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你關心過自己的“信用身份證”嗎?良好的信用記錄,會給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和便利。有人憑借好信用順利求職、貸款買房、出國旅游;也有人因為信用記錄上的污點求職無門、貸款被拒、處處碰壁。
失信代價:逾期還款,買房遇麻煩
周靜工作后準備在北京買房,她在亞運村附近看中了一套小戶型,房價是245萬元。父母資助首付100萬元,自己貸款145萬元。很快,周靜和房主簽了買房合同。隨后,她去銀行辦理貸款手續(xù)。可意外的是,銀行竟拒絕批貸,理由是她有一張信用卡透支尚未還款,所以她的個人信用報告審核沒通過。
周靜感到疑惑,她的信用卡一直都是按時還款,怎么會有透支欠繳的記錄呢?她向銀行詢問,對方表示那張卡的辦理時間是2010年9月。這時周靜才想起,她曾經(jīng)遇到銀行工作人員推銷信用卡,當時辦信用卡贈送禮物,她便申請了。為保證隱私不外泄,辦卡時周靜特意寫了一個假的手機號碼。激活信用卡后,她就買了兩瓶礦泉水,后來信用卡不知放到了哪里。如果周靜留下了真的手機號碼,她會及時收到銀行的還款提示,遺憾的是她留的手機號碼是假的,所以她一直不知道那張信用卡處于透支狀態(tài)。因為信用記錄有污點,銀行拒絕了她的貸款申請,周靜無法按照合同約定支付房屋尾款,險些被告上法院。經(jīng)過一番解釋,銀行了解到周靜透支信用卡并非惡意,金額也不多,周靜可以先歸還這筆錢,再重新申請貸款。
守信指導:信用報告,定期查詢
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建起了全國統(tǒng)一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shù)據(jù)庫。車貸、房貸是否按時還款、異地是否有貸款、信用卡是否逾期歸還等都會被客觀地記錄其中。2008年中國人民銀行將6月14日設立為“信用記錄關愛日”,就是提醒人們意識到個人信用信息的重要性。
征信是指專業(yè)化的機構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并向在經(jīng)濟活動中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信用信息服務、幫助市場主體判斷控制風險、進行信用管理的活動??梢哉f,誠信和信用是社會發(fā)展的目的,征信則是實現(xiàn)的手段。
《征信業(yè)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人們對自己的信用記錄享有知情權,為保障這一權利實現(xiàn),中國人民銀行提供了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業(yè)務。查詢時,個人如果發(fā)現(xiàn)信用報告里信息有誤,可以向征信機構或者提供信息的商業(yè)銀行提出異議。相關部門會在收到異議20日內進行核查和處理,并書面答復異議申請人。
人們如果發(fā)現(xiàn)信用報告中有不良記錄,要及時補救。像周靜那樣,她并非惡意欠款,在向銀行申請貸款前,早點意識到存在的問題,并早做解釋可能就不會虛驚一場。
這個例子也提醒人們,平時要維護好個人信用記錄,定期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按規(guī)定個人每年可免費查詢兩次信用報告。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意識到征信的作用,它能激勵每個人養(yǎng)成誠信的習慣,進而促進整個社會信用環(huán)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