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蛋白質(zhì)的功能性質(zhì)

        2017-03-31 05:35:09劉婷婷吳玉瑩秦宇婷張艷榮
        食品科學 2017年5期
        關鍵詞:綠豆乳化淀粉

        劉婷婷,吳玉瑩,秦宇婷,張艷榮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

        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蛋白質(zhì)的功能性質(zhì)

        劉婷婷,吳玉瑩,秦宇婷,張艷榮*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

        對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蛋白質(zhì)的功能性質(zhì)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綠豆淀粉工藝廢水蛋白在40 ℃、pH 9時溶解性最好;持水性在40 ℃條件下最好,達到362.63%;持油性隨溫度變化在150%~170%之間變化不明顯;起泡性和泡沫穩(wěn)定性及乳化性和乳化穩(wěn)定性隨蛋白質(zhì)量濃度增加而上升;電泳測定結果表明:蛋白分子質(zhì)量分別為62.5、46.1、27.0、20.9、16.2 kD;氨基酸分析結果表明:蛋白總氨基酸含量為616.802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為233.960 mg/g,蛋氨酸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白二級結構中α-螺旋含量為39.68%,β-折疊含量為20.13%,β-轉(zhuǎn)角含量為16.56%,無規(guī)則卷曲含量為23.71%;特征分解溫度區(qū)間為220~360 ℃。

        綠豆淀粉;工藝廢水;蛋白質(zhì);性質(zhì)

        綠豆(Vigna radiata),是豆科、蝶形花亞科豇豆屬的一種被子植物,別名青小豆[1]。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種植歷史,種植面積達到80萬 hm2,年總產(chǎn)量近100萬 t[2-3],約占世界總產(chǎn)量的30%左右,東北地區(qū)為我國綠豆的主要種植地,年產(chǎn)量占全國的60%以上。綠豆營養(yǎng)豐富,其籽粒中淀粉含量為50%,蛋白質(zhì)含量為19.5%~33.1%之間。綠豆的功效比值為1.87,遠高于小麥、稻谷、玉米等糧食作物;綠豆的氨基酸種類齊全、配比均衡,特別是賴氨酸的含量較為豐富,接近雞蛋蛋白質(zhì)[4-5]。此外,綠豆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起泡性及泡沫穩(wěn)定性等功能特性,在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和飲料等食品工業(yè)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6-7]。

        目前,國內(nèi)對綠豆的加工利用主要是以淀粉利用為主,而忽略了蛋白質(zhì)資源的開發(fā)[8]。綠豆淀粉生產(chǎn)方法主要有酸漿法、機械分離法和土法3 種方法,其中酸漿法最為常用,利用酸漿法生產(chǎn)綠豆淀粉,每生產(chǎn)1 t淀粉將產(chǎn)生10 t左右的工藝廢水,每噸工藝廢水可提取20 kg粗蛋白[9],如能加以充分利用,既可解決綠豆蛋白資源浪費和綠豆淀粉廢水污染環(huán)境等問題,還可大幅度提高綠豆加工企業(yè)的經(jīng)濟附加值。本研究回收提取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的蛋白質(zhì),并對其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功能特性和結構進行研究,為充分利用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的蛋白質(zhì)提供理論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綠豆 購于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貿(mào)市場;丙烯酰胺、四甲基乙二胺(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TEMED)、雙丙烯酰胺、考馬斯亮藍、Tris、2-巰基乙醇、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均為分析純 北京化工廠;Rainbow Marker 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17 種氨基酸標品、衍生劑、乙腈、純水、磷酸鹽緩沖液等(均為色譜純) 美國Waters公司。

        1.2 儀器與設備

        HR2168型攪拌器 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AR1502CN電子天平 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CT15RT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 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UV-2300紫外分光光度計 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DYC2-24D垂直電泳槽 北京君意東方電泳設備有限公司;DYY-10C微電腦控制電泳儀 北京市六一儀器廠;Acquity UPLCH-Class超高效液相色譜系統(tǒng)美國Waters公司;冷凍干燥機 德國Ghrist公司;MOS-450型圓二色光譜(circular dichroism,CD)儀法國Bio-Logic公司;HCT-3型微機差熱天平 北京恒久科學儀器廠。

