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ū)O犁
鞋的故事
◎?qū)O犁
我幼小時穿的鞋,是母親做。上小學(xué)時,是叔母做,叔母的針線活好,做的鞋我愛穿。結(jié)婚以后,當(dāng)然是愛人做?,F(xiàn)在老了,買的鞋總覺得穿著別扭。想弄一雙家做鞋,住在這個大城市,離老家又遠(yuǎn),沒有辦法。
在我這里幫忙做飯的柳嫂,是會做針線的,但她里里外外很忙,不好求她。有一年,她的小妹妹從老家來了,聽說是要結(jié)婚,到這里置辦陪送。有時閑下來,柳嫂和我說了不少這個小妹妹的故事。這個小妹妹叫小書綾,她家很窮苦。因為她最小,在家時,姐姐帶小妹妹去澆地,一澆澆到天黑。地里有一座墳,墳頭上有很大的狐貍洞,棺木的一端露在外面,白天看著都害怕。天一黑,小書綾就緊抓著姐姐的后衣襟,姐姐走一步,她就跟一步,鬧著回家?,F(xiàn)在大了,小書綾卻很有心計。婆家是自己找的,訂婚以前,她還親自到婆家私訪一次。訂婚以后,她除拼命織席以外,還到山溝里去教人家織席。吃帶沙子的飯,一個月也不過掙二十元。
我聽了以后,很受感動。我有大半輩子在農(nóng)村度過,對農(nóng)村女孩子的勤快勞動,質(zhì)樸聰明,有很深的印象,對她們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柳嫂在我這里幫忙,時間很長了,用人就要送人情。我說:“你妹妹結(jié)婚,我想送她一些禮物。請你把這點錢帶給她,看她還缺什么,叫她自己去買吧!”
柳嫂客氣了幾句,接受了我的饋贈。過了一個月,妹妹的嫁妝操辦好了,在回去的前一天,柳嫂把她帶了來。這女孩子身材長得很勻稱,像農(nóng)村的多數(shù)女孩子一樣,她的額頭上,過早地有了幾條不太明顯的皺紋。她臉面清秀,嘴唇稍厚一些,嘴角上總是帶有一點微笑。她看人時,好斜視,卻使人感到有一種深情。
我對她表示歡迎,并叫柳嫂去買一些菜,招待她吃飯。柳嫂又客氣了幾句,把稀飯煮上以后,還是提起籃子出去了。
小書綾坐在爐子旁邊,平日她姐姐坐的那個位置上,看著煮稀飯的鍋。我坐在旁邊的椅子上。
“你給了我那么多錢,”她安定下來以后,慢慢地說,“我又幫不了你什么忙?!?/p>
“怎么幫不了?”我笑著說,“以后我走到那里,你能不給我做頓飯吃?”
“我給你做什么吃呀?”女孩子斜視了我一眼。
“你可以給我做一碗面條?!蔽艺f。
我看出,女孩子已經(jīng)把她的一部分嫁妝穿在了身上。她低頭撩了撩衣襟說:
“我把你給的錢,買了一件這樣的衣服。我也不會說,我怎么謝承你呢?”
我沒有看準(zhǔn)她究竟買了一件什么衣服,因為那是一件內(nèi)衣。我忽然想起鞋的事,就半開玩笑地說:“你能不能給我做一雙便鞋呢?”
這時她姐姐買菜回來了。她沒有說行,也沒有說不行,只是很注意地看了看我伸出的腳。
告別的時候,她的姐姐幫她穿好大衣,箍好圍巾,理好鬢發(fā)。在燈光之下,這女孩子顯得非常漂亮,完全像一個新娘,給我留下了容光照人、不可逼視的印象。
過春節(jié)時,柳嫂回了一趟老家,帶回來妹妹給我做的鞋。她一邊打開包,一邊說:“活兒做得精致極了,下了功夫哩。你快穿穿試試。”
我喜出望外,可惜鞋做得太小了。我懊悔地說:“我短了一句話,告訴她往大里做就好了。我當(dāng)時有一搭沒一搭,沒想她真給做了?!?/p>
“我拿到街上,叫人家給拍打拍打,也許可以穿?!绷┱f。拍打以后,勉強(qiáng)能穿了。誰知穿了不到兩天,一個大腳趾就瘀了血。我還不死心,又當(dāng)拖鞋穿了一夏天。
我還是沒有合適的鞋穿。這兩年柳嫂不斷聽到小書綾的消息:她結(jié)了婚,生了一個孩子,還是拼命織席,準(zhǔn)備蓋新房。柳嫂說:“要不,就再叫小書綾給你做一雙,這次告訴她做大些就是了?!?/p>
我說:“人家有孩子,很忙,不要再去麻煩了?!?/p>
柳嫂為人慷慨,好大喜功,終于買了鞋面,寫了信,寄去了。又到了冬天,我的屋里又升起了爐子。柳嫂的母親從老家來,帶來了小書綾給我做的第二雙鞋,穿著很松快,我很滿意。柳嫂有些不滿地說:“這活兒做得太粗了,遠(yuǎn)不如上一次。”我想:小書綾上次給我做鞋,是感激之情,這次是情面之情。做了來就很不容易了。我默默地把鞋收好,放到柜子里,和第一雙放在一起。
柳嫂又說:“小書綾過日子心勝,她男人整天出去販賣東西。聽我母親說,這雙鞋還是她站在院子里,一邊看著孩子,一針一線給你做成的哩。眼前,就是農(nóng)村,也沒有人再穿家做鞋了,材料、針線都不好找了?!?/p>
她說的都是真情。我們這一代人死了以后,這種鞋就不存在了,長期走過的那條饑餓貧窮、艱難險阻、山窮水盡的道路,也就消失了。農(nóng)民的生活變得富裕起來,小書綾未來的日子,一定是甜蜜美滿的。
那里的大自然風(fēng)光,女孩子們淳樸美麗的素質(zhì),也許是永存的吧。
唐惠忠選自《孫梨文集》,有刪改
點讀
文章語言洗練、明白曉暢,且極有韻致,如寫自己對“家做鞋”的積習(xí),說“我幼小時穿的鞋,是母親做。上小學(xué)時,是叔母做……”,這段話用排比句式概括敘述“幼小時”“上學(xué)時”“結(jié)婚后”三個時間段,說明了自己穿“家做鞋”的歲月之久長,穿這種鞋很習(xí)慣,因而很喜歡。又如寫小書綾“看人時,好斜視,卻使人感到有一種深情”,語言表達(dá)的內(nèi)涵非常豐富,言簡意賅,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聯(lián)想和想象空間。這是孫犁小說、散文語言的一貫風(fēng)格,值得品味與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