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婷,王玉英,王學梅,陳改靈
(呂梁市人民醫(yī)院兒內(nèi)科,山西 呂梁 033000)
小兒多用途肢體固定帶在嬰幼兒靜脈置管中的應用與效果觀察
梁文婷,王玉英,王學梅,陳改靈
(呂梁市人民醫(yī)院兒內(nèi)科,山西 呂梁 033000)
目的應用自主發(fā)明的“小兒多用途肢體固定帶”來降低嬰幼兒靜脈留置管路脫管率,減少患兒痛苦,確保靜脈置管安全。方法從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呂梁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有靜脈置管的患兒佩戴“小兒多用途肢體固定帶”,進行防脫管效果觀察,共調(diào)查2115例,其中觀察組為佩戴“小兒多用途肢體固定帶”610例患兒,對照組1為無保護具患兒780例,對照組2為使用傳統(tǒng)保護具725例患兒。結果觀察組的脫管率為1.96%、對照組1、對照組2的脫管率分別為52.18%、30.75%。該固定帶較無保護具者脫管率降低了50.22%,較傳統(tǒng)保護具者脫管率降低了28.79%。結論“小兒多用途肢體固定帶”能降低嬰幼兒靜脈置管脫管率,降幅為50.22%,效果顯著,安全有效。
小兒多用途肢體固定帶;嬰幼兒;靜脈置管;脫管效果觀察
小兒靜脈輸液是臨床給藥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3月到7月呂梁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患兒輸液率約為99.23%,靜脈留置針使用率高達99.50%。置管期間,多數(shù)患兒存在異物感,在置管部位反復抓、撓、拔、拽、蹭、蹬,造成看護困難,極易脫管,不僅增加患兒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和家庭經(jīng)濟負擔,還嚴重影響患兒靜脈治療安全。
醫(yī)學領域非常重視安全管理,實施靜脈留置針的安全管理,可有效杜絕不安全隱患的發(fā)生[1],而規(guī)范留置針固定方法,可減少留置針脫管次數(shù)[2]。目前,嬰幼兒外周靜脈留置針除貼膜固定外,還用彈力網(wǎng)帽和醫(yī)用繃帶進行輔助固定,而戴彈力網(wǎng)帽使患兒主動抓撓增多,用繃帶包裹易脫落,兩者都不易觀察穿刺部位情況,存在脫管安全隱患。為此,我科通過品管圈進行靜脈置管脫管的真因驗證,針對性的進行實物設計,制作出了一種新型靜脈治療輔助工具“小兒多用途肢體固定帶”,并將其應用于臨床,進行了為期六個月的效果觀察。該固定帶在降低嬰幼兒靜脈留置管路脫管率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F(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呂梁市城市人民醫(yī)院兒科范圍內(nèi)進行臨床實踐應用,共觀察2115例,其中觀察組為佩戴“小兒多用途肢體固定帶”患兒610例,對照組1為無保護具患兒780例,對照組2為使用傳統(tǒng)保護具患兒725例。觀察人員:選擇有嬰幼兒靜脈留置針留置管路護理經(jīng)驗的護士和置管期間長期陪侍的家屬作為觀察人員。觀察對象:凡有靜脈留置管路的嬰幼兒。
1.2 方法
1.2.1 材料及用物
(1)靜脈留置針:均選用三鑫醫(yī)療公司生產(chǎn)的24 G×0.75單翼密閉式Y型-03的靜脈留置針,貼膜選用3 M透明敷貼。使用前對留置針的質(zhì)量進行檢查,選擇外包裝無破損、在有效期范圍內(nèi)、套管無碎裂、針頭無彎勾等[3]。
(2)小兒多用途肢體固定帶:采用雙層布料,由一個胸帶兩個臂帶外加粘扣組成的胸臂一體套式固定帶,外層布料均為可粘性極強的材質(zhì),內(nèi)層布料為柔軟親膚材質(zhì)縫制而成,寬度一致,均為6~8 cm,胸圍帶長60~70 cm,臂圍帶長32~35 cm,(固定帶大小可根據(jù)使用患兒的體重、年齡而制作成多種型號)它還將胸帶和臂帶分別開設有缺口,通過移動固定帶上黏扣的黏貼位置來調(diào)節(jié)固定帶松緊度。
1.2.2 穿刺方法
由受過留置針穿刺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兒科??谱o士進行留置針穿刺,標準是參照山西省護理學會編制的靜脈留置針操作標準與流程進行。分別對嬰幼兒進行頭皮靜脈留置針穿刺和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
