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田文,仇 娜
(陜西省氣象干部培訓學院,西安 710016)
氣象培訓教師授課技能提升方法
孫田文,仇 娜
(陜西省氣象干部培訓學院,西安 710016)
討論了氣象培訓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基本功,通過剖析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第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優(yōu)秀課程,評析氣象專業(yè)獲獎教師展現的優(yōu)秀教學技能與經驗,分析陜西氣象培訓教師在培訓授課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闡明提升氣象培訓教師教學能力的主要方法,對加強氣象培訓教師的培養(yǎng)提出建議。
氣象培訓;教師;授課技能;課堂設計
現代教育培訓講求運用現代化的思路、方法、工具、場景開展培訓,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設施現代化,但是教師授課基本技能的提高與培養(yǎng)仍然是第一位的。氣象培訓授課與業(yè)務工作存在顯著差異,要求不同,方式方法也就不同。從事培訓的授課教師一般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較強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但是在授課基本功與技能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從現代教師應具備的技能出發(fā),提出氣象培訓教師的教學基本技能要求,剖析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第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下簡稱“第三屆教學基本功競賽”)的優(yōu)秀課堂范例,評析獲獎優(yōu)秀教師所展現的教學技能,對比分析陜西氣象培訓教師授課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提高氣象教師基本技能的方法。
劉淑春[1]提出,現代高校專業(yè)教師基本技能應該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板書及課堂設計能力、多媒體應用能力、課堂管理與駕馭能力、表演能力等。毋容置疑,作為氣象培訓部門的教師也應該具備這些能力。
第一,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怎樣用合適的語言傳達課程內容,用什么樣的語氣、聲調講課都對課堂效果有直接的影響。第二,課堂設計能力也是影響課堂效果的重要因素。課堂上,怎樣吸引學員的注意力、引導學員的思維,良好的設計與平鋪直敘的灌輸,效果差異非常大,什么地方該提問、什么地方該互動、什么地方需要增加動畫、什么時候需要引入音視頻等等,都需要精心設計。第三,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是現代培訓教師的必備技能[2]。用于教學的多媒體技術包括視頻、聲音、動畫、圖像、網絡互動、結構圖、動態(tài)圖、表格、文字搭配等,使用最多的就是教學演示文稿(PPT文檔)。第四,課堂管理與駕馭能力是授課效果的關鍵。教師要關注和調整學員的心態(tài)和行為,隨機應變調整課堂節(jié)奏,營造和諧氛圍。第五,表演能力,把講課變成一種藝術表演。在緊張的課堂上,以輕松的氛圍完成教學任務,也需精心設計,何時舉例子、何時提問題、何時手動演示等等。
除以上基本功以外,氣象行業(yè)培訓的兼職老師,還應具備扎實的氣象相關基礎理論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3];并需要結合工作開展一定的研究,將工作經驗上升到理論應用層次,將基本理論與工作研究、事業(yè)發(fā)展相結合,向學員傳遞新技術、新見解、新方法[4]。培訓與高校教學的最大差異是授課內容的不斷變化和更新,每堂課程必須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需求而設計,對授課內容、時長、重點、難點、講授方式等精心設計、嚴格把控,才能達到預定目標。
2.1 “第三屆教學基本功競賽”概況
2016年12月上旬,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在北京舉辦了“第三屆教學基本功競賽”,9人參加非氣象組比賽,19人參加氣象專業(yè)組比賽。陜西共派出2人參賽。氣象專業(yè)組比賽內容涵蓋了氣象預報、綜合氣象觀測、公共服務等方面。整體上,參賽教師的語言表達、教學方法、專業(yè)素養(yǎng)、邏輯思維等各項能力較強,體現了氣象培訓行業(yè)青年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
2.2 3個優(yōu)秀課堂的教學技能解析
通過學習“第三屆教學基本功競賽”教案文檔及教學PPT文檔,現場聽取參賽選手授課,選取氣象專業(yè)組3個優(yōu)秀課堂范例進一步解析,為氣象培訓教師提供學習參考。
