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麗意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廣東河源 517200)
豬姜片吸蟲病的流行與診療方案
凌麗意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廣東河源 517200)
豬姜片吸蟲病屬于腸道寄生蟲病,主要流行于亞洲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人和動物易感,能引起貧血、消瘦、發(fā)育不良和腸炎等癥狀,嚴重時可引起患豬死亡??赏ㄟ^服用敵百蟲、硫雙二氯酚劑、吡喹酮、硝硫氰治愈。
吸蟲;感染;豬;治療
姜片吸蟲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屬的布氏姜片吸蟲寄生于豬小腸內引起的一種吸蟲病。臨床上,病豬表現(xiàn)為消瘦、發(fā)育不良和腸炎等,嚴重時可引起患豬死亡。人類常因食生菱角、荸薺而感染本病。偶發(fā)于家犬和野兔。豬姜片吸蟲病主要流行于亞洲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各省,我國中部地區(qū)亦有少量發(fā)生。
該寄生蟲之所以被稱為姜片吸蟲,是因為其在新鮮時為肉紅色,肥厚,形似斜切的姜片,成蟲長20~75mm,寬8~20mm,厚0.5~3mm。姜片吸蟲是吸蟲類中最大的一種。體表有小棘。腹吸盤強大,在蟲體的前方,與口吸盤十分靠近。子宮彎曲在蟲體前半部,位于卵巢與腹吸盤之間,內含蟲卵。卵比較大,淡黃色,長橢圓形或卵圓形,卵殼很薄,大小為130~145μm×85~97μm。有卵蓋。卵內含有一個卵細胞,呈灰色,直徑為22.8μm,??拷焉w的一端或稍偏一邊。卵黃細胞約有30~40個,致密而重疊排列,每個卵黃細胞內含有5~10個小的油質顆粒。
姜片吸蟲需要一個中間宿主一一扁卷螺,并以水生植物為媒介物完成其發(fā)育史。成蟲寄生在豬的十二指腸內,蟲卵隨糞便排出,落入水中,在26~36℃的溫度下,經(jīng)2~4周孵出毛蚴。毛蚴遇到適宜的扁卷螺時,即以其頭腺的分泌物溶解其表皮細胞,然后以吻部先穿入螺體,約1h后,全部侵入螺體。毛蚴侵入螺體后,發(fā)育為胞蚴、母雷蚴、子雷酚和尾蚴。尾蚴從扁卷螺體內逸出,很快附在水浮蓮、日本水仙、滿江紅、浮萍、無根萍等各種水生植物的莖和葉上,形成囊蚴。當豬吞食了含有成熟的尾蚴或囊蚴的水生植物而遭到感染。囊蚴經(jīng)過腸道時,囊壁被容解,逸出的童蟲附著在小腸黏膜上,特別是十二指腸黏膜,發(fā)育為成蟲。由毛蚴侵入螺體至尾蚴逸出,在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平均需要50d。囊蚴進入豬體內發(fā)育至成蟲,共需3個月。蟲體在豬體內的壽命為9~13個月。
姜片吸蟲病是地方性流行病,主要發(fā)生于以水生飼料喂豬的地區(qū)。流行地區(qū)患者和豬的糞內常含大量蟲卵,是主要的傳染源。我國南方有的農(nóng)戶或養(yǎng)豬專業(yè)戶常在豬場的附近筑塘種植水生植物,豬舍內的糞尿常從水溝直接流入塘內,或生糞直接施肥,或在池塘上修建廁所,都給蟲卵的進一步發(fā)育創(chuàng)造了條件。
扁卷螺多孽生在枝葉茂盛、陽光陰蔽和肥料充足的池塘內,水浮蓮、假水仙和雍菜等水生植物生長茂密的池塘為扁卷螺生長的最好環(huán)境,由于豬喜歡吃新鮮水草,讓豬下塘自由采食,或撈取水草生喂豬,從而造成本病的流行。人常因生全菱角等水生植物而感染。本寄生蟲病有著明顯的發(fā)病季節(jié)和年齡分布特征。在南方5~10月份是姜片吸蟲病的流行季節(jié),6~9月份是感染的最高峰。
罹患本病時,幼豬發(fā)育不良,精神沉郁,低頭,流口涎,黏膜蒼白,呆滯,被毛稀疏無光澤。食欲減退,但有時有饑餓感,消化不良。有下痢癥狀,糞便稀薄,混有黏液。初期體溫不高,到后期體溫微高,最后虛脫致死。母豬泌乳量減少,嚴重時導致死亡。
解剖病死豬可見,姜片吸蟲吸附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段粘膜上,腸粘膜有炎癥、水腫、點狀出血及潰瘍。大量寄生時可引起腸管阻塞。
通過病史調查,再根據(jù)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和流行特點進行分析,可初步診斷為姜片吸蟲病。一旦懷疑為本病時,對病豬作糞便檢查,用直接涂片法和反復沉淀法查出蟲卵,便可確診為姜片吸蟲病。姜片吸蟲卵與肝片形吸蟲卵極相似,難于區(qū)分,在兩者均流地的地區(qū),需依靠剖檢確診。
目前,比較常用而療效較高的治療藥物有下列四種。藥物1:95%純度的敵百蟲,劑量為0.1g/kg,大豬劑量不超過8g/頭,用少量精料拌藥后中喂給,早晨空腹喂豬,隔日1次,2次為1療程。如有嘔吐或臥地不起等副反應時,應及時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解毒。藥物2:硫雙二氯酚劑,劑量為60~100mg/kg,混在少量精料中喂服。藥物3:吡喹酮30mg/kg,一次口服。藥物4:硝硫氰胺:按10mg/kg,一次口服。
根據(jù)姜片吸蟲的生活史和流行病學特點,采取綜合性的預防措施。首先要定期驅蟲,每年二次,減少傳染源,達到驅蟲、驅卵的目的。其次要加強豬糞便管理,豬糞經(jīng)發(fā)酵腐熟殺死蟲卵后,供作肥料。飼料要青貯發(fā)酵后飼喂,在流行地區(qū)的青飼料應加熱殺滅囊蚴和扁卷螺,或經(jīng)青貯發(fā)酵后喂豬,不要讓豬下塘自由采吃水生植物。最后要消滅中間宿主扁卷螺。在每年秋末、冬初比較干燥季節(jié),挖塘泥積肥,曬干塘泥,以殺滅螺螄。低洼地區(qū),塘水不易排凈時,則以化學藥品滅螺,如用1/10萬~1/50萬濃度的硫酸銅,0.1%的生石灰,0.01%茶籽餅以及硫酸銨、石灰氮等。也可采用生物學滅螺的辦法:定期向池塘放養(yǎng)鴨或在池塘內養(yǎng)魚,不但嗜吃螺類的黑鯇魚(青魚)能吞食大量扁卷螺,雜食性的羅非魚(非洲鯽魚)和鯉魚也吞食扁卷螺。
[1] 宋益,蘇建.豬姜片吸蟲病及其防控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4,(01):140.
[2] 邱發(fā)霞.豬常見寄生蟲病的診斷與治療[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13,(4):84-85.
凌麗意(1978—),女,廣東和平人,大專學歷,助理獸醫(y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y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