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yī)院(463000)閆瑞
急性心肌梗死(AMI)屬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常見于老年群體。該病具有起病急、變化快、病死率高等特點[1]。為挽救患者生命,改善其預后,綜合性護理干預是必不可少的。近期本院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中醫(yī)護理干預,效果良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隨機選取60例,均滿足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并均經(jīng)心電圖與生化檢查后確診。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齡47~68歲,平均為(60.2±5.7)歲;發(fā)病距就診時間0.5~1h。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比組間資料,發(fā)現(xiàn)在性別、年齡、就診時間等方面情況相似(P >0.05),差異不存在顯著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中醫(yī)護理,內(nèi)容如下。
1.2.1 情志護理:AMI患者由于對病情的恐懼,特別是在劇烈疼痛時易出現(xiàn)瀕死感,會感到特別悲觀、煩躁,絕望。而心理應激又會加重心肌缺血缺氧,進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護士應主動與患者溝通,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他們恢復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2 辯證施護:①陰寒凝滯證:切忌受寒,做好保暖措施。禁食生冷,戒煙慎酒。當胸痛發(fā)作時,根據(jù)醫(yī)囑服用沉香、肉桂粉,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②痰濁壅塞證:禁食油膩肥甘的食物,避免助濕生痰??啥喑蕴}卜、柑橘以起到健脾化痰的作用。超重者應注意控制食量。若伴有咳嗽,可服用化痰止咳中成藥。若住處潮濕,可開窗通風,并在墻角撒一些石灰。③心血瘀阻證:應服用丹參片,4片/次,2次/d?;蜻m當服用少量丹參酒、紅花酒。若胸痛較為明顯,患者可服用三七粉1.5g。如果疼痛劇烈,治療后仍無改善,時間在15min以上,應立即行心電圖檢查,并通報醫(yī)生[2]。④氣陰兩虛證:叮囑患者不要操勞,應靜心養(yǎng)病。若條件允許,可取麥冬、五味子、太子參各10g煎煮后飲用,或者取1g西洋參煎煮后飲用。同時,可多吃一些百合粥、山藥粥、蓮子粥。⑤心腎陰虛證:叮囑患者保持心情愉悅、清心寡欲,忌生氣,遠房事,已婚女性暫不宜生育。平日多吃百合綠豆湯、銀耳羹、蓮子羹。若伴有頭暈、耳鳴、腰酸等癥狀,患者可服用六味地黃丸。若睡眠差,可服用天王補心丹,在睡前服用。
1.2.3 便秘護理:便秘極易引起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絞痛、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因此,必須重視對便秘的預防。多吃蔬果,服用蜂蜜水。每天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告知患者床上排便對病情控制的重要意義,指導患者在床上使用便盆。便秘時可服用麻仁丸或其他通便藥物。
1.3 評價指標 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患者的焦慮情況。通過治愈率對比兩組干預效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取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通過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通過卡方檢驗。若P <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治愈率,觀察組80.0%(24/30)遠高于對照組70.0%(21/30),差異顯著(P<0.05)。對比干預前SAS評分,觀察組為(52.3±4.6)分,對照組為(53.1±4.3)分(P >0.05)。對比干預后SAS評分,觀察組為(36.5±5.2)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45.2±5.1)分,差異顯著(P<0.05)。
急性心肌梗死屬中醫(yī)“真心痛”、“胸痹”等范疇,其病理基礎在于胸陽不振,性質(zhì)為本虛標實。其中,又有本虛為重與邪實為主的區(qū)別,虛實之間互相影響。因此,正確的辯證施護對疾病的治愈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中醫(yī)辯證分型,了解患者具體的病因、癥狀、病性,再采取個性化的護理干預。這樣能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況,提高他們治療依從性,從而主動配合醫(yī)護工作。總之,中醫(yī)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與不良情緒,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