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代蕓
摘 要:中國的瓷器在世界上來說很有名,中國可以說是瓷器的發(fā)源地。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瓷器對泰國瓷器的影響不小,然而中國的瓷器是怎樣進入泰國,又對泰國的瓷器文化產(chǎn)生了怎樣深遠的影響呢?我們主要探討了中國的瓷器文化對泰國產(chǎn)生的一些影響,包括了日常生活及飲食、茶具、餐具、建筑和宗教等的影響。
關鍵詞:泰國;瓷器;中國瓷器;影響
[中圖分類號]:G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6--02
11世紀以后,中國陶瓷業(yè)開始逐步發(fā)展,漸漸開始繁榮。在我國的沿海一帶,尤其是東南部,因為當時政府才采取對外貿易政策,促進了陶瓷業(yè)的發(fā)展,陶瓷業(yè)的規(guī)模開始逐漸擴大,制瓷業(yè)的技術也開始進步,使中國當時的對外陶瓷輸出量迅速地增加。東南亞有是一個國家,其中在泰國、老撾、柬埔寨、緬甸和越南,這五個國家都發(fā)現(xiàn)了古代陶瓷生產(chǎn)中心的遺跡,這些遺跡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北部。
根據(jù)考古的結果顯示:在泰國,大多燒窯窯址位于泰國北部,可以表明泰國的瓷器主要制造于泰國北部,截至目前發(fā)現(xiàn)的窯址大約有83處,燒窯有200座。東漢時期大致是中國瓷器開始傳入泰國的時間,而從唐代開始,中國的瓷器才開始大量地傳入泰國,《漢書》中提到,當時的中國是將我們自己制作的瓷器當做對外交往的禮物送給了泰國。中國與泰國的瓷器交易數(shù)量龐大并且時間久遠,幾乎在泰國各部出土了大量的中國瓷器。根據(jù)調查顯示:泰國的瓷器史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史前時代(遠古—1257年)和歷史時代(1257—至今)。而中國瓷器的傳入對泰國的社會發(fā)展以及民生都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后來的泰國瓷器的制造和使用明顯來自中國瓷器的影響。
一、中國瓷器的傳入
1、中泰之間的友好
從古至今,中國和泰國兩國的歷史都非常的悠久,并且兩國有著長期的友好關系,交往甚為密切。這主要包含著兩個方面的陰虛:第一,中國云南的傣族和泰國的泰族,這兩個民族關系密切,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現(xiàn)代的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分布在中國的西南方。第二,泰國和中國的邦交關系歷史悠久。
明朝時期,泰中建立了友好關系,使節(jié)往來頻繁。據(jù)史料記載,明朝時期,泰國派遣使節(jié)來我朝進貢,我國的皇帝對來朝的使節(jié)非常友好,并給予他們特殊的照顧,賜給他們華麗的衣服和尊貴的地位。他們向我朝皇帝介紹了許多關于暹羅的民俗和民生,泰國的“暹羅”之稱則由中國的皇帝賜予。
明朝永樂年間、弘治皇帝時期、宣德皇帝時期,這個時期應該算是泰中關系發(fā)展最密切的時期,同時也是泰國向中國派遣使節(jié)進貢次數(shù)最多的時期。然而成化皇帝時期一年之后,泰國每六年才進貢一次,進貢的次數(shù)相對開始減少。
2、中泰瓷器交易
(1)唐宋時期
中國南方沿海地區(qū)是唐代海上對外貿易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地區(qū),在貿易交往中最重要的中國商品有絲綢、布匹、陶瓷等。自唐代以來,泰中商貿就很繁榮,在泰國各地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唐代瓷器。宋代,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qū)與泰國的通商很頻繁。泰國以他們的商品來交換中國的瓷器、絲綢、布匹等。
