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小詩
我不止一次寫到好朋友小雨,今天又要寫她了。
前幾天跟小雨聊天,聊起去年的這個時候,她感慨萬千。去年此時的她,正在備戰(zhàn)研究生考試,每天早出晚歸,像一個住在圖書館里的人。
小雨的本科學校比較一般,她是寢室里唯一一個考研的人,別人也不是沒有過這念頭,只是大家似乎達成了一種共識——算了,那些本科比我們好的人都考不上,我們更考不上了,懶得受罪。
于是,室友A在跟男友煲電話粥的時候,小雨在復習考研;室友B在寢室盤著腿追劇的時候,小雨在復習考研;室友C在逛街買買買的時候,小雨在復習考研;室友ABC一起K歌聚餐的時候,小雨還在復習考研。
小雨有時也想加入他們,成為集體的一分子,可是,對于考研狗來說,一丁點兒娛樂有時都像是罪惡。漸漸地,室友們什么活動都不帶小雨了。小雨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在圖書館埋頭復習,奮筆疾書。
心情不好的時候,她也會給我打電話,她說,感覺自己好像做錯了什么事一樣,選擇跟別人不一樣的路在走,像一個異類,甚至像個徒勞的傻子。
我告訴小雨,有的時候別人孤立你,其實不是別人壞,也不是你壞,僅僅只是,你跟別人不一樣而已,而不一樣,并沒有錯呀。
說奮斗也好,說煎熬也好,小雨挺了下來。
現(xiàn)在的小雨是一名在校研究生,念自己喜歡的專業(yè),開始懂得打扮,也有關心她的男友,偶爾當家教掙點外快,每個月還能收到國家發(fā)放的補貼,小日子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她很感激當年為考研奮斗的自己,也感激自己沒有為了合群而放棄做一個“執(zhí)著的傻子”。
寫作以來,認識很多優(yōu)秀的姑娘,今天想講的這一位,她比較害羞,不想透露姓名,那就像平常一樣,稱呼她姐姐好了。
姐姐在政府部門工作,性格比較溫婉,愛寫點文章,養(yǎng)養(yǎng)花草,丈夫顧家,小孩成績好,算是比較小康的家庭了。姐姐工作之余開了個自己的公眾號,寫點文章,小情小感,當是對生活的一個記錄。
當時同事們有點無法理解,甚至笑她,“平常上班寫那么多文書報告還不夠累的?下班了還給自己找事做,放松放松多好?!彼坪踉谕卵壑?,下班后唱歌、喝酒、打麻將才是正常的,而寫文章是不正常的。
姐姐一笑了之,因為她確實對唱歌、打牌什么的,沒太有興趣。她繼續(xù)用心經(jīng)營著自己的小天地,更新頻率不高,但每一篇都很用心。
因為文采不錯,加上某幾篇文章的意外走紅,姐姐從一個只有親戚朋友關注的百人小號,漸漸變成了擁有數(shù)萬粉絲的“小網(wǎng)紅”。讀者愿意給她的好文采贊賞,甚至有廣告商找上門來合作,出版公司也上門來想給她出書。
原本只是自娛自樂的小文章,居然改變了她的生活,甚至圓了這個小城大齡女性的作家夢,連姐姐自己都說不可思議。而當時那些不理解她的、覺得她閑著沒事干的同事們,再也不說她閑話了,反倒經(jīng)常有人來套近乎:“我跟別人說你是我朋友,他們都好羨慕我嘞?!?/p>
小雨也好,姐姐也罷,也許一開始都被認為是不合群的異類,但正是這種不合群,讓他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呀。
在許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喜歡什么的時候,你清楚地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目標和興趣,為什么不去好好守護呢?合群是個中性詞,合群不代表正確,不合群也不代表奇葩。
不要因為跟別人不一樣,而誤以為自己有問題,而磨平棱角去迎合人群,那些別人眼中格格不入的,或許正是你閃閃發(fā)光的地方。
你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和所有人一樣,按照內(nèi)心去活,才能遇見無限可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