        1.3 方法

        1.3.1 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蛋白質(zhì)的提取

        1.3.1.1 酸漿的制備

        綠豆按照1∶2(m/V)加水浸泡24 h,再加入10 倍體積水攪拌勻漿,過濾,濾液置于潔凈的三角錐瓶中密封,40 ℃培養(yǎng)箱內(nèi)培養(yǎng)24 h,得成熟酸漿[10]。

        1.3.1.2 綠豆淀粉工藝廢水獲取

        準確稱取綠豆100.00 g,浸泡后按1∶8(m/V)磨漿,豆?jié){通過100 目濾布進行過濾,收集濾液,豆渣加入200 mL水進行二次磨漿、過濾;豆渣棄去不用,合并兩次濾液,經(jīng)3 800 r/min離心15 min,得上清液1和沉淀1;沉淀1中加入同體積酸漿水攪拌,靜置5 h,得上清液2和沉淀2;沉淀2加水洗滌3 次,得上清液3和粗淀粉;合并上清液1、2、3即為工藝廢水。其工藝流程如下[11]:

        1.3.1.3 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蛋白質(zhì)的提取

        調(diào)節(jié)廢水pH值至4.5,靜置30 min,3 800 r/min離心15 min,沉淀凍干即為綠豆淀粉工藝廢水蛋白(mung bean starch wastewater protein,MWP)[12]。

        1.3.2 綠豆中蛋白質(zhì)的提取

        稱取10.00 g過100 目篩的未經(jīng)任何處理的綠豆粉于潔凈的燒杯中,加200 mL溫水攪拌浸泡,離心,上清液調(diào)節(jié)pH值至4.5,靜置30 min,3 800 r/min離心15 min;沉淀凍干即為綠豆蛋白(mung bean protein,MP)[13]。

        1.3.3 功能特性的測定

        1.3.3.1 等電點的測定

        準確稱取2.00 g MWP樣品,加入200 mL蒸餾水溶解,取10 mL上清液,分別調(diào)節(jié)pH值到3.5、4.0、4.5、5.0、5.5、6.0、6.5、7.0、7.5,靜置30 min,3 800 r/min離心30 min,用雙縮脲法測定上清液中蛋白質(zhì)含量[14]。

        1.3.3.2 溶解性的測定

        配制5.0 mg/mL樣品溶液5 份;調(diào)節(jié)至不同pH值(3.0、5.0、7.0、9.0、11.0),室溫條件下攪拌30 min,離心測上清液中蛋白質(zhì)含量[15]。

        配制5.0 mg/mL中性樣品溶液5 份,分別于20、40、60、80、100 ℃條件下水浴攪拌30 min,離心測上清液中蛋白質(zhì)含量。

        溶解度表示為上清液蛋白質(zhì)質(zhì)量濃度占總蛋白質(zhì)質(zhì)量濃度的比例。

        1.3.3.3 持水性和持油性的測定

        準確稱取0.50 g蛋白質(zhì)樣品于離心管中,加入20 mL蒸餾水,分別在20、30、40、50、60 ℃條件下水浴振蕩1 h,靜置20 min,離心,傾倒上清液,測殘留物的質(zhì)量[16-17],持水性計算見公式(1)。

        準確稱取0.50 g蛋白質(zhì)樣品和5 mL大豆油于離心管中混勻,于20、30、40、50、60 ℃條件下水浴振蕩1 h,靜置20 min后8 000 r/min離心30 min,測定殘留物質(zhì)量[18],持油性計算見公式(2)。

        1.3.3.4 乳化性和乳化穩(wěn)定性的測定

        配制5.0、10.0、15.0、20.0、25.0、30.0 mg/mL的中性蛋白液各50 mL,加入50 mL玉米油,高速勻漿2 min,3 000 r/min離心5 min,測乳化層體積,所得混合液于80 ℃條件下保溫30 min,冷卻至室溫后再次離心,測乳化層體積[19-20],乳化性及乳化穩(wěn)定性計算見公式(3)、(4)。1.3.3.5 起泡性和泡沫穩(wěn)定性的測定

        配制5.0、10.0、15.0、20.0、25.0、30.0 mg/mL的中性蛋白液各50 mL,高速攪打1 min,倒入量筒中記錄泡沫體積及液體體積。室溫條件下靜置30 min后記錄泡沫體積[21-22],起泡性及泡沫穩(wěn)定性計算見公式(5)、(6)。

