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華
(遼寧省國營桓仁滿族自治縣黑溝林場,遼寧 本溪 117200)
桓仁縣封山育林的優(yōu)勢與模式探析
王志華
(遼寧省國營桓仁滿族自治縣黑溝林場,遼寧 本溪 117200)
文章從森林經營的角度出發(fā),對遼中東區(qū)林業(yè)大縣桓仁縣的封山育林模式進行了分述,明確提出了封山育林的相應對策,為遼中東區(qū)森林經營工程措施提供了可借鑒的方法。
遼中東區(qū);森林經營;封山育林;模式
桓仁滿族自治縣隸屬于本溪市,位于遼寧省中東部地區(qū),地處124°43′—125°47′ E,40°25.5′—41°34′ N之間。桓仁滿族自治縣屬于溫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7.4 ℃,平均活動積溫3 184 ℃,年平均相對濕度66%,平均無霜期153 d,多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538 h,桓仁滿族自治縣地處長白與華北兩大植被區(qū)系過渡帶,林地面積28.6萬hm2,桓仁縣豐富的林業(yè)資源,對其實施科學、合理的森林經營,對于促進縣域森林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森林經營中,適度適法的封山育林,是森林經營中一種見效快、投資少、易于部門和經營者掌握的工程措施,本文就桓仁縣森林經營的工程技術措施封山育林的模式與相應對策進行詳述,供各地參考。
1.1 封山育林工程措施投入成本較低
對于桓仁縣的現(xiàn)有林地資源來講,宜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及已經充分具備條件的宜林荒山、荒坡、荒溝等,經過4~8 a的全力封育,完全可以通過工程技術措施轉變?yōu)橛辛值?、幼林地,投資成本僅為實施人工造林投入成本的20%~10%,由此可見,封山育林工程在營林中是一項簡潔有效的工程措施。
1.2 封山育林工程利用周期間隔短,收效快
在遼東山區(qū)桓仁縣的封山育林地塊中,所實施封育的多為近10年生的中幼林或者近5年生的幼林,及時實施封育措施后,形成的成林無論是整齊度還是郁閉度,均超過對其砍伐后再造的林木生長速度,其蓄積量也會大大超過再造林,所以,封育作為營林的工程措施投入成本大幅減少,收效卻大幅增加。
1.3 封山育林工程對于保護物種資源極其有利
實施營林的封山育林工程,植被不被破壞,原有森林資源得到了較好的保護。通過封育后,又融入了新的林木種類,形成混交林,因此,封山育林是保護好珍惜林木樹種和生物多樣性行之有效的途徑。
1.4 封山育林工程有效地減少了森林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和降低程度等級
實踐證明,實施封育工程以后,由于林分結構得到了優(yōu)化,林內小氣候得到了改善,這些條件有利于森林病蟲害天敵的棲息和繁育,天敵數(shù)量和種類的相對增加,使森林病蟲害的發(fā)生發(fā)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尤其是對于控制分布較為廣泛的病蟲害,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5 封山育林工程有效地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
經過實施封山育林的林分,植被種類大大增加,郁閉度也隨之增加,這樣封育后水土得到了有效的保持,土壤得到了有效的改良,水源得到了有效的涵養(yǎng),為改善和改良林地及周邊環(huán)境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有利于人類的生產與生活。
2.1 封山育林的主要條件
對培育前景廣闊的育林地具備以下條件的可以進行封育:有天然落種能力的針葉母樹株數(shù)在60~80株·hm-2;闊葉母樹株數(shù)在90株·hm-2以上的疏林地;有萌芽、萌蘗力強的針葉樹1 000個·hm-2以上,闊葉樹800個·hm-2,灌木叢數(shù)量達到600個·hm-2的疏林地;有針葉樹幼苗、幼樹株數(shù)在800株·hm-2以上,闊葉樹幼苗、幼樹株數(shù)在500株·hm-2以上的疏林地;現(xiàn)有珍稀樹種經全面封育后可望成林的疏林地;人工造林難度較大,一般措施難以實施的山嶺、荒坡、水土流失嚴重封育林區(qū)。
2.2 封山育林工程主要模式
2.2.1 封山育林工程全封模式 封山育林工程全封模式適用于人煙稀少的遠山、水源涵養(yǎng)區(qū)和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qū),或者是在短期內恢復森林植被難度較大的林木區(qū)域。實施長期封禁以后,僅對育林、營林措施開放,對于采伐、放牧、割草、摟柴等其他一切有礙于林木生長繁育的人為活動一律實施禁止。
2.2.2 封山育林工程半封模式 封山育林工程半封模式,是設計在林木主要生長季實施封育措施,非生長季節(jié)要求在強調保護好封育區(qū)域內樹木幼苗、幼樹的基礎上,允許有計劃、實施秩序地進行砍柴、割草、采集等人為主觀活動。
2.2.3 封山育林工程輪封模式 封山育林工程輪封模式,主要設計是將封育區(qū)進行按規(guī)劃劃片和分段,實施輪流封禁。該模式主要適于人煙稠密的近山、低山,目的樹種需要生長良好、森林覆蓋率要大,在生長季節(jié)實施全封,在保護好封山育林區(qū)域內的樹木不受破壞的基礎上,可以在一定季節(jié)內,允許在林內實施輔業(yè)生產。
[1] 王傳佳.荒山封山育林技術的研究[J].江蘇林業(yè)科技,2005(5):86-87
[2] 安金玲.祁連山西水林區(qū)封山育林試驗[J].防護林科技,2013(11):19-20
[3] 竇芳.三北地區(qū)封山育林成效、問題、建議[J].防護林科技,2000(4):28
1005-5215(2017)03-0100-02
2016-12-12
王志華(1974-),女,遼寧桓仁人,大學,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yè)技術推廣與野生林業(yè)資源保護利用工作.
S755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