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黃瓜死秧的原因及其防治
在大棚黃瓜生產過程中,死棵病害發(fā)生日趨加重,特別是常年連作栽培尤為嚴重。由于多數(shù)菜農無法辨認究竟是哪種病菌感染所致,也無法對癥用藥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F(xiàn)將黃瓜死棵病害介紹如下:
一、枯萎病。病株先從下部葉開始凋萎,早晚尚能恢復,最后全株枯萎。病株從近根部的莖上溢出琥珀色膠狀物,有的長出白霉,病莖的基部縊縮,有縱裂,縱切病莖可見維管束變?yōu)楹稚?/p>
防治方法:采用黑籽南瓜或南砧1號做砧木進行嫁接。發(fā)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農抗120殺菌劑10倍液灌根。7~10天1次,連續(xù)2~3次?;蛴枚嗑`或甲基托布津稍加水,制成糊狀涂抹在病部,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二、蔓枯病。主要發(fā)生在莖蔓上,葉和果實也可受害,葉片病斑呈圓形或半圓形,邊緣呈“V”形。癥狀與枯萎病相似,病莖維管束不變色,病斑呈橢圓形,淡褐色多著生在莖節(jié)上,病部溢出琥珀色膠狀物,干燥后為紅褐色,縱裂后呈亂麻狀。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全棚噴藥,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97%惡霉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或利用上述藥物灌根,或做成膏狀涂在病部。
三、疫病。莖基部軟化縊縮、植株萎蔫枯死,但是,導管不變色,這點和枯萎病不同??菸∨c黃瓜疫病的主要區(qū)別為,黃瓜枯萎病一般不危害葉片。有時葉脈發(fā)黃,成網紋狀。疫病危害葉片,開始呈水浸狀,暗綠色小斑,后擴展為近圓形大病斑。黃瓜枯萎病不危害瓜條,疫病危害瓜條,開始水浸狀凹陷,后皺縮軟腐,表面生有灰白色霉狀物。黃瓜枯萎病呈萎蔫,嚴重時枯死,疫病呈萎蔫,很快枯死。黃瓜枯萎病地上部莖基部縱裂,疫病地下莖基部軟腐縊縮、腐爛。黃瓜枯萎病致使導管變黑褐色,疫病不變色。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90%疫霜靈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7~10天用藥1次,病情嚴重時可以5天用藥1次,連續(xù)防治3~4次。
四、擬莖點霉根腐病。一般在頭茬瓜始收期開始發(fā)病,發(fā)病初期黑籽南瓜砧木的細根變褐腐爛,主根和支根變淺褐至褐色,嚴重時根部全部變成淺褐至褐色,然后細根基部發(fā)生不規(guī)則縱裂,在縱裂中間產生灰白色的黑帶菌絲,根皮可見密生的小黑點。發(fā)病初期葉片失去活力,中午前后植株萎蔫,早晚和陰天尚能恢復,持續(xù)數(shù)日后下部葉片開始枯黃,并逐漸向上擴展,嚴重時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控制澆水數(shù)量,防止大水漫灌,特別是連陰雨雪天氣時禁止?jié)菜?。二是中耕劃鋤。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結。三是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根腐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250毫升。
(劉忠強 山東省寧津縣農林局張連芝 寧津縣柴胡店鎮(zhèn)農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