        1.3.4 基本性質(zhì)的測定

        1.3.4.1 分子質(zhì)量的測定

        采用不連續(xù)S D 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濃縮膠質(zhì)量濃度3 g/100 mL,120 V電壓;分離膠質(zhì)量濃度10 g/100 mL,80 V電壓;上樣量20 μL;常溫固定、染色、脫色。以標準蛋白分子質(zhì)量對數(shù)(lgM)為縱座標,蛋白質(zhì)遷移率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計算分子質(zhì)量[23],相對遷移率計算見公式(7)。

        1.3.4.2 氨基酸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MWP樣品50.0 mg于110 ℃條件下水解24 h,1 mL水解液蒸干、洗滌、定容至10 mL備用。標品進行梯度稀釋,備用。取樣品10 μL,與硼酸鹽緩沖溶液70 μL漩渦混合,再移入衍生劑20 μL充分混合,放置1 min,封口,移入55 ℃烘箱中加熱10 min;測定條件:BEH C18色譜柱,紫外波長266 nm,柱溫49 ℃,樣品溫度20 ℃,洗脫液A為醋酸鹽緩沖溶液pH 5.2;B為6%乙腈;C為水;D為60%的乙腈。梯度洗脫見表1[24-25]。

        表 1 梯度洗脫Table 1 Gradient elution program

        色氨酸含量測定:準確稱取MWP樣品50.0 mg加入5 mol/L氫氧化鋰4 mL,于110 ℃條件下水解24 h,中和,用乙酸緩沖液定容至50 mL,離心,取上清液,過0.45 μm濾膜備用。測定條件:BEH C18色譜柱,紫外波長280 nm,柱溫32 ℃,流動相A(甲醇)與流動相B(乙酸-乙酸鈉緩沖液)體積比為10∶90[26]。

        1.3.4.3 氨基酸評分

        氨基酸評分(amino acid scoed,AAS)是用化學方法測定待評價蛋白質(zhì)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再分別與FAO/ WHO模式氨基酸含量進行比較,其中不足的一種被認為該蛋白質(zhì)的限制性氨基酸。計算見公式(8)。

        1.3.4.4 氨基酸化學評分

        化學評分(chemical score,CS)是將待測蛋白質(zhì)的某種必需氨基酸含量與雞蛋中該必需氨基酸含量進行比較。計算見公式(9)。

        1.3.4.5 二級結構測定

        配制6 mg/mL MWP溶液,選擇遠紫外光區(qū),波長范圍:190~250 nm,記錄CD圖譜;比色池為0.1 cm;光譜帶寬:1 nm;分辨率0.2 nm;響應時間:0.25 s;掃描速率:10 nm/min;CD分辨率20 mdeg;室溫條件下測定蛋白質(zhì)二級結構并計算相對百分含量[27-28]。

        1.3.4.6 差示掃描量熱測試

        取凍干MWP樣品10 mg置于潔凈坩堝中,壓實,以空白為對照,掃描溫度范圍12~700 ℃,升溫速率10 ℃/min,分別得到熱重(thermal gravimetric,TG)和差熱(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圖譜[29]。

        2 結果與分析

        2.1 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蛋白質(zhì)功能特性

        2.1.1 等電點

        圖 1 等電點示意圖Fig. 1 Determination of the isoelectric point

        由圖1可以看出,pH值在3~7范圍內(nèi),MWP溶液中蛋白質(zhì)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pH值為4.5時樣品溶液上清液吸光度最低,蛋白含量最少,此pH值為MWP的等電點。2.1.2 溶解性

        圖 2 溫度對蛋白質(zhì)溶解度的影響Fig. 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solubility of the protein

        由圖2可知,中性條件下,MP和MWP兩種蛋白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適當?shù)纳郎赜兄诘鞍踪|(zhì)分子的溶解,而溫度過高則會導致蛋白質(zhì)變性,導致溶解度降低,兩種蛋白質(zhì)在40 ℃條件下溶解度最高,分別為73.8%和75.7%。

        圖 3 pH值對蛋白質(zhì)溶解度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pH on the solubility of the protein

        由圖3可知,當pH值在等電點附近時,溶解性降低,當pH值偏離等電點時,蛋白質(zhì)溶解性增加,當pH值達到9時,兩種蛋白質(zhì)溶解度最高,分別為94.5%和94.3%。

        2.1.3 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蛋白質(zhì)的持水性和持油性

        圖 4 溫度對持水性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the protein

        圖 5 溫度對持油性的影響Fig. 5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oil-holding capacity of the protein

