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引發(fā)了廣泛關注。那么我們應當如何從發(fā)展和戰(zhàn)略的角度解讀這一現象,其中又折射出多少國內經濟和國際關系間的問題,帶著這些話題,本刊記者走訪了國防大學軍事戰(zhàn)略學博士,軍事戰(zhàn)略學副教授,中國戰(zhàn)略信息戰(zhàn)、中國市場戰(zhàn)爭學構建者張?zhí)炱健?/p>
全世界人民拼命掙錢給美國人花
張?zhí)炱椒治稣f,2008年美國大規(guī)模金融危機是其金融體系結構性調整改革的開始,如今,美國的金融體系已經完成洗牌,形成了一個較為良性的金融環(huán)境,隨后又提出了制造業(yè)復蘇的計劃;接著美聯儲宣布再加息,回收散布于全世界的美元;美國的開銷大錢不夠用怎么辦,它就向全世界有錢的國家借,借了一時不還,支付的利息還特別低,別的國家卻還不得不借。為什么,因為不借的話美國就開機大肆印錢,美國一印鈔票,全世界的美元都得貶值。中國、日本、歐盟手里的美元最多,也就損失最多。為了不讓自己手中的美元大幅度貶值,全世界美元儲備量大的國家和地區(qū)就不得不買美國的國債。因此,多年來美國人瘋狂消費,美國政府軍隊支出異常龐大,但美國卻不真的缺錢。
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全世界掙錢給美國花的現實。張?zhí)炱秸f,首先,人民幣的波動會給華爾街和金融巨鱷提供利益空間;其次,由于人民幣的貶值(1美元可以購買更多的人民幣)會導致大量國外資本進入中國,勢必炒高中國的各種牛市,以使此前趴在中國股市、樓市中的國外熱錢得以解套,賺個盆滿缽滿后抽離出中國。而大量熱錢進入中國炒股、炒樓,也要換成人民幣,這又加大了人民幣的市場需求量;其三,隨著中國的全球化,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在海外的投放量、交易量就越來越大,人民幣放量越多自然越貶值。中國要發(fā)展,人民幣貶值是趨勢,把人民幣的水分都擠掉也未必是件壞事,但我們要量力而行,能投放世界多少投放多少。
美國控制世界的戰(zhàn)略舉措
張?zhí)炱秸J為,美國之所以能夠長期控制世界經濟的戰(zhàn)略走向,是因為美國對全球經濟進行了全面的戰(zhàn)略設計,并制定了相應的戰(zhàn)略舉措。美國把世界經濟由低到高分為四個層次:一是產品經濟;二是商品經濟;三是貨幣經濟;四是知識經濟。中國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主要被限制在產品經濟與商品經濟的層面,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則牢牢控制著貨幣經濟和知識經濟的主導權,絕不容許其它國家向高層次經濟領域發(fā)展。如中國提出的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創(chuàng)造就是對美國西方貨幣經濟和知識經濟主導權的公開挑戰(zhàn)!這也是中國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矛盾和沖突的根源所在。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戰(zhàn)略分野,主要是由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自二次大戰(zhàn)后,不能再像殖民時代通過戰(zhàn)爭手段對成為主權國家的第三世界國家的資源任意掠奪,因此它就用知識產權和工業(yè)技術壟斷來控制他國,不讓其他國家擁有核心高端的工業(yè)技術和知識產權,并以此來控制整個世界。反觀中國這幾十年之所以能夠高速發(fā)展,其實很大程度得益于毛澤東時代建立的工業(yè)基礎和教育科研知識體系,否則,我們也跟南美、中東國家、非洲、東南亞等地區(qū)國家一樣不能真正發(fā)展起來。因此一個國家的發(fā)展是離不開實體經濟的發(fā)展,特別是在金融領域,人民幣要想成為真正的國際貨幣,就必須要有強大的實體經濟作為堅強的后盾和依托。
碳美元貨幣體系和網絡安全規(guī)則
未來的世界究竟走向何方?美國還能繼續(xù)控制或主導這個世界嗎?張?zhí)炱秸J為,未來的世界是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有機結合的世界,即現實世界與網絡世界的結合體。誰能主導和掌握這個世界的貨幣經濟體系和知識經濟體系,誰就能控制或主導這個世界。而美國為此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后奧巴馬時代美國做了這樣幾件事:一是和中國簽了氣候協(xié)定,二是和中國簽了網絡安全的框架性協(xié)定,三是把石油價格壓低試圖擠垮俄羅斯。
