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邱丙中+羅文
無線膠訂是一種不用鐵絲、不用線,而是用熱熔膠粘合書芯、封面的裝訂方法。它是我們工作、生活、學習中常見的書刊裝訂方式。但由于各種原因,無線膠訂書刊存在很多質量問題,如散頁、掉頁現(xiàn)象,如圖1所示。膠訂書刊的散頁、掉頁現(xiàn)象與它的生產(chǎn)工藝、參數(shù)設置、膠包設備、操作者的技術等有關,下面我主要從銑背、打毛、膠的選擇3個方面分析膠訂書刊的散頁、掉頁現(xiàn)象。
銑背、打毛環(huán)節(jié)
銑背、打毛是無線膠訂書刊生產(chǎn)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利用銑背刀高速旋轉,把書芯、書背銑削成單張書頁,然后通過打毛刀在書背上劃口,將書背后邊劃出許多溝槽。銑背、打毛處理不當,會影響膠液的滲透,從而引起書刊掉頁現(xiàn)象。
①銑刀片的選擇
銑刀片是銑背的重要工具,其質量好壞會影響書刊膠訂的質量。銑刀片有碳鋼刀片、合金刀片。碳鋼刀片的價格相對便宜,但合金刀片耐磨性、硬度、耐高溫性、鋒利性等都比碳鋼刀片好。因此,工作者在選擇銑刀片時,最好選擇合金刀片。
1.銑背
銑背是用銑刀把書背削去一層,將書芯銑透成單頁,如圖2所示。若銑背深度不夠,必然影響膠的滲透,從而造成脫頁、散頁的質量缺陷。因此要選擇優(yōu)質的刀片、調整好活動刀與固定刀的間隙、調整好銑背深度。
②銑背深度的確定
銑背深度決定了銑背的質量。如果銑背深度不夠,最里層書頁就銑不透,必然影響膠液的滲透,引起脫頁、開膠現(xiàn)象。一般來說,銑背深度是根據(jù)紙張的厚度和折頁數(shù)來調節(jié)的。三折頁書籍的銑背深度為1~1.5mm,折頁過多或有套帖的書籍,銑背深度必須增加到2~3mm,否則很難銑透。
③活動刀與固定刀的間隙的調整
活動刀與固定刀的間隙會影響銑背的質量,因此最好將間隙調整為0.05mm,這樣銑刀會處于最好的銑削狀態(tài),銑削阻力小,刀片的磨損小,銑削完成的書背平整度高,有利于膠液的滲透。
2.打毛
打毛是打毛刀將書背后邊切出許多溝槽,使紙張邊沿的纖維松散,并形成粗糙的表面,膠液沿纖維滲入到紙張表面,互相粘結,如圖3所示。若書芯打毛深度不夠,會直接影響膠的滲透,從而造成脫頁、散頁的質量缺陷。因此,為了保證打毛質量,工作者要選擇優(yōu)質的刀片、調整好打毛銑刀與書夾間的距離、調整好打毛深度。刀片的選擇在銑背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介紹,在此不再介紹。
①調整打毛銑刀與書夾間的距離
在調節(jié)機器時,首先確定銑背刀的高度,然后用塞尺確定每把打毛銑刀與書夾間的距離,并保持在0.3mm。如果打毛深度不夠,可適當降低銑背刀的高度,以提高打毛銑刀的位置,確保打毛深度合適。
②打毛深度的確定
書背是否具有較強的著膠能力,關鍵是打毛的深度。如果書背未經(jīng)打毛或打毛深度不夠,銑削切口接近平滑,膠液就很難在紙張中的浸潤和黏附,因此打毛的槽間距應為5~10mm,槽深應為0.5~1.2mm,以利于灌膠,并提高抗拉力。
熱熔膠的使用
1.選擇優(yōu)質的熱熔膠
熱熔膠的種類有很多,按膠訂速度可分為低速膠、中速膠、高速膠;按紙張分類,有銅版紙用熱熔膠和一般紙張用熱熔膠兩類;按裝訂工藝分類,有側膠和背膠兩種。因此工作者要根據(jù)膠包設備的工作速度、所要包本的紙張類型等選擇優(yōu)質、合適的熱熔膠。
