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廣斌
摘要:蘋果樹枝干輪紋病是一種危害較重的枝干病害,依據其危害性及發(fā)病規(guī)律,從加強栽培管理,適當刮除病瘤,減少病源等方面進行了防控技術的介紹,以供生產者參考。
關鍵詞:蘋果;枝干輪紋?。环乐渭夹g
文章編號:1005345X(2017)02004702中圖分類號:S661.1文獻標識碼:A
蘋果樹枝干輪紋病又稱粗皮病,是僅次于腐爛病的一種病害,主要危害蘋果樹的各級枝干。渭北長武在過去30年的發(fā)展中幾乎無枝干輪紋病的發(fā)生,但是自2008年大量從山東調運蘋果矮化苗木后,枝干輪紋病開始蔓延,特別是從山東調運的矮化M26、M9T337中間砧、M9T337自根砧上枝干輪紋病發(fā)病嚴重,發(fā)病率達到10%以上,開始果農不認識,當成腐爛病防治,造成枝干輪紋病迅速蔓延,致使老果園也發(fā)病嚴重,輕者造成樹勢衰弱,果實大量腐爛,重者導致樹體枯死,果園毀滅,嚴重影響長武果業(yè)健康發(fā)展。
1危害癥狀
輪紋病在主干、主枝、側枝及小枝上均可發(fā)生,但以主干及較大的枝干受害為主,另外還可嚴重危害果實。枝干受害,初期以皮孔為中心形成瘤狀突起,而后在突起周圍逐漸形成一近圓形壞死斑,秋后病斑邊緣產生裂縫,并翹起呈馬鞍形。第2年病斑上逐漸產生稀疏的小黑點,同時病斑繼續(xù)向外擴展,在裂縫外又形成一圓環(huán)形壞死斑,秋后該壞死還斑外又開裂、翹起。如此,病斑連年擴展,即形成了輪紋狀病斑。枝干上病斑多時,導致樹皮粗糙,故俗稱“粗皮病”。輪紋病一般較淺,容易剝離,特別在1年生枝及細小枝條上。但在弱樹的小枝或弱枝上,病斑突起多不明顯,且向外擴展較快,病斑面積較大,并可侵入皮層內部,深達木質部,嚴重時造成枝條衰弱甚至枯死,這類病斑上當年即可散生稀疏的小黑點。在衰弱老樹或枝干上,由于病斑數量很大,枝干表面布滿瘤狀病斑,病斑周圍的壞死斑不易出現,但這類病樹逐漸衰弱,易造成整樹枯死,甚至果園毀滅。
2發(fā)病規(guī)律
輪紋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斑上越冬,有時也可以子囊殼越冬,菌絲體在病組織中可存活4~5年。生長季節(jié),小黑點上產生并溢出大量病菌孢子(灰白色黏液),以6-8月份散發(fā)量最大。主要通過風雨進行傳播,傳播距離一般不超過10 m。主要從皮孔侵染危害。當年生病斑上一般不產生黑點及病菌孢子,但衰弱枝上的病斑可產生小黑點。
老樹、弱樹及衰弱枝抗病力低,病害發(fā)生嚴重。有機肥使用量小、土壤有機質貧乏、氮肥施用量大的果園病害發(fā)生較重。管理粗放、土壤瘠薄的果園受害嚴重,枝干環(huán)割可以加重該病的發(fā)生。夏季多雨潮濕有利于病菌的傳播侵害。富士系蘋果枝干輪紋病最重。
3防控技術
以加強栽培管理、壯樹防病為基礎,適當刮除病瘤、鏟除樹體帶菌為輔助。
3.1加強管理,壯樹防病
增施農家肥、粗肥等有機肥,按比例科學使用氮、磷、鉀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根據樹勢及施肥水平,科學負載。加強修剪整形管理,盡量少環(huán)割或不環(huán)割。新梢停止生長后適時葉面噴肥,肥料為尿素300倍液加磷酸二氫鉀300倍液。培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
3.2刮治病瘤,消滅病菌
發(fā)芽前,刮治枝干病瘤,集中銷毀病殘組織。刮治輪紋病時應輕刮,只把表面硬皮刮破即可。而后枝干涂藥,殺滅殘余病菌。效果較好的藥劑為甲托油,即70%甲硫菌靈津可濕性粉劑︰植物油=1︰(20~25)、3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50~200倍液、60%銅鈣·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15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800倍液等。需要注意,甲基硫菌靈必須使用純品,不能使用復配制劑,以免發(fā)生藥害,導致死樹;樹勢衰弱時,刮病瘤后不建議涂甲托油膏。
3.3清理枯枝,減少病源
對冬季修剪落地的枝干、病枝,要及時徹底清理;不要使用枝干作果園圍墻籬笆;不要使用帶皮果樹枝條作支棍和頂柱,減少輪紋病病源。
3.4枝干噴藥,鏟除病菌
蘋果休眠期噴施1~2遍鏟除劑,直接殺滅枝干表面越冬的輪紋病病菌,鏟除樹體殘余病菌,并保護枝干免遭病菌侵害。常用有效藥劑有:3~5 °Be石硫合劑、3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400~600倍液、60%銅鈣·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400倍液、45%代森銨水劑200~300倍液等。噴藥時,若在藥液中混加有機硅等滲透助劑,對鏟除樹體帶菌效果更好;若刮除病斑后再噴藥,鏟除殺菌效果更佳。6月份枝干施藥,可明顯減少枝干輪紋病病源菌孢子的釋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