范例1 湖南分院(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學院分院,下簡稱分院)高文娟老師主講的“亦真亦假熱成風”,為理論課程。培訓對象為非氣象專業(yè)理工類新進人員。該老師對授課內容進行了精心設計。從標題上就能引起學員的好奇心,課程目標清晰,將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知識目標是使學員理解正壓大氣與斜壓大氣的概念和區(qū)別,掌握熱成風原理并能運用分析業(yè)務數據。過程與方法目標是通過課堂講授、例題分析、互動作答的形式,使學員對抽象理論有直觀的認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是激發(fā)學員對氣象業(yè)務數據分析的興趣。教學重點在于提高熱成風概念的感性和理性認識,準確描述其性質,深入了解其與地轉風、正壓和斜壓大氣的關系,并有效應用。教學難點在于如何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并引申到實際應用層面。課堂講授設計:課前分發(fā)單站探空圖,便于學員邊聽課邊思考、繪制;課堂上適時提出問題,引發(fā)學員思考,深入淺出詳細講解知識點,加入師生互動;通過對“重大龍卷風冰雹災害”的實例進行講解,使學員更好地理解地轉風和熱成風的應用。
范例2 湖北分院顧永剛老師主講的“影響暴雨的中尺度分析技術”,為新技術方法課程。培訓對象為市級預報員。該老師分析認為,學員通常對形成暴雨的條件和大尺度的環(huán)流背景等基本原理和知識有了比較深入的學習和認識,但對產生暴雨的中尺度天氣系統(tǒng)等方面把握不夠。課程設置2個方面的目標,一是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為什么要進行中尺度天氣分析;傳統(tǒng)大尺度天氣分析與中尺度天氣分析的差別;中尺度天氣系統(tǒng)分析的方法。二是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問題導入等方式激發(fā)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員加深感性理解。課堂講授設計:主要以強天氣預警業(yè)務流程為基礎,突出預警思路和預報著眼點,充分利用圖形、圖像、圖表等形式,讓學員從實踐層面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大家熟知的兩次中尺度強天氣入手,用實例對比大尺度分析與中尺度分析對天氣落區(qū)強度的指示意義,進而講授中尺度分析方法及要點。教學重點在于影響暴雨的中尺度天氣系統(tǒng)的分析方法。教學難點在于中尺度天氣系統(tǒng)在強降水天氣過程中的作用。
范例3 遼寧分院張敬萍老師主講的“大氣層結不穩(wěn)定與對流天氣發(fā)生” ,為多種概念、多方法應用課程。培訓對象為新任預報員。該老師分析認為,大學課程涉及中尺度不穩(wěn)定理論較少,新預報員尚不能區(qū)分各類不穩(wěn)定發(fā)生的條件,缺乏對對流天氣發(fā)生條件的基本認識和理解。部分預報員在做對流潛勢預報時,機械地使用T-lnP圖和各種對流參數。對不穩(wěn)定理論的理解欠缺,也會造成預報員在天氣分析及預報發(fā)言中用詞不準確。課程目標確定為:理解大氣層結不穩(wěn)定理論,對流不穩(wěn)定發(fā)生條件及其與條件性不穩(wěn)定的區(qū)別。教學重點在于幾種不穩(wěn)定的概念、判據與適用場景及對流性不穩(wěn)定與條件性不穩(wěn)定的異同、與對流天氣的關系。教學難點在于使學員形成不穩(wěn)定發(fā)生的條件模型,真正理解,并結合實際天氣,能夠對幾種不穩(wěn)定加以對比、區(qū)分和恰當運用。授課中,采取由淺及深和對比教學的教學思路,用講授法、對比法、演示法等教學方法將諸多概念呈現給學員,用示意圖的方式闡述各類中尺度對流不穩(wěn)定發(fā)生的氣層條件,突出原理的學習和各類不穩(wěn)定的異同。從學員的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3 獲獎優(yōu)秀教師展現的教學基本功
“第三屆教學基本功競賽”獲獎教師共同特點:一是教學方案編寫規(guī)范、分析透徹、設計有針對性。教師根據教學要求選用合適的教材,準確掌握教材的適用范圍;學情分析透徹,對學員的基本情況,如年齡、學歷、專業(yè)、工作經歷、培訓經歷等均進行了合理的分析,找出學員已有基礎、存在問題和急需解決問題的途徑;明晰每堂課程的教學目標和難點,通過有限時間段的講授,要求學員達到的水平,解決的問題等等。二是在教學設計方面用心獨到。精確的設計教學過程,在什么地方提什么問題,在什么時候用什么方法,都進行了精心設計,甚至在預知學員可能的反應、疑問等方面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三是在課堂上把控能力強,有充分的表現力。講授過程中,對時間把控、節(jié)奏掌握、語言運用、學員情緒調動等均展現了優(yōu)秀的素質,整個講授期間課堂氣氛活躍、學員注意力集中,教師牢牢牽引著學員的思維。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實現了教學目標,達到預期效果。四是教師的氣象專業(yè)理論知識扎實,講授方法適當。對基礎理論知識講解透徹,理論與實際工作結合緊密,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引導方法獨特、思路清晰。五是教學PPT設計精美,繁簡適當,布局合理,圖文搭配適當,充分運用了多媒體技術,適當加入動畫、音頻、視頻、循序手動顯示等技術。有的還準備了供學員練習的圖表,為完成授課目標做了充分準備,顯著改善了課堂效果。