        由圖4可知,MP和MWP兩種蛋白在40 ℃條件下持水性最好,分別達到371.01%和362.63%。由圖5可知,隨溫度升高,兩種蛋白質(zhì)樣品的持油性在150%~170%之間逐漸降低,文獻報道,紅小豆和大豆蛋白質(zhì)的吸油率分別為202%和231%[30],綠豆蛋白的持油性低于紅小豆和大豆等豆類蛋白。MWP與MP的持水性、持油性無明顯差異。

        2.1.4 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蛋白質(zhì)的乳化性及乳化穩(wěn)定性

        圖 6 蛋白質(zhì)量濃度對乳化性的影響Fig. 6 Effect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on the foaming capacity of the protein

        蛋白質(zhì)是表面活性物質(zhì),通過降低溶液界面表面張力可使水和油發(fā)生乳化,且在乳化后的油滴表面形成保護層,防止油滴再次發(fā)生凝聚,保持乳化液穩(wěn)定。由圖6、7可知,隨蛋白質(zhì)溶液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MP和MWP乳化性及乳化穩(wěn)定性均呈上升趨勢,當?shù)鞍踪|(zhì)量濃度大于20 mg/mL時,其乳化性及乳化穩(wěn)定性上升趨勢減緩。MWP與MP的乳化性及乳化穩(wěn)定性無明顯差異。

        圖 7 蛋白質(zhì)量濃度對乳化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 7 Effect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on the foam stability of the protein

        2.1.5 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蛋白質(zhì)起泡性和泡沫穩(wěn)定性

        圖 8 蛋白質(zhì)量濃度對起泡性的影響Fig. 8 Effect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on the foaming capacity of the protein

        圖 9 蛋白質(zhì)量濃度對泡沫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 9 Effect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on the foam stability of the protein

        起泡性是指蛋白質(zhì)分子受攪打后形成泡沫的能力,而泡沫穩(wěn)定性是衡量泡沫穩(wěn)定能力的重要指標。蛋白質(zhì)能夠降低氣-液界面張力,促進氣體與液體相結合而形成泡沫,并形成保護膜來使泡沫得以穩(wěn)定存在。利用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穩(wěn)定性可以賦予食品疏松的結構和松軟的口感。由圖8、9可知,隨蛋白質(zhì)溶液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MP和MWP的起泡性和泡沫穩(wěn)定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說明隨著蛋白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參與攪打成膜的蛋白質(zhì)分子增多,蛋白質(zhì)分子間的作用增強,更易互相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泡沫,且能維持較長時間。MWP與MP的起泡性及泡沫穩(wěn)定性無明顯差異。

        2.2 綠豆廢水中蛋白質(zhì)的基本性質(zhì)

        2.2.1 分子質(zhì)量

        由圖10標準蛋白的遷移距離計算出標準蛋白的相對遷移率,以標準蛋白分子質(zhì)量的對數(shù)為縱坐標,相對遷移率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為:y=-0.608 7x+2.205 6,R2=0.984 6。由圖10可以看出,MWP和MP均在48~63、35~48、25~35、20~25 kD以及11~20 kD之間有條帶,在35~48 kD之間條帶顏色較深,根據(jù)標準曲線方程計算出MWP和MP的分子質(zhì)量共分為為62.5、46.1、27.0、20.9、16.2 kD 5 個組分。

        圖 10 綠豆蛋白分子質(zhì)量SDS-PAGE圖Fig. 10 SDS-PAGE of the recovered protein

        2.2.2 氨基酸組成的測定結果

        表 2 MWP和MP的氨基酸組分Table 2 Amino acid compositions of MWP and MP

        由表2可以看出,MWP和MP各含有17 種氨基酸,其中MWP必需氨基酸含量為233.960 mg/g,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為382.842 mg/g,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的比例為37.93%,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為0.611;而MP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為236.745 mg/g,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為381.860 mg/g,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的比例為38.27%,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為0.620。兩者幾乎無差異,且其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值接近WHO/FAO標準規(guī)定值,表明氨基酸組成較為合理。另外,賴氨酸含量較高,可作為補充劑彌補其他谷物蛋白賴氨酸含量低的缺陷。

        由表3可知,MWP和MP的賴氨酸與色氨酸評分與大豆蛋白這兩種氨基酸的氨基酸評分接近,其他氨基酸評分低于大豆蛋白。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氨基酸評分均接近100,表明其含量與人體需要量接近,色氨酸評分最高,可作為色氨酸缺乏的食物補充來源。

