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龍龍 馬玉林 趙敬拜
摘要:根據(jù)秦州區(qū)立地條件,市場需求狀況和全國最新核桃科技成果引進了遼核1號、遼核4號、溫185、晉龍1號等4個核桃新優(yōu)品種,通過對其生物學特性、抗逆性等方面的觀察研究,總結出了秦州區(qū)早實核桃配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供生產參考。
關鍵詞:天水;早實核桃;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1005345X(2017)02004304中圖分類號:S664.1文獻標識碼:A
1選擇優(yōu)良品種
根據(jù)秦州區(qū)立地條件,市場需求狀況和全國最新核桃科技成果,我們通過引進核桃新優(yōu)品種,開展品種的試栽,通過生物學特性、抗逆性、早果豐產及果實品質等方面的觀察研究,初步認為遼核1號、遼核4號、溫185等核桃品種,可在全區(qū)高海拔區(qū)域較大范圍推廣栽植。
2科學規(guī)劃、高標準建園
2.1園址選擇
按照NYIY395“農田水源環(huán)境質量檢測技術規(guī)范”,NYIY396“農田環(huán)境空氣質量檢測技術規(guī)范”要求,選擇符合無公害果品生產要求的地方建園,在天水地區(qū)應選擇海拔在1 700 m以下,背風向陽的山坡地或淺山臺地建園,盡可能避免在川水建園,不與重點糧田爭地,同時,要求園地土層深厚肥沃,有灌溉條件。
2.2品種搭配與栽植密度
由于核桃品種自花結實率低,雌雄花期差異大等原因,建園時必須配置足夠的授粉樹,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圓玲、新新2號)的比例為4︰1或5︰1,授粉品種與主栽品種相隔距離最遠不超過100 m。
山坡地或淺山臺地大面積集約栽植,株行距以4 m ×4 m和4 m×5 m為宜,即667 m2栽42株或33株。
2.3整地
淺山臺地按深、寬各1 m開挖定植穴,坡地可按1 m見方挖成魚鱗坑,開挖時表土和底土分別堆放,回填時每個樹穴先施入秸桿或雜草2.5~5 kg,腐熟有機肥15~25 kg,其上回填表土,最后填入底土,隨后灌足水沉實。
2.4定植
選優(yōu)質壯苗是建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應以根系完整,苗木壯實,無損傷,芽體飽滿,苗高1~1.5 m的健壯苗為好。
秋季定植可以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春季宜在3月進行。定植時在沉實的樹穴中心位置挖20~30 cm深坑,扶正苗木,舒展根系,分層回填濕土踏實,核桃苗根頸部略高于地面2~3 cm,過深過淺都會影響樹體生長。栽后及時澆足水。秋栽的需埋土防寒,將樹苗用土堆成高50~60 cm的土堆,外露部分用報紙做成紙筒套其枝干,確保幼樹安全越冬。
春季建園應在土壤解凍后及時栽植,方法秋栽,整理好樹盤后應及時覆蓋地膜,保水增溫,提高成活率。
2.5定干
山地核桃幼樹定干80~100 cm,對苗高不足80 cm的可在飽滿芽處短截促其生長,第2年再行定干。
3整形修剪
3.1樹形結構
核桃樹為喬木樹,生長結果周期長,培養(yǎng)牢靠骨架,樹體健壯的樹形至關要緊,山地集約栽培的核桃樹樹形以主干疏散分層形為宜。其結構為干高80~100 cm,第1層主枝3個,層內距30~40 cm;第2層選留2個主技,層間距為100 cm左右,層內距20~30 cm;第3層選留1~2個主枝,層間距80 cm,層內距20~30 cm,各層主枝應留3~4個側枝,樹高要求達到3.5~4.5 m。
3.2修剪時期
核桃樹從落葉期至翌年萌芽期為傷流期,傷流期修剪會造成樹體養(yǎng)分和水分流失,不利于樹體生長結果,因而不能冬季修剪。核桃樹修剪時期應為結果樹在果實采收后到落葉前。幼樹在春季萌芽前后,在天水地區(qū)一般在3月15-25日修剪傷流最輕或不產生傷流。
3.3修剪方法
3.3.1幼樹修剪定干后的幼樹當年可抽生3~5個分枝,第2年萌芽前選剪口直立向上的為中干延長枝,在70~80 cm處飽滿芽處短截,選留3個方位好的為主枝,剪留長度為40~50 cm,剪口芽選留背后芽或側生芽。主、側枝按拉成70°~80°,輔養(yǎng)枝拉成80°~90°。以后幾年照此修剪,4~5年即形成樹冠。
