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瑾一
周末的時候,媽媽給我煮餃子吃。我端著飯碗,守候在灶臺旁邊,看著餃子在水中翻滾,別提有多饞了。不一會兒,媽媽高興地說:“哎呦,囡囡,快看,餃子熟了!快拿碗來!”我一邊興奮地舉著飯碗,一邊納悶:媽媽是怎么判斷餃子熟了的呢?
吃飯的時候,我忍不住開口問媽媽:“媽媽,餃子怎么看它熟不熟啊?”媽媽邊吃,邊說:“這有什么難的?你看那餃子都浮在水面上了,就熟了唄!”“可是,媽媽,餃子剛下鍋的時候,都是沉下去的,為什么熟的餃子是浮起來的呢?”我秉承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繼續(xù)問媽媽。媽媽聽了,先是一愣,接著直搖頭:“熟了就浮起來了哇!哪來那么多為什么?”
哎呦!這一頓飯,吃得我真不是滋味!搞不明白這個問題,就枉費了姚老師的教導(dǎo)——遇事勤問為什么,爭當(dāng)生活有心人。
突然,我想起爸爸、媽媽買給我一本書——《十萬個為什么》,我便去翻書尋找答案。一看,這里還真有答案:因為隨著餃子在熱水里被慢慢加熱,包在餃子里的空氣受熱膨脹,餃子皮也會充分膨脹,體積變大,整個密度就會減少了。等餃子膨脹到一定程度,也就是快熟的時候,它的密度比水小了,于是就漂浮起來了。我開心地叫起來,趕忙也給媽媽普及知識去。
在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的知識。瞧我這個健忘的家伙,每次看課外書都囫圇吞棗,所以才會知識匱乏。接下來,我打算把這本書再看一遍,好好豐富我的課外知識。
指導(dǎo)老師:姚禮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