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均衡
【摘要】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所缺失,必須加強和改進,在教授物理基本知識的同時,要灌輸正確的思維理念,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實驗教學 創(chuàng)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7
一、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講實驗”代替“做實驗”。
部分教師為減少準備實驗和收存器材的麻煩,產生了“做不如講,講不如背”的觀念。殊不知,缺失了實驗的物理課堂就缺失了靈氣,抽象的概念與直觀的表象脫節(jié),使物理教學嚴重“教材化”,學生的興趣難以調動。
2、“分組實驗”簡化為“演示實驗”,“演示實驗”簡化為教師“口述實驗”,降低了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3、實驗教學停留在“做教材實驗”層面上,缺乏自制教具和實驗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實驗教學純粹為了應試,而不是拓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許多物理實驗課堂上教師統(tǒng)一部署,學生按部就班,程式化地機械操作,沒有獨立思考、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所得的實驗結果千篇一律,創(chuàng)新無從談起。
二、對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思考
1、轉變農村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其實驗教學能力。
觀念決定行動,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落后與教師教學理念落后有很大關系,要進行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關鍵是轉變物理教師的觀念。
教師要不斷接受新思想和新理論,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提高自身的實驗教學能力。教育部門應為物理教師定期舉行實驗教學培訓或研討活動,使之在相互切磋中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學習同行優(yōu)點,全面提高教學水平。
2、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借助于多媒體演示實驗,可以充分發(fā)揮其示范演繹的功能,放大實驗現(xiàn)象,向學生展示實驗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進而幫助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實驗操作過程,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首先,學生分組實驗時,需要教師在一旁指導,對學生實驗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可以采用投影的方式來集體解決。
其次,教師可預先錄制一些實驗視頻,重點突出裝置特點、操作要領、注意事項、實驗結果等,而且要對操作的重難點進行特寫和慢放,這樣學生就能夠注意到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注意事項。
所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展示物理實驗,有助于規(guī)范學生的操作過程,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進而對物理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
但是多媒體展示不能代替學生的動手操作,“眼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教師必須明確,對物理實驗,應以學生動手操作為主,多媒體展示為輔,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操作的機會。即使是演示實驗,也要盡量避免教師一人操作,而要鼓勵學生上臺參與,增加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3、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機會。
在傳統(tǒng)實驗教學過程中,通常是以教師演示實驗為主,通過講授、演示等方式將實驗相關知識“講”給學生聽,學生參與實驗的機會非常少,這就嚴重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改變這種狀態(tài),必須將講授、演示實驗等方式轉變?yōu)樘剿餍栽囼?,讓學生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鼓勵學生參與實驗。初中物理實驗往往較為簡單,大部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容易操作。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來,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探索能力,鼓勵他們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驗中面臨的種種問題。最終,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相互討論交流,自己總結實驗過程和結果,得出結論,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提高。
鼓勵學生設計實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作出猜想,而后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觀點,這既加深了對知識的識記,又能夠培養(yǎng)他們獨立完成實驗的習慣和能力,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一環(huán)。
鼓勵學生走進實驗室,自主實驗。在課余時間,教師要主動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驗證課本上物理原理。要隨時做好學生的實驗顧問,鼓勵學生敢于實驗,及時回答疑問,點撥實驗過程,點評實驗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學生因為害怕?lián)p壞實驗儀器而不敢參與,對此,應當給予鼓勵,使之堅信:只要按照實驗基本規(guī)則操作,一般是不會損壞儀器的。即使不慎損壞,也不要責備學生,而要鼓勵學生分析失敗原因,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操作水平。
4、物理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進生活。日常生活中充滿了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蘊涵著許多物理原理。教師應讓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現(xiàn)象,鼓勵他們將課本上的原理引申到生活之中,并巧妙選擇各種生活用品作為實驗器材,做一些材料易得、操作方便的小實驗,驗證教材中的實驗原理。實驗過程就是對相關物理知識的再學習過程,由此達到知識升華,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的理解和運用物理知識,一方面培養(yǎng)了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了知識遷移能力。
物理實驗要設置在合適的知識章節(jié),盡可能貼近生活實際,學生在進行這類實驗時,腦中呈現(xiàn)出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場景,既可以依照實際生活經驗去操作實驗,又可在以后把實驗中所掌握的規(guī)律應用到實際生活。
總之,實驗教學能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理論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教師必須在教授物理基本知識的同時,灌輸正確的思維理念,教授正確的實驗探究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實驗學習習慣,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教學論壇》 2010年26期 《如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孟憲華
【2】《中學物理教學應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江蘇鎮(zhèn)江三中 黃青
【3】《新課程學習》 2011年12期 《教學中如何合理使用多媒體》 秦玉林
【4】《才智》 2008年01期 《讓物理走進生活,走進社會——淺談在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梁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