        表 4 化學評分Table 4 Chemical scores

        由表4可知,MWP和MP的氨基酸化學評分與大豆、雞蛋等蛋白存在差距,除賴氨酸和色氨酸化學評分與大豆蛋白接近外,其他必需氨基酸化學評分均低于大豆蛋白。說明MWP的營養(yǎng)價值不高。

        2.2.3 二級結構

        表 5 蛋白質(zhì)二級結構主要CD特征吸收峰Table 5 The major CD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peaks of secondary structures in the protein

        肽鍵是圓二色譜遠紫外區(qū)的主要生色基團,其在蛋白質(zhì)二級結構中有規(guī)律排列,排列的方向性決定了肽鍵能級躍遷的分裂情況,不同二級結構的蛋白質(zhì)產(chǎn)生的譜帶位置和吸收峰強弱都不相同。MWP二級結構見表5和圖11,通過CD-Pro軟件計算得到MWP二級結構中主要為α-螺旋,其次為無規(guī)則卷曲,再次為β-折疊,最后為β-轉(zhuǎn)角,其中α-螺旋占39.68%,β-折疊為20.13%,β-轉(zhuǎn)角為16.56%,無規(guī)則卷曲為23.71%。而MP中α-螺旋占37.24%,β-折疊為21.38%,β-轉(zhuǎn)角為18.19%,無規(guī)則卷曲為23.19%。

        圖 11 MWP和MP的CD圖譜Fig. 11 Far-UV CD spectra of MWP and MP

        2.2.4 DSC測試

        圖 12 MWP和MP的TG-DTG曲線Fig. 12 TG-DTG curves of MWP and MP

        圖 13 MWP和MP的DTA曲線Fig. 13 DTA curves of MWP and MP

        由圖12可知,MWP在逐漸升溫中樣品熱流量變化總共分為3 個階段。第1階段溫度范圍為:12~120 ℃,此時主要是MWP中的水分及其他微量揮發(fā)性物質(zhì)的揮發(fā)。第2階段溫度范圍為:220~360 ℃,此時主要是蛋白質(zhì)分子分解,肽鏈快速斷裂脫水,C=O、C—O、C—N鍵等發(fā)生斷裂。第3階段溫度范圍為420~580 ℃,此時蛋白碳原子全部被氧化,生成氣體CO和CO2逸出。而MP與之相對應的3 個階段分別為:12~115、215~355 ℃和415~575℃。MWP和MP有兩個明顯的放熱峰,溫度與TG-DTA曲線相對應,圖13說明MWP的特征分解溫度區(qū)間為220~360 ℃,而MP的特征分解溫度為215~355 ℃,與MWP相差不大。

        3 結 論

        經(jīng)測得MWP等電點為pH 4.5。溫度和pH值均對MWP溶解度有較大影響,當溫度為40 ℃、pH值為9時,MWP溶解性最好。溫度對MWP持水性有顯著影響,溫度為40 ℃時持水率最高,達到363.63%。溫度對MWP持油性影響并不顯著,且持油率較其他豆類蛋白偏低。MWP乳化性和乳化穩(wěn)定性隨樣品質(zhì)量濃度增加呈現(xiàn)上升趨勢,當質(zhì)量濃度大于20 mg/mL時,上升趨勢減緩。起泡性和泡沫穩(wěn)定性隨樣品質(zhì)量濃度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經(jīng)電泳測得MWP與MP分子共5 個組分,分別為62.5、46.1、27.0、20.9、16.2 kD。MWP總氨基酸含量為616.802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為233.960 mg/g,蛋氨酸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過圓二色譜掃描表明:MWP中α-螺旋含量為39.68%,β-折疊為20.13%,β-轉(zhuǎn)角為16.56%,無規(guī)則卷曲為23.71%。MWP的特征分解溫度區(qū)間為220~360 ℃。

        [1] 李永武. 綠豆清蛋白的提取及功能特性和理化性質(zhì)的研究[D]. 大慶: 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 2014: 1-2.

        [2] 曾志紅, 王強, 林偉靜, 等. 綠豆蛋白營養(yǎng)及功能特性分析[J]. 中國糧油學報, 2012, 27(6): 51-52. DOI:10.3969/ j.issn.1003-0174.2012.06.011.

