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暉
在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個體的學習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習差異是分層施教的前提和基礎。高中地理教學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學習差異,讓學生有選擇學習方法的權利,允許學生以不同的進度、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課堂教學要滿足學生個體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學習水平得到充分發(fā)展,學習個性得到充分張揚,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彰顯,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快樂。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對高中地理分層施教的教學策略進行實踐研究。
一、學生科學分層,奠定分層施教基礎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依據(jù)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知識基礎、智力水平、思維能力、學習習慣、個性品質等方面對學生科學分層,一般分為學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三個層次,并立卡建檔。通過對學生科學分層,學困生容易被激發(fā)起競爭意識和不服輸意識,不甘人后,產(chǎn)生奮力追趕的動力;中等生前有標兵,后有追兵,可謂“腹背受敵”“前后夾攻”,形勢逼人,令他們不敢怠慢;學優(yōu)生盡管基礎好,暫時領先,面對諸多強敵,也不敢麻痹大意,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有了學生科學分層,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要,重新整合地理教學內容,確定與其基礎相適應又可達到的教學目標,這樣即降低了學困生的學習難度,又能滿足學優(yōu)生擴大知識面的需求,通過分層施教,使各層次學生在和諧、平等、友好的氛圍中展開學習,在學海中劈波斬浪,共同奮發(fā)進取,從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
二、教學目標分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地理認知差異和學習水平差異,制定適度而又有層次的教學目標??傮w要求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適合他們的地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激發(fā)地理學習潛能和培養(yǎng)地理學習能力。通過設計幾個不同層級的問題,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共同發(fā)展,整體發(fā)展。
以高中地理必修1(魯教版)“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為例,設置的層級學習目標如下:
層級1適合基礎較差或對學習地理缺乏興趣的學困生。
(1)說出氣團、鋒面的概念和分類;說出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概念。(比較簡單,立足于掌握基礎知識)
(2)列表比較冷、暖鋒過境前、后的天氣特征。(有一定難度,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能力)
層級2適合中等學習能力的學生,即中等生。
(1)結合圖例,掌握判斷冷鋒與暖鋒、低壓(氣旋)與高壓(反氣旋)的方法。(要求較高,可培養(yǎng)學生讀圖、識圖能力和分析比較能力)
(2)畫圖說明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氣流運動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作圖能力和觀察總結能力)
層級3適合較高學習能力的學生,即學優(yōu)生。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生活中天氣系統(tǒng)的實例,總結天氣變化特點。(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實際和地理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
(2)運用等壓線分布圖,在鋒面氣旋示意圖中低壓槽的兩側畫出風向,分析鋒面氣旋天氣特征。(可幫助學生發(fā)展高級思維能力)
把教學目標以問題的形式,分解成有梯度、有層次的連貫的幾個子目標,引領不同層次的學生迅速進入學習角色,把握教材內容,找準自主學習的目標和方向,增強學習自信心,推進分層施教地理課堂教學的開展。
三、作業(yè)設計分層,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作業(yè)設計分層,作業(yè)一般分為3類,一是拔尖提高題,是為學優(yōu)生設計的,一般是要求較高,主要是拓展性和思考空間較大的題目;二是鞏固練習題,是為中等生設計的,一般是教材內容適當延伸類的題目;三是降低坡度題,是為學困生設計的,緊扣教材內容,大多為基礎類的題目。這樣的設計,既緩解了學困生學習難的狀況,又減輕了學困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問題,增強了學困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
四、學習評價分層,注重激勵,促進提高
依據(jù)地理學科特點,教師對學生學習進行分層評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注意把握好評價的層次性、發(fā)展性和科學性。
分層施教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推進教學,達到班級整體教學資源優(yōu)化,地理課堂教學效益和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