①不同類型的紙張,選擇相應的熱熔膠
不同紙張的表面光滑度、滲透性、導熱性等都不同,在選擇熱熔膠時,要選用符合紙張性能的熱熔膠,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粘結效果。
②合理的選擇背膠和側膠
按裝訂工藝要求,熱熔膠有側膠和背膠兩種。作為側膠用的熱熔膠要流動性好、黏度低、開放時間及固化時間長、粘結強度高。作為背膠用的熱熔膠要選用抗拉強度高、受溫度變化小、熔融黏度高、硬度大、拉伸強度和斷裂延伸度大的熱熔膠。
③不同速度的設備選擇不同的熱熔膠
熱熔膠型號不同,開放時間和固化時間也不相同。為了保證書籍的裝訂質量,不出現(xiàn)散頁、掉頁現(xiàn)象,熱熔膠在使用時,工作者在選擇熱熔膠時要根據(jù)使用設備的速度,選擇與之速度匹配開放時間和固化時間的熱熔膠。
④選擇優(yōu)質的熱熔膠
為了保證膠訂的質量,工作者要選擇優(yōu)質的熱熔膠,在購買熱熔膠時,工作者可用外觀檢查法、聞氣味辨別法、膠彈性辨識法等方式進行選擇。優(yōu)質的熱熔膠應該是光亮的、呈半透明狀,來回折疊后應不會有大的變形,打開包裝后有較輕的氣味,加熱后不會有刺鼻的氣味,有一定的彈性。
2.熱熔膠溫度控制
熱熔膠在常溫下是呈固態(tài),在使用時需要對膠進行加熱,加熱的溫度不能過高或過低,其加熱溫度與膠的流動性、粘結度有密切的關系。若溫度過低,熱熔膠的黏度會增加,流動性和滲透性會變小,在上膠時,膠液很難滲透到書背中,影響書背黏結的牢固度。若溫度過高,膠液的流動性變好,滲透性也變強,但膠液的黏結強度會下降,會使各書頁之間黏合不牢固,發(fā)生掉頁、散頁質量問題。因此膠訂書刊背膠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60℃~180℃,側膠的溫度一般控制在90℃~110℃。
3.熱熔膠用量控制
書芯經(jīng)銑背和打毛后,將熱熔膠涂到書芯背脊和背脊的兩側邊,使書芯與封面之間粘合在一起成為一本書。根據(jù)上膠部位的不同,上膠過程包括上背膠和上側膠。不管背膠、側膠,上膠不均勻,膠層太薄,無疑會影響書刊的粘結程度;膠層過厚,又會加大生產(chǎn)成本。所以,應在不影響書刊裝訂質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膠層厚度。
①背膠的用量
經(jīng)過銑背打毛的書芯進入涂膠工序,如圖4所示,背膠的厚度一般應控制在0.8~1.2mm,膠層要均勻。背膠的厚度會影響的膠訂質量,背膠上得薄,影響粘結強度,引起書本脫膠、散頁;使用過厚的熱熔膠層,不僅浪費膠液,增加了生產(chǎn)成本,而且粘接牢度降低。
②側膠的用量
膠上到書脊兩側的工藝過程叫上側膠,如圖5示。如果側膠寬度太窄,無法保護封面,引起掉頁現(xiàn)象。如果上膠太寬會影響書刊的美觀。因此膠上到書背的兩側寬度一般為3~7mm,要求上得越薄越均勻越好。
在膠訂書刊的生產(chǎn)過程中,除了上述幾個原因引起書刊的掉頁、散頁現(xiàn)象外,操作者技術問題、設備保養(yǎng)不當也可以引起掉頁、散頁現(xiàn)象,但只要在生產(chǎn)的各個工序中嚴把質量關,規(guī)范操作,完全可以解決無線膠訂書刊掉頁的問題。
作者單位: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yè)學院印刷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