        [3] 柴巖, 萬富世. 中國小雜糧產(chǎn)業(yè)發(fā)展報告[M].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7: 91-98.

        [4] JONG A D, PLAT J, MENSINK R P. Metabolic effects of plantsterols and stanols[J].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2003, 14: 362-369. [5] WESTER I.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 of plant sterols[J]. European Journal of Lipi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 102: 37-44.

        [6] 易建華, 朱振寶. 綠豆分離蛋白界面特性影響因素研究[J]. 食品科技, 2009, 34(8): 114-118.

        [7] 張玉霞, 雍國新, 黎淵珠. 超聲波協(xié)助提取綠豆分離蛋白的研究[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4, 35(20): 13-17. DOI:10.3369/ j.issn.1005-6521.2014.20.004.

        [8] 潘妍. 酶法提取綠豆蛋白及其功效的初步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0, 31(9): 238-241.

        [9] 韓麗華, 劉國琴, 劉永霞, 等. 酸漿發(fā)酵法生產(chǎn)豆類淀粉廢水中蛋白質(zhì)及氨基酸的制取[J]. 鄭州糧食學院學報, 2009, 21(3): 60-62. DOI:10.3969/j.issn.1673-2383.2000.03.015.

        [10] 杜連起, 劉紹軍. 酸漿作用菌對甘薯淀粉沉淀效果的研究[J]. 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 1998(8): 39-41.

        [11] 劉文菊, 劉杰. 酸漿法生產(chǎn)淀粉機理研究初探[J]. 食品科學, 2006, 27(1): 79-82. DOI:10.3321/j.issn:1002-6630.2006.01.015.

        [12] WANG M, JIANG L Z.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of protein isolate from mung bean[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1, 15(1): 5250-5258.

        [13] 周麗卿, 杜雙奎, 趙佳. 響應面法優(yōu)化鷹嘴豆蛋白提取工藝[J]. 食品科學, 2012, 33(8): 66-70.

        [14] 張立娟. 雙縮脲法檢測大豆分離蛋白中蛋白質(zhì)的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08, 29(7): 241-242.

        [15] 劉鄰渭, 陶健, 畢磊. 雙縮脲法測定蕎麥蛋白質(zhì)[J]. 食品科學, 2004, 25(10): 258-261.

        [16] RAWDKUEN S, SAI-UT S, KHAMSORN S, et al. Biochemical and gelling properties of tilapia surimi and protein recovered using an acid-alkaline process[J]. Food Chemistry, 2009, 112(1): 112-119. DOI:10.1016/j.foodchem.2008.05.047.

        [17] WASSWA J, TANG J, GU X H, et al. Influence of the extent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on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protein hydrolysate from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skin [J]. Food Chemistry, 2007, 104(4): 1698-1704. DOI:10.1016/ j.foodchem.2007.03.044.

        [18] VIOQUE J, SANCHEZ-VIOQUE R, CLEMENTE A, et al. Partially hydrolyzed rapeseed protein isolates with improved functional properti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2000, 77(4): 447-450.

        [19] 馬勇, 張麗娜, 齊鳳元, 等. 榛子蛋白質(zhì)提取及功能特性研究[J]. 食品科學, 2008, 29(8): 318-322.

        [20] 劉冬兒, 呂天喜. 綠豆分離蛋白的制備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J]. 糧食與食品工業(yè), 2007, 14(2): 27-30. DOI:10.3969/ j.issn.1672-5026.2007.02.008.

        [21] 沈敏江, 劉紅之, 劉麗, 等. 核桃蛋白質(zhì)的組成、制備及功能特性研究進展[J]. 中國糧油學報, 2014, 29(1): 123-128.

        [22] 李維瑤, 何志勇, 熊幼翎, 等. 溫度對于大豆分離蛋白起泡性的影響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0, 31(2): 86-88.

        [23] 李瑩瑩, 吳彩娥, 楊劍婷, 等. 白果蛋白質(zhì)提取及SDS-PAGE分析[J].食品科學, 2010, 31(22): 36-40.

        [24] 許憲祝, 孫言春, 徐衍嶺, 等. 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魚卵中的17 種氨基酸[J]. 色譜, 2013, 31(3): 275-280.

        [25] 楊俊, 王文輝. 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核桃仁中的氨基酸含量[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11, 32 (2): 182-185.

