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
摘 要:大學體育課程作為大學基礎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其實施過程已經過近五十年的探索。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與邏輯分析法對大學體育課程進行成就性歸結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再審視,以期對當下體育課程教育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大學;體育;課程;對策;解讀
· 【中圖分類號】G807.4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當下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尤其是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高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給人類帶來福利和方便的同時也正給人們的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身體鍛煉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重要的話題。人們對體育教育的關注達到以往從未有的高度。大學體育課程作為大多數(shù)個體進入社會接受體育教育課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體育課程實施的優(yōu)劣,在很大程度上來說,直接影響到個體對體育教育教學的整體性認知和體育觀念的形成。體育教育,英文“physical education”,其可直譯為身體的教育,是指以鍛煉身體為目的的教育。而wsk大學體育課程作為影響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重要課程,在我國開設已有近五十年的發(fā)展歷程度,但是,從現(xiàn)有研究來看,當下對大學體育課程開展情況如何以及如何進行課程體系的評估則成為重要的話題。
1大學體育課程演化歷程
大學體育課程,是體育課程的高級階段。對于體育課程本身來說,其源起與發(fā)展則是極為較晚。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后期,中國才正式將體育課程作用人文教育教學的主體學科來進行一系列的規(guī)劃與實施。可以說,中國古代雖然有體育形式的身體活動所出現(xiàn),但由于皇權的統(tǒng)治,體育教育教學并未能成為一門顯性課程所出現(xiàn)在人們的現(xiàn)實活動中。對于大多數(shù)古代體育項目,都是融合在民俗、民族儀式中進行,也有大多數(shù)體育項目融合在民間民俗中生活活動中,涉及到生、老、病、死等一系列的具體社會性活動之中。
2當下大學體育教學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大學體育課程在大學生教學過程中,通常以大學一、二年級作為公共的必修內容出現(xiàn)在大學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而通過近十幾年的大學體育教學實施路徑與理念來看,其當下體育教學雖然取得了一系列相對樂觀的體育成就,表現(xiàn)大學體育資源的建設,對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影響,可以說大學體育課程的實施在大學教育實施過程中以及對大學生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影響表現(xiàn)出一系列相對積極地影響。
同時,通過一系列相關于當下體育課程教學效果的研究與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當下體育教學對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等主觀性思想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是有有著積極地重要意義的。并且的,通過對體育課程開展的研究,顯示在通過體育課程的實施中,使大學生個體完成復雜的教育過程,在教學人員的指導下,在一定時空下,提高了大學生個體對課程本身教育性的深入認知。當然,在體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在教育要素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3當下大學體育課程中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
對于大多數(shù)體育課程而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一系列相對不足問題。當下大學體育課程中存在主要問題表現(xiàn)于師生比例失調、師生關系沖突、師生理念差異等等方面。其中,當下大學體育課程中,體育教學人員與學生配比相對失調是當下極為的嚴重的重要問題。從國家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司的官方文件中,可以發(fā)現(xiàn)大學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比控制在1:7比例左右,而當下大學體育教學人員與學生比例均保持在1:30左右,從人員配比上來說,是嚴重失衡的,從當下的體育教學來說,體育教師缺失導致教學質量相關的一系列相關問題的出現(xiàn)。
師生關系沖突作為新常態(tài)下體育教學關系中的一個新的矛盾。從傳統(tǒng)觀念 中培訓下的體育教學人員,總是會感嘆當下學生與以往學生差異相對較大。從文化本身來看,是由于體育教學人員與當下學生需求出現(xiàn)沖突的具體表現(xiàn)。
4大學體育課程實施的對策解讀
4.1強化大學體育課程的多元化功能特征
大學體育課程革新與實踐,應對大學體育課程進行一系列問題進行梳理和剖析,才能獲得達到大學體育課程實施如期效果。顯然,通過觀察和研究,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課程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在教育的整個過程中,體育不僅對實現(xiàn)大學生身心與社會性教育有積極地促進作用和影響,而且對其他學科的教育的成果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當然,練習一項體育運動并通過這項運動完成教育,其推動作用往往的是強大的,這種推動作用來源于很多因素和條件。誠然,教育是使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協(xié)調作用的要素,體育教學教育過程中,可以通過體育項目的對個體教育的參與性過程,使個體在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獲得正確觀點的形成過程和個性的發(fā)展。通過一系列教學與教育的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這項工作的目的是使這項調查結果是非常明顯的,大學體育教育教學可以作為將來的人力貯備服務于個體自身的需求。并且的,體育運動也為獲得最優(yōu)教育,而成為個體接受有效的身心教化的最優(yōu)途徑。
4.2在體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強化個性化的培養(yǎng)
良好個性是在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并在一定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大學體育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是以體育為手段向個體傳授一定的體育知識技能、發(fā)展和傳播體育文化、并以自身身體運動這一獨特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體育教學培養(yǎng)個體的認知、情感和意志能力、促進個體社會化及其個性良性發(fā)展的過程。在大學體育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大部分個體經歷過高中階段的體育教育與教學的過程性參與,對體育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所認知。因此,大學體育課程應該在強化的學生自我習慣的拓展。給學生以一定時空上的個體化選擇,實現(xiàn)體育教育教學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yǎng)。
5結語
大學體育課程作為影響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課程,在進行一系列時空下的展開與實施后,應該適當進行調整與審視,以使得課程本身有著更為進一步遞進,從而,適應新常態(tài)下社會與個體對體育課程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汪波,周學榮,李慧萌. “陽光體育運動”視角下大學體育課程設置的困惑與反思[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05:112-117.
[2]丁雪琴. 高校協(xié)同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背景下的大學體育課程教學資源共享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
[3]尹小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學體育課程政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4]郭太瑋,潘紹偉. 大學體育課程領域目標結構的研究[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03:76-80.
[5]黃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學體育課程的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6]段健芝,劉海元,彭健民,龍宋軍. 大學體育課程的有效配置(上)——基于課程環(huán)境的研究[J]. 體育學刊,2011,04: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