3.3.2結果樹修剪進入結果期的核桃大樹樹冠外圍枝增多,易造成樹體郁閉,冠內光照條件差,主枝后部光禿,結果部位外移,應及時疏除徒長直立枝、交叉枝、外圍密生枝以及細弱下垂枝,回縮過長過弱的骨干枝,以保持骨干枝的健壯生長,改善冠內光照條件,促進光合產物的形成。對衰弱樹應及時更新復壯,回縮骨干枝、短截延長樹,疏除細弱枝,減少結果量,對徒長枝可進行拉枝、摘心, 改造為結果枝組,使其結果。
4花果管理
對栽后2~3年的幼樹可疏除雌雄花和幼果,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促進幼樹生長。對細弱枝的幼果宜早疏除,3~4年生幼樹留果量70~120個,盛果期樹株留果量為500~700個。根據(jù)不同品種出現(xiàn)二次雄花的時期,及時摘除,以節(jié)約樹體營養(yǎng)、減少生理落果和提高單果重。
5病蟲害防治
核桃主要病害有細菌性黑斑病、炭疽病,蟲害有金龜子、核桃綴葉螟、核桃葉甲、核桃舉肢蛾。防治方法如下。
細菌性黑斑?。褐饕:麑嵰约叭~片和新梢,防治上對園內病果、病葉、病枝集中深埋銷毀;在發(fā)芽前全園噴3~5 °Be石硫合劑,落花、采果后噴500單位農用鏈霉素,50%硫菌靈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1 000倍液。
炭疽?。褐饕:麑?,一般在6-7月間發(fā)病,發(fā)病早晚與降雨有密切關系,川水地樹冠郁閉,通風透光不良,發(fā)病較重,山坡地通風透光良好,發(fā)病較輕。防治上應加強栽培管理,合理修剪,改善果園、光照,可減輕發(fā)病。及時清理病枝、病葉、病果,減少病菌來源,藥劑防治在6-7月發(fā)病前噴50%退菌特1 000倍液。
金龜子:危害核桃幼芽及葉子的有黑絨金龜子、蘋毛金龜子、小青花金龜子。新栽幼樹萌芽前在枝干上套上塑料袋,封口以防危害幼芽及幼葉。幼樹可在早晚震動樹干振落捕殺,嚴重時樹體噴5%氯氰菊酯1 000防治。
核桃綴葉:以幼蟲卷葉取食為害,嚴重時把樹葉吃光,影響樹勢和產量,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蟲發(fā)生期噴5%氯氰菊酯1 000倍液,每7 d噴1次,連噴2~3次,可得到控制。
核桃葉甲:以成蟲和幼蟲取食葉片,吃成網狀或缺刻,甚者將全葉吃光,僅留葉脈,形似火燒,嚴重影響樹勢及產量。冬季人工刮除樹干基部的老樹皮,可消滅越冬成蟲,或在翌年成蟲上樹為害期捕捉成蟲。在幼蟲期噴灑25%亞胺磷乳劑600倍液,或10%氯氰菊脂乳劑8 000倍液防治。
核桃舉肢蛾:主要危害果實。在晚秋或早春深翻樹冠下的土壤,破壞冬蟲繭,可消滅部分越冬幼蟲,或使成蟲羽化后不能出土。掌握成蟲產卵盛期及幼蟲初孵期,每隔10~15 d選噴1次50%殺螟硫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殺滅菊酯乳油3 000倍液等,共噴3次,將幼蟲消滅在蛀果之前。蟲羽化前或個別成蟲開始羽化時,在樹干周圍地面噴施50%辛硫磷乳油300-500
胡龍龍等:秦州區(qū)早實核桃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
倍液,以毒殺出土成蟲。
6土肥水管理
6.1合理間作
核桃幼樹定植后3年內樹帶留1~1.5 m的樹體生長空間,行間合理間作蔬菜、藥材、牧草、洋芋等低稈作物,彌補前期收益。
6.2土壤培肥
6.2.1擴穴換土幼樹定植后數(shù)年內,需逐年向外深翻擴穴,直至株間全部翻完為止。每年向外擴穴50 cm,深度50 cm,3~4年可完成全園深翻。結合深翻擴穴增施有機肥、農作物秸桿、雜草等。
6.2.2穴貯肥水果樹穴貯肥水是解決山區(qū)、干旱地區(qū)果園缺水缺肥矛盾的有效措施。穴貯肥水包括以下內容:①處理草把。將玉米秸、麥稈或雜草切成30~35 cm長的段,捆成直徑為15~25 cm的草把,然后放在10%的尿素液中浸泡36 h。讓其吸足水肥。② 挖穴。據(jù)樹冠的大小定挖穴數(shù)量,一般10年生的蘋果樹可挖2~4個穴。穴直徑30 cm,深40 cm,施肥穴在樹冠垂直投影下向內20~30 cm。③埋草把。將經充分浸泡的草把垂直放入穴內,再施入復合肥0.25~0.5 kg,然后澆水,每穴澆水4~5 kg。④覆膜。最后用薄膜覆蓋整個樹盤,穴口比樹盤低1~2 cm。下次澆水時,用木棍戳孔,每穴澆水4~5 kg。需追肥時,把化肥溶于水中后再澆施,澆后用土塊壓孔,防止風吹破薄膜。
