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殘酷卻真實的故事。
62歲的李明記,22年前妻子離家而去。他獨自撫養(yǎng)女兒長大,如今,女兒結(jié)婚了。他跟女兒住了幾天,公公婆婆卻為此鬧氣。為了不給女兒添麻煩,他謊稱外出打工,身份證丟了,又沒有文化不識字,最終開始了流浪生活,蟄居在鄭州一處偏僻的窩棚,一日三餐,撿拾別人的剩飯剩湯回來加熱充饑,與他相伴的是兩只流浪貓狗。他有一句話說得很感人:“天下父母都一樣,女兒過得好,我就高興。”
當“梨視頻”拍攝的這條“為成全女兒,老父流浪拾荒”的視頻出現(xiàn)后,瞬間引爆網(wǎng)絡,全網(wǎng)播放3天過億次。134秒視頻,我們看到的是老李對人生百味的無奈咀嚼。短片只是如實記錄了這個故事,沒有刻意的拔高,也沒有藝術(shù)的加工,但冷峻的寫實殘酷似箭,每一秒都直擊人心。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通過拍攝方的后續(xù)追蹤,把女兒養(yǎng)大的其實是姑姑,女兒是在孤獨中艱難成長的。而女兒夫家的經(jīng)濟來源主要是丈夫、公婆的打工收入。這是兩代人的辛酸,也是當下一個群體生活的真實縮影。
●群音匯:
@vincent諸葛鴻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p>
@-木子花:“我努力工作不是為了讓自己過得好,是希望能讓爸媽挺直腰桿。”
朋友圈有一段評論提煉很到位:這不是一個happy ending;一個不愿成為累贅的父親,向往著自由,不愿被嫌棄,離群獨居,估計年輕時應該沒有自己帶孩子;一個漂亮的女兒,生活在農(nóng)村,未必有高的家庭地位,和父親的紐帶看似并不緊密;她喊話讓父親回來,但沒有去接他;就像娜拉出走以后,即使老人回了家,離開前的重重矛盾并沒有消失,而在中國當代的農(nóng)村,這樣的現(xiàn)象不是孤案。
◎素材用:人情冷暖;人生百味;百善孝為先;流浪背后的故事;兩代人的辛酸;父愛;完整地呈現(xiàn)真相……
(資料來源:藍媒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