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憲珍
(遼寧省朝陽縣畜牧技術推廣站,遼寧朝陽122000)
淺談蛋雞的飼養(yǎng)管理
史憲珍
(遼寧省朝陽縣畜牧技術推廣站,遼寧朝陽122000)
蛋雞的飼養(yǎng)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雛雞飼養(yǎng)、育成雞飼養(yǎng)、產蛋雞飼養(yǎng)。每個階段的飼養(yǎng)各有不同。對飼養(yǎng)戶來說,產蛋期的長短,產蛋率的高低,都直接關系到飼養(yǎng)戶的效益。特別是從育成期到產蛋期的過渡管理(即產蛋初期管理)影響到產蛋期的整個水平,提高蛋雞產蛋率是養(yǎng)雞生產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蛋雞;飼養(yǎng);管理
(1)溫度育雛期要有合適的溫度,一般情況下,第一周33~35℃,第二周31~33℃,第三周28~31℃,第四周24~28℃,以后夏天降到室溫,冬天漸降到20℃左右,不少于18℃,具體還要看雞雛對溫度的反應情況來施溫。
(2)濕度一般育雛1~10日齡為60~70%,10日齡以后為50~60%,隨著其日齡增長,呼吸量和排糞量也隨其增加,要注意通風,勤換墊料,保持室內清潔,只有合理的溫濕度,雛雞才能正常生長。
(3)換氣通風有害氣體,影響雞的健康生長,為解決冬季雞舍通風和保溫的相對問題,在通風前可適當提高雞舍內溫度2℃左右,通風時,一定要注意避開過堂風、間隙風、防止雛雞受涼感冒。
(4)適宜的光照光照不但影響采食、飲水、性成熟,還有消毒殺菌作用。一般1~3日齡每天光照23h,4~14日齡每天為18h光照。以后每周減少1h左右。到20周齡為10h左右。光的顏色以紅色或白熾光為好。以免雛雞間啄羽、啄肛等。光強度一般用15W或25W的燈泡,高度離地面2~4m,燈泡應交錯安置。
(5)合理的密度密度因不同的飼養(yǎng)方式而定,地面平養(yǎng)為12~25只/m2,網上一般為27~60只/m2。隨著日齡增加,飼養(yǎng)密度要漸減到10只/m2。
(6)科學合理的營養(yǎng)飼料和飲水,雛雞的飼料要新鮮質量好,按飼養(yǎng)標準應配置全價料。飼喂時間一般6~7次/d,白天4~5次,晚間1~2次。后期每天喂料次數(shù)要減少到5~6次。要定時,間隔時間均勻,料量要隨其日齡漸加,要少喂勤喂。要先飲水后喂料,一定要在充分飲水2h后開食,育雛時必須重視初飲(雛雞第一次飲水為初飲)。雛雞入舍后稍作休息就可以進行“初飲”。育雛第一周飲溫開水,水溫25℃左右。在水中可以添加葡萄糖和0.1%維生素C或多維電解質。育雛期要保證全天供水(雛雞斷喙在7~10d為最好,上切1/2,下切1/3上短下長)
(7)保持環(huán)境安靜雛雞喜群居,膽小怕受驚,任何的驚嚇和環(huán)境突然改變,都會影響其生長發(fā)育,一定確保安靜的環(huán)境。
(8)科學用藥和免疫接種。
育成期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一般7~20周齡的雞稱育成雞,雛雞一般到7周齡初就需轉到育成舍中,到17~18周齡不能超過20周齡轉到產蛋舍。早轉群使母雞在新的環(huán)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轉群最好在清晨或晚上進行(在轉群前6h序料)。
(1)光照控制,光照時間為8~9h/d為宜,育成期在生長過程中逐漸縮短光照時間,切忌增加光照,光照強度以雞看見吃食為宜。既能省電又防止啄癖現(xiàn)象發(fā)生,還防止蛋雞過早成熟。
(2)充足飲水飲水一定要清潔干凈,確保育成雞的健康發(fā)育。
(3)飼料飼喂飼料要營養(yǎng)均衡,喂料要均勻,每天凈槽一次,一般在下午4點左右。
(4)適宜的溫度最佳生長溫度為21℃左右,一般在15~25℃左右。
(5)驅蟲一般15~16日齡時易患絳蟲病,可按體重0.15~0.2g/kg滅絳靈拌入飼料打蟲。
(6)衛(wèi)生防疫工作每周帶雞消毒1~3次,及時清糞,做好疫苗接種工作。
育成雞培育到20周齡轉入產蛋期。
(1)溫度產蛋適應溫度為13~20℃,最高不超過29℃,最低不少于5℃,夏季注意降溫,冬季注意保暖。一般15.5~20℃飼料轉化率較高。
(2)濕度雞體能適應的相對濕度為40~72%,最佳濕度為60~65%。生產中采用雞舍內放生石灰塊等辦法降低濕度,利用空間噴霧提高舍內空氣濕度。
(3)通風換氣。
(4)合理的光照產蛋期光照原則:只能延長,不能縮短。光照時間逐漸增加到16h/d。從18周齡開始每周增加半小時。到22周齡加到16h/d,到產蛋后期,可以增加到17h/d。光照強度不可以隨意改動。一般在槽前距離地面2m,間距3m設一個25W燈泡方可達到光照強度。
(5)保持良好的雞舍環(huán)境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定期消毒,定期滅鼠,做好防疫免疫。(在雞舍外可以種植一些綠色植被)
(6)充分滿足產蛋雞的營養(yǎng)需要根據產蛋期雞的產蛋率不同適當調整飼料的營養(yǎng),產蛋雞產蛋期代謝機能旺盛,營養(yǎng)物質既要維持雞體本身的新陳代謝,又要滿足生產需要。這時,應提供營養(yǎng)全面,質量好,適口性強的配合飼料,并增加喂料次數(shù)。
①當產蛋率達到50%時,(即24周齡左右),需用蛋雞中檔飼料標準,粗蛋白15%,鈣3.5%;
②當產蛋率達到70%時,(即26周左右),飼料改用高檔標準,粗蛋白16.5%,鈣3.5%;
③當產蛋率達到高峰時,喂給粗蛋白為19%,鈣3.5%的日糧。(產蛋高峰即是采食高峰)一般為自由采食,充分滿足雞的營養(yǎng)需要,維持最高水平2~4周。然后依據產蛋率的下降情況而漸漸降低飼料標準。不論產蛋期蛋雞處于哪個階段時,飼喂時一定要定時定量,每天補喂夜食一次,飼料要均勻分布在槽內。料槽保持清潔,要提供給充足的飲水,每只蛋雞每天需飲水220~380ml,飲水要清潔新鮮。
總之,只有做到科學合理的飼養(yǎng)管理,才能達到飼養(yǎng)蛋雞的良好效益。
[1] 雷耀鵬,李玉忠,劉菊玲,等.淺談蛋雞的飼養(yǎng)管理[J].中國畜禽種業(yè),2008,4(14):35-35.
[2] 韓俊彥主編.養(yǎng)雞顧問(第二版)[M].科學普及出版社,1989: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