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維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yī)院 北京100000)
2例風濕性舞蹈病的臨床護理體會
趙佳維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yī)院 北京100000)
目的:探討風濕性舞蹈病的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對2016~2017年我院收治的2例風濕性舞蹈病患兒護理措施及效果進行歸納和總結,并進行拓展性分析。結果:2例患兒經過相應的藥物治療和護理后,預后良好。結論:對于風濕性舞蹈病患兒,及時給予綜合性的、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兒預后。
風濕性舞蹈?。粌嚎谱o理;體會
風濕性舞蹈?。≧heumatic Chorea,SC)為臨床常見的兒童獲得性舞蹈病,1684年Sydenham首先描述,是風濕熱在神經系統的特征性表現,又稱為小舞蹈病。該病在風濕熱患者中的發(fā)病率為10%~30%,多因鏈球菌感染后起病,常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尤以5~15歲女童多見,其臨床特征為舞蹈樣動作、肌張力降低、肌力減退和/或精神癥狀[1~2]。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醫(yī)療環(huán)境的改善,典型風濕熱及其引發(fā)的小舞蹈病在我國尤其是城市發(fā)病已罕見[3]。本研究選取2016~2017年我院收治的2例風濕性舞蹈病患者臨床資料加以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一 患兒,女,12歲,主因肢體不自主運動10余天入院。入院查體:神清,略煩躁,面部不自主運動,擠眉、弄眼、撅嘴、做鬼臉,吐字不清,獨走不穩(wěn),上肢各關節(jié)表現為交替伸曲、內收;下肢表現為不自主伸曲、內收,行走時下肢伸直,劃圈樣步態(tài),上肢肌力5級,下肢肌力4級。超聲心動圖:三尖瓣可見輕度返流。頭顱核磁:右側額葉白質內可見2處白色片狀異常信號影;血常規(guī):抗鏈“O”2132 IU/ml,血沉:44 mm/h。診斷:風濕性舞蹈病。予以頭孢呋辛抗感染,三磷酸胞苷二鈉營養(yǎng)神經,丙種球蛋白調節(jié)免疫功能,丙戊酸鈉口服對癥治療。經過治療和護理后患兒雙側肢體不自主舞蹈樣運動幅度及頻率較前明顯好轉,情緒較前平穩(wěn),無煩躁及情緒激動,吐字較清晰,神經系統查體未見異常,出院。
1.2 病例二 患兒,女,11歲,主因運動倒退半月余入院。入院查體:神志清,反應稍遲鈍,略煩躁,眼神欠靈活,面部不自主眨眼、撅嘴、做鬼臉,言語斷續(xù)、含糊,吐字不清,獨走不穩(wěn),拖拽步態(tài),右側肢體不自主運動增多,右下肢行走時間斷呈內旋內收位,四肢肌力5級。超聲心動圖:心內結構及功能未見明顯異常。血常規(guī):抗鏈“O”947 IU/ml。血沉:24 mm/h。診斷:風濕性舞蹈病。予丙戊酸鈉口服對癥,頭孢呋辛抗感染,免疫球蛋白免疫封閉?;純翰蛔灾鬟\動逐漸減少,言語較前連貫、清晰。病情好轉,予以出院。
2.1 心理護理 由于SC患兒興奮性增高,情緒不穩(wěn),極易激動,加之行為異常和長時間自我認識中的形象改變及社交障礙等,患兒極易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2例患兒入院后即給予神經心理評估,其焦慮評分均為29分,有情緒障礙。為使患兒在住院期間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確保治療順利進行,我們根據患兒的疾病特點,制定了優(yōu)質的心理護理方案。(1)患兒入院時,熱情接待,言語親切,態(tài)度和藹,向患兒及其家屬介紹病房環(huán)境、陪住制度、作息時間及注意事項等,使其盡快熟悉環(huán)境及各位病友,初步緩解患兒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心理。(2)護理人員注意從儀表、舉止神態(tài)、語調上滿足患兒的心理需要,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耐心,始終保持沉著冷靜,給患兒創(chuàng)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環(huán)境[4]。(3)積極與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兒心理狀態(tài)變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兒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治療目的及護理要點,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同時,給患兒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通過音樂特質對人的影響,幫助患兒產生愉快的情緒,促進疾病治愈。
2.2 安全護理 SC患兒肢體不自主運動較多,極易發(fā)生意外。因此,對患兒實施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尤為重要。具體包括:(1)患兒入院后,立即對患兒進行跌倒/墜床風險評估,啟動防跌倒、墜床及其它意外事故預案,在床頭懸掛“小心跌倒/墜床”等警示標識,并采取其他積極防范措施。(2)保持病房安靜整潔,減少人員探視,給患兒建立舒適、安全的住院環(huán)境,減少對患兒情緒的不良刺激。(3)安排專人看護,設置床欄,防止墜床;減少病房內物品擺放,嚴禁尖銳利器等物品帶入病房,熱水瓶放置指定暖瓶架中;患兒行走過程中應加強看護,以免受傷。(4)當患兒肢體不自主活動的幅度及頻率加重時給予床欄周邊軟物遮擋,切勿強行按壓患兒肢體,以免骨折。(5)加強病房巡視。