1.2.3 輔助固定方法
(1)無輔助用具:按照標準規(guī)范固定貼膜。
(2)傳統(tǒng)固定帶:用彈力網(wǎng)帽對頭皮靜脈留置管路進行輔助固定,用醫(yī)用繃帶對外周靜脈留置留置管路進行輔助固定。
(3)小兒多用途肢體固定帶:先給患兒穿單衣做好準備,解開胸帶的粘扣并將其圍繞于患兒胸部,調(diào)節(jié)松緊,以伸入四指為宜,黏緊粘扣;再解開兩側(cè)臂圍帶的粘扣,將患兒雙上肢分別固定其中,松緊以不影響血液循環(huán)為宜,活動以患兒上肢外展30度左右,雙手最高可達耳垂高度為宜,不影響其玩耍、吃食物為最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使用“小兒多用途固定帶”者和無保護具者脫管情況對比
對照組1對780例嬰幼兒進行脫管觀察,脫管407例,脫管率為52.18%。觀察組對610例嬰幼兒進行脫管觀察,脫管12例,脫管率為1.96%,使用小兒多用途固定帶者較無保護具者,脫管率降低了50.22%。見表1。
表1 使用“小兒多用途固定帶”者和無保護具者脫管情況對比
2.2 使用傳統(tǒng)保護具者和“小兒多用途固定帶”脫管情況對比
對照組2對725例嬰幼兒進行脫管觀察,脫管223例,脫管率為30.75%。觀察組對610例嬰幼兒進行脫管觀察,脫管12例,脫管率為1.96%,使用小兒多用途固定帶者較無保護具者,脫管率降低了28.79%。見表2。
表2 使用傳統(tǒng)保護具者和“小兒多用途固定帶”脫管情況對比
嬰幼兒靜脈置管期間,在不使用任何保護具輔助固定的情況下,靜脈留置管路完全暴露,異物侵入機體,患兒本能抵觸去抓撓,安全隱患極大,客觀上造成了脫管的必然性,脫管率高達52.18%。
使用彈力網(wǎng)帽和繃帶輔助固定時,彈力網(wǎng)帽易致皮膚瘙癢、皮疹等不適,頭皮壓痕明顯,某種程度上增加了患兒不自主抓撓的行為;繃帶能有效預防小兒靜脈置管脫管[4],但均為遮蓋物,使用后造成穿刺部位的觀察障礙。
預防靜脈置管導管脫出,應使用約束帶適當制動[5]。適度約束患兒四肢的活動范圍,可保證治療護理操作的順利進行及患兒的安全[6]。“小兒多用途肢體固定帶”是根據(jù)小兒不同時期生理發(fā)育的特點,結合臨床上靜脈治療時對留置管路的使用需求和安全管理要求來進行設計的,將肢體固定于側(cè)胸,縮小肢體活動范圍,能有效防止因觸碰置管部位而影響管路固定的牢固性,制動效果顯著,確保靜脈置管安全。該固定帶具有操作簡單、固定牢固、舒適、可隨身佩戴、適度活動、重復使用等優(yōu)點,設計人性化,制作貼心,材質(zhì)舒適,充分保留了嬰幼兒好動、愛玩的天性。
經(jīng)臨床實踐證實,該固定帶可有效預防嬰幼兒頭皮和外周靜脈置管脫管,無論輸液與否、是睡是醒、白天或晚上都能有效預防脫管,脫管率僅為1.96%。該固定帶脫管率較無保護具者降低了50.22%,較傳統(tǒng)保護具者降低了28.79%,干預效果顯著。作為靜脈治療輔助固定工具之一,能有效制動患兒,效果顯著且安全有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陳瑞琴,劉金鳳.靜脈留置針在臨床應用中的護理安全管理[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27):148-149.
[2] 劉妍妍.小兒頭皮靜脈留置針固定方法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7):81-82.
[3] 韋香葵,張風清,潘冰雪,等.出爪亮翅式運動訓練對延長淺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5,7(29):2481-2483.
[4] 黃麗娟,黃小芳,農(nóng)利平,等.自我粘纏繃帶在預防小兒留置針脫管中應用[J].廣西醫(yī)學,2007,29(9):1467.
[5] 張海燕,趙寶春,修 紅,等.兩種小兒頭皮靜脈留置針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較[J].護理學報,2013,11(20):62-63.
[6] 李 娜.自制小兒四肢約束帶的方法及應用[J].當代護士旬刊,2015,12:161.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03.115.02
梁文婷,主管護理師,兒內(nèi)科護士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