通過聆聽這些獲獎老師的課程,能夠將所受知識和技能融會貫通,與實際工作結合,切實能夠提升學員的能力、解決學員的困惑。
在陜西氣象培訓工作中,由于受人員編制和技術條件的制約,培訓工作以小實體、大網絡的形式開展,教學組織以陜西省氣象干部培訓學院為主,培訓授課則以外請兼職教師為主。在近3年的培訓工作中,參加過授課的兼職教師達200余人,授課學時較多的有50余人。在200余人兼職教師隊伍中,僅有少部分為大型培訓機構或高校教師,更多的則是業(yè)務單位專家、骨干,或者是管理骨干。培訓授課中,常常發(fā)現一些老師講授氣象及相關業(yè)務中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授課目標不明確。授課內容常常是孤立的、碎片化的,難以形成前后貫通、難易漸進、層次遞進的體系。二是對學情分析不足。有的教師對授課要求理解不到位、對培訓對象已有基礎分析不到位,課程內容不太貼合學員需求。三是對課堂管理不足。授課時間設計不足,課堂節(jié)奏把握不好,有時內容過多過長、造成拖堂,有時則資料準備不足,內容過少、早早下課。四是對授課內容的難點、重點分析不足。部分兼職教師僅將自己熟知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講解,不太注意對培訓對象、授課方法、授課內容的分析與設計。五是課堂講解與表現力不足。在講課過程中,有的教師照念PPT,原理、機理講解不透,有的內容不連貫,有的存在語速過快或過慢的問題,造成學員對知識的領悟一知半解。
“第三屆教學基本功競賽”中,陜西兩名青年教師分別參加了氣象專業(yè)組、非專業(yè)組比賽。兩名老師均對參賽內容做了充分準備,講授表達得體、語速適中、課堂掌控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學設計不到位,對培訓對象、課程重點、難點分析不足,教案評分偏低;二是專業(yè)理論功底不夠扎實,課程講授中個別概念講解不夠透徹;三是多媒體的運用未能切合教學主題而增彩。
以上這些問題,主要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不足、對教學與業(yè)務工作的差異性認識不到位引起的。這對培訓目標的實現有一定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員參訓的積極性。
氣象培訓教師要將業(yè)務技能的優(yōu)勢轉換為授課優(yōu)勢,提高教師的教學基本技能顯得尤為重要,現提出以下幾個方面建議。
(1)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與輪訓。包括專業(yè)理論知識、授課知識、授課方法、課堂管理、課程設計、課件制作、心理學等多方面的培訓,以提高培訓教師的整體水平。
(2)舉辦教學技能競賽,通過從學習到設計再到上講臺演練、專家點評的方式,達到互相交流、提高技能的目的。經常組織教學交流活動,讓培訓老師參加優(yōu)秀課堂視頻賞析或實地旁聽,通過實例對比,提高自身教學基本功。
(3) 強化教學評估與評價,合理設計客觀評價指標,可評價教師授課的目標達成度、影響力。將學員評價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促進教師水平提高。
(4) 關注氣象業(yè)務發(fā)展,與時俱進抓業(yè)務學習。教學與業(yè)務發(fā)展緊密結合,培訓教師要做業(yè)務技術的尖子,應時刻關注業(yè)務技術進步,緊跟業(yè)務技術發(fā)展潮流。
(5) 營造提高教學基本技能的環(huán)境。提高培訓教師授課的基本能力,除過教師本身要努力以外,還要在管理上采取措施加以保障和引導,營造重視課堂、重視授課能力的良好氛圍。
(6) 形成規(guī)范的考核管理制度。將授課情況評價客觀化、定性與定量結合,將培訓教師授課數量、授課質量與個人評優(yōu)選先、年度考核結合,并作為教師職務、職稱晉升、評聘的條件之一,還可評選優(yōu)秀教師、講課能手、課程課件開發(fā)能手等等,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學基本功。
[1] 劉淑春.論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J].中國林業(yè)教育,2011,29(5):41-43.
[2] 魏鈞,劉凱,李吏豫.教學演示背后的制作軟件——北京高校第六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案例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0,20(1):34-388.
[3] 岳宏偉.提升陜西氣象培訓能力的思考[J].陜西氣象,2012(5):46-49.
[4] 岳宏偉,李琳娜.發(fā)展陜西氣象培訓的探討[J].陜西氣象,2013(2):44-46.
1006-4354(2017)04-0037-04
2017-02-17
孫田文(1968—),男,云南永善人,漢,學士,高級工程師,從事天氣預報、培訓管理。
陜西省氣象局面上科研項目(2016M-7)
G726
B
孫田文,仇娜.氣象培訓教師授課技能提升方法[J].陜西氣象,2017(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