2.3 用藥護理 對患兒家屬詳細講解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告知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觀察患兒用藥效果。2例患兒均使用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抗感染,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增強機體免疫力,口服丙戊酸鈉對癥治療。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用藥過程中注意觀察患兒有無腸胃不適、過敏等現象。免疫球蛋白是從健康成人血漿中分離得到的抗體譜很廣(107)、安全有效的免疫球蛋白濃縮制劑,用藥時應控制滴速,一般50 ml/h,密切監(jiān)測患兒生命體征,觀察有無發(fā)熱、皮疹、呼吸困難、胸悶、血壓下降及意識障礙、休克等過敏反應[5]。丙戊酸鈉可用于治療運動障礙以及穩(wěn)定情緒,主要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困倦、眩暈、疲乏、肝功能損害等,用藥期間遵醫(yī)囑檢查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指導患兒家屬切忌私自停藥、改藥。
2.4 康復指導 評估患兒肢體活動能力,向患兒及家屬講解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并指導患兒積極鍛煉肢體。鍛煉時需注意循序漸進,運動幅度由小到大,如指導患兒在早、中、晚進行雙手握拳、雙臂上伸、雙腿屈曲、伸展運動各10余次。
2.5 飲食護理 合理安排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嚴禁辛辣、生硬等刺激性食物攝入。進食時應細嚼慢咽,少量多餐,肢體不自主活動較頻繁時應暫緩進食、水,以免引起誤吸。
2.6 出院指導
2.6.1 生活方面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每日開窗通風30 min,避免去公共場所,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天氣變化應隨時增減衣物;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加強肢體功能訓練,選擇合適的體育鍛煉方式以增強體質;外出活動要有人陪同,防止意外發(fā)生。
2.6.2 用藥方面 SC患兒需每3~4周肌肉注射芐星青霉素G120萬單位,預防注射期限至少5年,最好持續(xù)至25歲,對青霉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霉素類藥物口服,每月6~7 d[6]。告知患兒及家屬出院后應按時服藥,不能擅自停藥、不規(guī)則服藥或調藥,家長應嚴格督促,告知用藥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進行自我觀察。出院后定期復診,不適隨診。
護士是醫(y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有效的護理不僅可減輕病患的痛苦,還可改變醫(yī)患對醫(yī)院的形象認識。根據以上2例風濕性舞蹈病的分析,結合疾病特點、治療原則制定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從心理、安全、用藥、飲食及康復指導等多方面對患兒進行護理干預,使患兒消除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促進患兒早日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1]Oosterveer DM,Over wegplandsoen WC,Roos RA.Sydenham's chorea:a practical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J].Pediatric Neurology,2010,43(1):1-6
[2]趙歡歡.風濕性舞蹈病的中西醫(yī)治療進展[J].風濕病與關節(jié)炎,2015,4(4):72-73
[3]桂永浩.小兒內科學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4.472-473
[4]楊秀勤.卒中性雙側舞蹈癥的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1,30(11):151-152
[5]廖蕓,廖清奎,陳劍.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的臨床應用[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6,31(9):713-717
[6]沈曉明,桂永浩.臨床兒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042-1043
R473.7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99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