(2)元代
泰中國王之間就開始有往來是元代忽必烈遣使泰國以后,互送貢品。中國瓷器成為輸往泰國的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1372年,中國作出了規(guī)定,官方掌握了對外貿易的權利,但是在民間,私下里的商貿并沒有得到制止,依然在進行,泰國的很多地方都出現(xiàn)了中國元代的瓷器,中國的各種技術和工藝也因此傳播到了東南亞各國。
(3)明朝時期
明朝時期是中國瓷器發(fā)展最為發(fā)達的一個時期,官方貿易與民間貿易都蒸蒸日上,在明代,其中非常重要的貿易中心之一是阿玉他耶城,中國的瓷器成為了東南亞市場上非常重要的商品之一。阿玉他耶領域使用中國的瓷器較為普遍,
(4)清朝時期
清代初期,泰中兩國的關系仍然很友好,直到乾隆皇帝中期,泰中往來開始停頓下來。泰國皇室貴族使用的奢侈品,還有一般民眾使用的日用器具,都是來自中國出口的陶瓷,這些瓷器種類很多,比如,罐子、壇子等陶器,盤子、碗、杯子等瓷器。泰國海底考古專家沙揚·帕叻沙徹特先生在《從泰國灣打撈的商船對一世紀古專家的研究》的學術報告中談到,北大年、那空是貪瑪叻、帕塔耶等地都發(fā)現(xiàn)了中國歷代古瓷,包括明清時期的德化瓷等。[1]
二、泰國各領域受中國瓷器文化的影響
要想產(chǎn)生新的文化方式,就要使文化在對外傳播的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與一個地方本省的本土文化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讓文化在不同的地方煥發(fā)出新的光彩。新興的文化被漸漸地吸收和采納,融合到當?shù)匚幕?,成為當?shù)匚幕匾囊粋€部分。中國的瓷器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與泰國當?shù)氐娘嬍?、建筑、宗教信仰、社會習俗等方面互相融合,促進了瓷器文化在泰國社會中的發(fā)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闡述中國瓷器的傳播狀況,從而發(fā)現(xiàn)中國的瓷器文化是怎樣與泰國本土文化相融合并且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
1、日常生活和飲食
首先飲食是人類生活的基礎,飲食器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飲食文化。而泰國當?shù)氐娘嬍澄幕M程又與中國的瓷器傳入密不可分。
2、茶具
隨著華人的大規(guī)模移居,閩粵等地所盛行的功夫茶大約在16、17 世紀的時候傳播到了東南亞。泰國茶具自然也受到了中國茶具的影響。資料顯示,泰國國王拉瑪五世曾在宜興定燒了一批紫砂壺,壺底留有標志泰國定燒的印章,壺蓋和壺柄則刻有陶工的印章。拉瑪五世將這批瓷器贈送給了泰國的高僧,至今還有十幾件此類紫砂壺被收藏在一座寺廟里。[2]
在東南亞,華人開設的茶館是使用陶瓷茶具的主要群體之一?!板吡_本無茶,所用者華茶為大宗,印茶次之,以旅暹多閩粵人。所用之茶,亦多閩粵產(chǎn),盤古市上之中國茶店,觸目皆是?!盵3]可見,中國對泰國的茶具文化影響較為深遠。
3、餐具
由于中國瓷器有著獨特的做工和材質,作為飲食器具盛放食物和飲料,不易與食物發(fā)生化學反應,優(yōu)于其他材料所制的飲食器具,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以提升。因此,瓷質飲食器具受到了東南亞人的喜愛,泰國也不例外。這種瓷質的飲食器具逐漸成為了各地常用的一種新的飲食器具。
4、建筑
(1)建筑材料
十六世紀以前的建筑幾乎都是高腳屋,在地面和屋頂之前用木柱建立。用茅草搭在屋頂上,把竹片鋪在地上,墻壁上掛著草席。這種房屋雖然可以預防潮濕并且通風,但是卻不能長時間使用?!断藤e錄·暹羅》記載:“民樓居,上聯(lián)檳榔片或陶瓦覆蓋之,坐臥即于樓上?!盵4]如圖 1。
圖1暹羅人簡易的房屋
