林的蟲害以松梢斑螟類、紅松小蠹類、松梢象甲、紅松球果蟲蠅等較為常見。其中松梢斑螟類害蟲以幼蟲鉆蛀取食為危害,以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松小梢斑螟、微紅梢斑螟蟲為常見,多危害紅松嫩梢和球果,特別是對2a生球果為害最嚴重,為害程度隨幼蟲生長發(fā)育不斷加重。紅松小蠹類害蟲為次期性害蟲,根據樹木的高度和部位,又可分為樹冠、干部、枝莖和根部類小蠹害蟲,在為害的紅松小蠹中,縱坑切梢小蠹、多毛切梢小蠹、中穴星坑小蠢是最為典型的樹冠小蠹類害蟲,縱坑切梢小蠢在吉林省主要危害紅松、樟子松、油松等的松梢和衰弱立木,易造成被侵害切斷的側梢枯黃下垂,是紅松枝干害蟲的優(yōu)勢種。
2 紅松人工林病蟲害的營林治理技術
2.1 加強紅松闊葉混交林的營造和培育,有效抑制病蟲害發(fā)生
紅松闊葉混交林是指以紅松為主,混生多種闊葉樹種的植物生態(tài)群落類型。由于過量采伐利用,不恰當的培育方法,使得東北紅松闊葉混交林面積不斷減少,珍貴樹種資源總量嚴重不足,紅松病蟲害危害急劇加重,影響了紅松人工林的可持續(xù)經營。因此,有必要加強紅松闊葉混交林的營造和培育,要根據營造林技術規(guī)程,結合當地土壤氣候條件、林分結構特點以及樹種生長習性,適地適樹地合理配置紅松闊葉混交林樹種,通常以紅松為主,配以適量的水曲柳、胡桃揪、蒙古棟、黃菠蘿、紫鍛等珍貴樹種,通過栽針萌闊、撫育留闊的方式,人工促進形成紅松闊葉混交林,并適時地對人工苗進行除草、松土和培土撫育,促進苗木的健康生長,有效抑制病蟲害的發(fā)生。
2.2 重視撫育間伐,合理采伐,有效改善林木生長條件
撫育間伐是指從幼林郁閉到成熟林主伐前一個齡級期間內,定期對部分林木進行的采伐。撫育間伐,有助于確保樹種的優(yōu)良,提高林木品質,改善林分衛(wèi)生狀況,增強森林防護能力。因此,在對紅松人工林進行營造治理時,要重視撫育間伐,合理采伐,以提高林分質量,改善林木生長條件,抑制紅松病蟲害的滋生,保證林木的穩(wěn)定、優(yōu)質和速生高產。一般情況下,當紅松人工林的林齡達到11-13a時,要根據林分生長狀況和生長規(guī)律,及時進行透光撫育,及時割除影響樹木生長態(tài)勢的藤本、灌木、草本植物,清除劣質林木,風倒木、枯立木以及病腐木等,擴大林木的營養(yǎng)空間,促進林木健壯生長。之后可每4-6a定期對林木進行一次撫育間伐和修枝,修枝時間最好選在樹液停止流動的季節(jié),預防病蟲害的發(fā)生,提高林木品質。
2.3 做好紅松球果的采摘工作,有效處理果實加工剩余物
近年來,紅松球果害蟲和蛀干害蟲的發(fā)生趨勢與果實采摘密切相關。在遼寧、吉林、黑龍江省不少地區(qū),由于采摘紅松球果不及時,在球果未完全成熟時進行采摘,使得林木主梢被折斷,權干形成,引起梢斑螟、切梢小蠹、松梢象甲等害蟲的滋生。紅松球果的采摘時間通常在每年的9月下旬,這時期果實已完全成熟,采摘后,應及時將折斷的樹梢拾出林內,以控制林內越冬害蟲密度,減少害蟲的越冬數量。同時,加工紅松球果時,要選擇遠離紅松人工林的場所進行,加工后,要合理處紅松球果加工剩余物,通常以掩埋或燒毀的方式予以處理,這樣可防止球果螟等越冬害蟲的滋生。
紅松病蟲害的種類多,發(fā)生面積大,危害性重,應根據各地區(qū)的實際,對紅松人工林主要病害和蟲害的種類、病害癥狀、危害程度進行綜合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方法。應該對影響紅松生長的主要病蟲害有深入的了解,做到用藥合理、措施得當、防治及時。
紅松人工林大部分在全光條件下更容易受某些病蟲危害,應從它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tài)規(guī)律入手。營造混交林或采用"人天混"的方式造林,適光撫育適當保留闊葉樹。
參考文獻
[1]陳萬懷.淺議紅松樹種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5,08:110.
[2]肖鵬.淺談紅松病蟲害的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5,13:183.
[3]邱月.淺析東北珍稀樹木紅松的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09:146.
[4]王占輝.淺談紅松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J].黑龍江科學,2014,02:239.
[5]卜學剛.淺析紅松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J].黑龍江科學,2014,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