氣候協(xié)定是用來支撐碳美元經濟的,由于世界許多地區(qū)石油產量和采油技術發(fā)展迅猛,美國通過石油控制世界的企圖破滅,石油美元經濟走向破產邊緣,于是它需要新的美元對價物。而這一時期氣候是能夠影響世界的重要因素,因為大氣是在天上轉的,一個國家的碳排放可以影響別的國家了。于是,美國推出碳排放指標和碳美元概念。一個國家按照面積分得碳指標,一個國家要發(fā)展工業(yè)就得有碳指標。此外,美元已經是國際最主要支付貨幣;美元與氣候因素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標正在形成相互對價關系,美國已將其作為未來的國家戰(zhàn)略。由此可見,未來美元還是世界主導貨幣。
各國要發(fā)展工業(yè)制造業(yè),就必須有碳排放,而美國等西方國家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用發(fā)展中國家十分需要的低息無息貸款,換取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碳排放指標,現在我們國家將產業(yè)向中西部轉移卻發(fā)現中西部的碳排放權早早就被外國拿走了,而西方手里的碳排放指標就成為稀缺資源,從而可以通過向第三世界國家兜售牟利或控制其經濟發(fā)展。
全球網絡是信息和知識經濟的載體和策源地,也是未來世界貨幣經濟流通的主渠道。網絡安全能夠定義未來世界網絡空間的主權利益和信息交換規(guī)則,網絡空間標志著未來國與國虛擬空間和軟實力水平,未來一個國家的總體實力就是物理空間與網絡空間的實力總和。而網絡空間是知識聚集的領域,這個領域強大與否,是否具有話語權,決定著一個國家未來的強弱。因此,作為網絡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兩個國家,中國美國的合作博弈都牽動著全世界。
中美關系不僅是兩個國家的關系,還是中國與現今世界體系的一種關系,美國是世界體系的主導者,而中國作為最大的新興國家,是有資格對現行這套體系發(fā)起挑戰(zhàn)或選擇與之合作的國家。當今世界體系的主宰者與中國之間的這兩場談判,幾乎就是上述兩個代表世界未來最重要的兩個規(guī)則確立的前提條件。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目前在世界上的分量。
石油的開采地集中在中東,美國控制中東就能控制能源。美元跟石油對價,沒有美元是拿不到石油的。這次美國畢其功于一役打壓油價是想用石油武器把俄羅斯拖垮。在歐洲美國為什么攪局烏克蘭,也是要控制從俄羅斯到歐洲的輸油線路。美國想把石油打到20美元一桶,海灣國家不干了,因為這樣它們的利益也沒有了。但是美國玩這個之前玩的是顏色革命,已經把中東搞亂了。中東越亂,越符合美國利益。因為只要伊斯蘭世界是個亂局,歐亞大陸就難以穩(wěn)定,歐亞各國、伊斯蘭世界不團結,美國才能體現價值,才能在這里做大。如果歐亞大陸是團結的,美國就當不了世界警察了,所以美國就是要讓歐亞大陸亂,讓中俄等大國也往中東亂局中跳。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美國為控制和主導未來世界已經基本完成了全球戰(zhàn)略布局,而中國在美國控制世界的戰(zhàn)略布局中已經自覺和不自覺的成為了美國忠實的戰(zhàn)略伙伴。中國與美國氣候協(xié)定和網絡安全協(xié)定的簽署就是最好的證明。因為前者決定著未來世界貨幣經濟體系的主導權,而后者則決定著未來世界知識經濟的控制權。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美國控制未來世界的戰(zhàn)略伙伴的不二人選,這與中國幾十年來的經濟發(fā)展分不開,特別是中國對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貨幣主導權的不斷強化和對知識經濟體系發(fā)展的不懈追求,迫使美國不得不把中國做為控制未來世界規(guī)則的制定者之一來認真對待。在未來世界體系中,主導世界貨幣經濟體系的貨幣仍然是美元為主體,但人民幣則是其重要的補充貨幣。主導未來世界知識經濟體系的國家依然是以美國為主體,中國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戰(zhàn)略伙伴。未來世界體系的格局已初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