這種建筑在十六世紀以后開始漸漸改變,因為華人、西亞人和歐洲人開始來到東南亞,開始采用瓦磚結構的建筑。
(2)建筑裝飾
據(jù)資料顯示,在泰國,拉瑪一世所建的“庵瑪磷威尼彩”宮殿,雖然宮殿式樣依舊是泰國佛寺,但是建筑石料來自中國,宮門口大石獅也是中國石匠雕刻的,門頂上用碎瓷片嵌成龍騰鳳舞的瓷花是由潮州工匠鑲嵌的。另一所著名的鄭王寺,其壁面就是以色彩絢麗的中國陶瓷碎片和玻璃珠裝飾而成的。
三、瓷器紋樣的融合與影響
泰國進口了大量的中國瓷器,中國的瓷器上有豐富多樣的圖案,這對泰國瓷器的設計產(chǎn)生了一定的啟發(fā)。泰國社會所用的瓷器的紋樣主要分為了三種:典型中國紋樣、泰國紋樣、融合了中國和泰國藝術特點的紋樣。
一般泰國流行的中國紋樣主要包括了:十三樓紋、龍紋、風景紋和八仙紋。而泰國的紋樣主要是阿薩達吉祥紋,這種紋樣起源于婆羅門教,而當時的婆羅門教已融入佛教,它反映出了泰國的習俗文化。阿薩達吉祥紋是仿造了中國的紋樣,它將泰國的八吉祥繪制出來,變成了現(xiàn)今的紋樣。
四、結論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和泰國的瓷器交易時間比較久,并且瓷器交易的數(shù)量很龐大。自漢代開始,中國和泰國兩國間的貿易和發(fā)展頻繁,關系密切,四大時期兩國的瓷器來往貿易規(guī)模很大,并且蓬勃發(fā)展。
瓷器作為重要的商品和禮品對兩國的外交和經(jīng)貿有一定積極的影響。瓷器的貿易傳達著雙方對友好交往的美好愿望,中國瓷器對外傳入泰國,對泰國的經(jīng)濟貿易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
中國瓷器傳入泰國,對泰國而言,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的傳入。瓷器對泰國的生活產(chǎn)生了許多的積極作用,寺廟里的貢品、泰國皇室用于裝扮的飾品,甚至包括生活的用具等都受到了瓷器很大的影響。以瓷器作為載體的中國其他各方面文化的傳入對泰國社會的影響深遠,中國文化和泰國本土文化在此基礎上互相交融。
總之,中國瓷器的傳入,對泰國人的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都產(chǎn)生了影響,同時又促進了泰國的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
注釋:
[1]陳炎《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329頁.
[2]馮先銘《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出土的中國瓷器》.321-322頁.
[3]稽翥青.《中國與暹羅》.中外廣告社1934年版. 第101頁.
[4]轉陰自龔異波 《淺談佛教文化對泰國民族生活習俗的影響》,《南亞、東南亞語言文化研究》2003(3),253.
參考文獻:
[1]陳炎《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329頁.
[2]馮先銘《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出土的中國瓷器》.321-322頁.
[3]稽翥青.《中國與暹羅》.中外廣告社1934年版. 第101頁.
[4]轉陰自龔異波 《淺談佛教文化對泰國民族生活習俗的影響》,《南亞、東南亞語言文化研究》2003(3) ,253.
[5]方小金. 中國瓷器在泰國的傳播及其影響研究[D].廈門大學,2009.
[6]許婷婷. 11-19世紀中國陶瓷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及其影響[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3.
[7]田渝. 清代中國與暹羅的貿易[D].暨南大學,2004.
[8]冷東.中國瓷器在東南亞的傳播[J].東南亞縱橫.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