        [26] 李成成, 尤曉蒙, 鎖然, 等. 高效液相色譜測定飼料中色氨酸含量方法的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6, 37(9): 308-316. DOI:10.13386/ j.issn.1002-0306.2016.09.051.

        [27] 胡熠凡, 趙亞周, 田文禮, 等. 蜂王漿中主蛋白成分(MRJP2)的分離純化及圓二色譜分析[J]. 食品科學, 2013, 34(23): 57-6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323013.

        [28] 趙南明, 周海夢, 蔡國平. 生物物理學[M]. 北京: 高等敎育出版社, 2000: 3-12.

        [29] 白靜. 用差熱分析法測定小麥和玉米的粗纖維及水分含量[D]. 鄭州: 河南工業(yè)大學, 2012: 20-23.

        [30] 張波, 黃英. 紅小豆分離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學, 2012, 33(19): 71-74.

        Characteristics of Protein from Mung Bean Starch Processing Wastewater

        LIU Tingting, WU Yuying, QIN Yuting, ZHANG Yanro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tein from mung bean starch processing wastewate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tein was most soluble at 40 ℃ and pH 9. The highest water-holding capacity (up to 362.63%) was observed at 40 ℃ and the oil-holding capacity did not change signif i cantly between 150% and 170% with temperature. The emulsifying capacity, emulsion stability, foaming capacity and foam stability of the protein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its concentration. Electrophore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tein consisted of fi ve fractions of 62.5, 46.1, 27.0, 20.9 and 16.2 kD, respectively. The amino acid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otal amino acids and essential amino acids were 616.802 mg/g and 233.960 mg/g, respectively. Methionine was the first limiting amino acid. In additio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contained 39.68% α-helix, 20.13% β-sheet, 16.56% β-turn and 23.71% random coil. The range of characteristic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was determined as 220?360 ℃.

        mung bean starch; industrial wastewater; protein; characteristics

        10.7506/spkx1002-6630-201705017

        TS214.9

        A

        1002-6630(2017)05-0104-07

        劉婷婷, 吳玉瑩, 秦宇婷, 等. 綠豆淀粉工藝廢水中蛋白質(zhì)的功能性質(zhì)[J]. 食品科學, 2017, 38(5): 104-110. DOI:10.7506/ spkx1002-6630-201705017. http://www.spkx.net.cn

        LIU Tingting, WU Yuying, QIN Yuti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tein from mung bean starch processing wastewater[J]. Food Science, 2017, 38(5): 104-11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05017. http://www.spkx.net.cn

        2016-06-30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3BAD16B08);吉林省科研基金項目(20140520181JH)

        劉婷婷(1984—),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谷物食品科學與副產(chǎn)物高值化利用。E-mail:xcpyfzx@163.com

        *通信作者:張艷榮(1965—),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糧油植物蛋白工程與功能食品。E-mail:xcpyfzx@163.com

        猜你喜歡
        綠豆乳化淀粉
        從人工合成淀粉說開去
        小綠豆變身記
        科學大眾(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18
        乳化瀝青廠拌冷再生在陜西的應用
        石油瀝青(2019年3期)2019-07-16 08:48:22
        清熱解毒綠豆香
        華人時刊(2018年15期)2018-11-18 16:31:42
        綠豆
        啟蒙(3-7歲)(2018年8期)2018-08-13 09:31:06
        SBS改性瀝青的乳化及應用
        石油瀝青(2018年3期)2018-07-14 02:19:20
        簡析一種新型乳化瀝青的生產(chǎn)工藝
        中國公路(2017年17期)2017-11-09 02:25:42
        MMT/淀粉-g-PAA的制備及其對鉻(Ⅵ)的吸附
        綠豆成長記
        蕉藕淀粉與薯類淀粉特性對比研究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av麻豆不卡| 变态 另类 欧美 大码 日韩| 国产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亚洲一区不卡在线导航|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韩国视频| 免费av网站大全亚洲一区| 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国产乱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v色香蕉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久99精品免费|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白又丰满大屁股bbbbb|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77| 成人短篇在线视频夫妻刺激自拍 |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2020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加勒比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永永|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尤物 | 国产女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香蕉99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 蜜桃av夺取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无码视频在线网站 | 热久久这里只有| 亚洲中国美女精品久久久|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日本韩无专砖码高清| 国内色精品视频在线网址|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250p| 内射欧美老妇wbb| 综合网五月| 国产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