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對未來教育做了如此論述:“未來教育=人腦+電腦+網(wǎng)絡。”當今社會是科學技術水平和教育現(xiàn)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達,英語教材所涉及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難度也逐漸增加,這就要求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語言交際能力也要不斷增強。由此可見,我們應把多媒體信息技術帶入英語課堂,實現(xiàn)自主合作學習,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需求,我們把以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目地。在具體的英語教學中如何恰當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呢?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tǒng)的問答---復習導入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課堂上好奇心強,表現(xiàn)力強,模仿力強,興趣廣泛。多媒體教學就是集聲、文、圖、像于一體,可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利用其視覺及聽覺器官,緊緊跟隨變化中的設備功能及富于色彩的影音材料,從而使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增強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多媒體教學資料豐富、信息量大,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它大大增加了課堂容量,并渲染了課堂氣氛;多媒體教學使得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難以講解清楚的事物,或難以進行教學操作的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和生動,達到了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效果。
二、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不但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個圖文并茂的情景,而且也能把學生未曾見過的地名和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通過畫面再現(xiàn)于屏幕,并能根據(jù)需要對內容進行組合搭配成游戲,再配上音樂,更多地創(chuàng)設情景,利用視頻、圖像、及動作等多種因素的有機結合和綜合運用,使課堂取得最佳效果。如在教小學《新標準英語》一年級起始第十冊《Module 6 Unit1 Stonehenge》一課,中國的小學生對于英語的傳統(tǒng)著名景點巨石陣了解的很少,可以在課前先搜集一些關于巨石陣的圖片和視頻,學生對巨石陣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他們掌握新知識有一定的好處,通過圖片和視頻直接的展示,使學生了解巨石陣的意義。學生觀看圖片和并聽了其中的英語解說,結合課文和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巨石陣是什么樣的,然后用英語互相談談如果你去巨石陣當小導游,你如何向你的游客介紹巨石陣。這樣達到了學生語言交際的能力,而且拓展學生英語思維的能力,使學生的英語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三、充分利用電子郵箱,人機對話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能力。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更多地是強調交流運用,《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日常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或表達?!倍嗝襟w信息技術,為培養(yǎng)學生英語交際的能力提供了優(yōu)良條件。
英語教材中,許多內容與網(wǎng)絡信息技術惜惜相關。如如何發(fā)送電子郵件(E-mail),它是一種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與其他用戶進行聯(lián)系的現(xiàn)代化通信手段。
四、實踐中的一點反思:
(一)課堂活動中多媒體運用要恰當,并結合常規(guī)手段,提高教學活動成為有效活動,為教學全面服務。
隨著課改的深入,多媒體課件的普及使用,有些老師認為傳統(tǒng)粉筆黑板就不必要了,現(xiàn)在上課用多媒體課件,板書也不必自己寫了,課堂上只要懂得應用多媒體就行。在課堂上把所有講的內容都用多媒體呈現(xiàn),教師的工作就是點擊鼠標而已。這樣,教師失去了主導作用,而學生則仍然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同樣也沒有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又陷入了“填鴨式”怪圈,教師被“課件”牽著走。
事實上,傳統(tǒng)教學基本功很重要,沒有它,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不會成功的。教學中教師還要通過自己的板書、標準的語調語音來示范引導學生,帶出的學生才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也才能說出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雖然現(xiàn)在普及多媒體,但機器永遠無法代替人,教師在課堂上的導入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恰當?shù)赝ㄟ^多媒體呈現(xiàn)。當然,教師在教學中要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但應用先進教學手段的同時,也不能放松基本功的訓練,這樣才能靈活地駕馭課堂。所以教師應根據(jù)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與常規(guī)手段,發(fā)揮其各自的長處,用最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
(二)注重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在運用現(xiàn)代化手段教學的同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1.教師有親和力的語言對學生是最有感染力的,師生之間課堂上互動性的交流應該是最有效的教和學的途徑。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必須通過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大量的語言交流來實現(xiàn),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使學生明確聽或看的目的,教師的每一個語言、動作、環(huán)節(jié)都是為學生服務的,為教學服務的,使學生有心理準備,調節(jié)他們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時的反饋矯正,以恰到好處發(fā)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和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2.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的使用,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好多條件,多媒體只是把教材中的情景和有聲語言展現(xiàn)給學生,往往側重于有聲有動畫的制作,把教材中的素材通過動畫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教材中的語言材料,增強了學生對視聽感官效果,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輔助幫助學生對文章或對話內容的理解。然而,它無法取代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用英語進行的句型操練、交際對話,更無法取代學生的思維訓練。所以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時,多從學生在角度考慮,設置的情景要盡可能多的讓學生視聽器官的運作、手的書寫活動、腦的想象都參與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結束語
英語的教育教學走向信息化、技術化的趨向已是不可避免的時代潮流。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時代,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不斷更新觀念,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掌握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恰當?shù)匕讯嗝襟w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豐富英語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而我們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學習和掌握多媒體信息技術,還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因為想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是源源不斷的自來水。
參考文獻
[1] 《英語課程標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