6.2.3果園覆草果園覆草是針對天水市山區(qū)果園肥力低、灌溉條件差、果園干旱的實際而采取的土壤管理技術。果園秸稈覆草技術就是將作物秸稈、雜草等覆蓋全園或行內,它具有培肥、保水、滅草、免耕、省工和防止土壤流失等多種效應,能改善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養(yǎng)根壯樹,促進樹體生長發(fā)育。覆草一般在春季進行,全園覆草667 m2用秸稈量約3 000~4 000 kg,行間覆草667 m2用秸稈量約1 500~2 000 kg,以后每年增加覆草,厚度保持在15~25 cm。
6.3配方施肥
基肥于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施入,每667 m2施腐熟的有機肥2 000~3 000 kg,配施N10 kg、P2O515 kg、N2O10 kg。放射溝深30~40 cm,寬30 cm。
追肥分期進行。發(fā)芽前追肥施N15 kg、P2O510 kg,K2O 5 kg;硬核期追肥于6月下旬進行,施N10 kg、P2O510 kg、K2O10 kg。
6.4灌水
有灌溉條件的果園,全年灌水4次,即在發(fā)芽前,落花后(5月中旬),硬核期(6月下旬),核仁發(fā)育期(7月上中旬),結合追肥灌水,確保樹體對肥水的需求。
7適期采收
核桃果實采收過早,影響產量,降低品質;采收過晚,果實易霉爛,影響品質及貯藏營養(yǎng)積累和樹體恢復,因此,應適期采收。通常判斷核桃果實青果由綠變黃,1/5青皮自然開裂為完全成熟,即可采收。秦州區(qū)正常年份9月中旬為核桃采收期。
8采后處理
8.1脫皮與清洗
生產中核桃脫皮的常用方法,一是果實采收后堆放在干燥陰涼處,按50 cm左右的厚度堆積,用麻袋覆蓋或在果堆上加1層10 cm左右厚的干草或樹葉,保持一定的溫濕度,一般堆漚3~5 d,當青果皮離殼或開裂達50%以上時,即可用棍敲擊脫皮。對未脫皮者可再堆漚數(shù)日,直到全部脫皮為止。二是果實采收后,用300~500倍的乙烯利水液噴灑后,覆蓋塑料薄膜,5~7 d青皮離殼或開裂達90%以上,青皮不腐爛,不染種殼,用手可掰開。脫青皮后的核桃應及時用水清洗,洗去殘留在堅果表皮的爛皮、污染物、泥土,以提高堅果的外觀品質和商品價值,薄皮核桃不進行漂白處理,保持原有風味。
8.2風干涼曬
脫皮清洗后的堅果及時進行風干涼曬,干后儲藏,避免長時間堆放致使核桃霉爛變質,以保證核桃仁的品質。
8.3分級及包裝
核桃干果直徑30 mm以上為1級,28~30 mm為2級,26~28 mm為3級。核桃包裝一般用麻袋或編織袋包裝運輸,超市銷售可用禮品盒或塑料袋包裝。
9防凍防霜
低溫凍害和霜凍是威脅天水農業(yè)生產常見的自然災害,果樹花期經常遭受低溫凍害和霜凍的侵襲,輕者減產,重者絕收,嚴重影響著果樹正常生長和農民增收,做好低溫凍害和霜凍的預防是果樹管理中的一項長期任務。
9.1加強肥水管理
加強肥水管理,優(yōu)化樹體結構,改善冠內光照,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凍能力。
9.2果園灌水
早春果園灌水,增加土壤濕度,既可降低地溫推遲花期,避過凍害和霜凍的發(fā)生,還可調節(jié)溫度,減輕危害。
9.3噴施防凍劑
樹體噴施防凍劑,在低溫和霜凍來臨前樹體噴灑碧護15 000倍液(1袋藥配1 桶水)+750倍鑫盛綠源,天達-2116防凍劑1 000 倍液或5 000倍必多收+750倍鑫盛綠源+200倍PBO。
9.4生煙防霜
每667 m2堆集5~8處作物秸稈和雜草, 在天氣預報有霜凍發(fā)生的凌晨,當氣溫降至0 ℃時,點燃草堆生煙,使樹冠上部形成煙幕,防止霜凍發(fā)生。
9.5涂白防凍
果園樹體涂白防凍,白劑配方:水10份,生石灰2份,食鹽5份,動植物油少許,石硫合劑原液0.5份,先用熱水溶化,再加涼水稀釋,攪拌均勻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