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洪波,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兼任中國《西游記》文化研究會學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水滸》學會常務(wù)理事、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從事中國小說與小說美學研究,出版《四百年〈西游記〉學術(shù)史》《英雄譜與英雄母題——〈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研究》《西游釋考錄》等專著,發(fā)表各類學術(shù)論文 60 余篇。
孫悟空那時候還不叫孫悟空,更別說什么威名赫赫的齊天大圣了,他只是花果山上一只從石頭縫兒里蹦出來的猴子,沒爹沒娘,野生野長。除了剛出生的時候眼睛里放出兩道金光成功地嚇到了天上的神仙們外,他就和普通的小猴子沒什么區(qū)別。他喜歡用尾巴掛在樹上蕩秋千,喜歡呼朋引伴地去林子深處采又大又甜的果子,還喜歡在綠草地上滾來滾去,相互打鬧嬉戲,實在無聊了就去捉個蜜蜂,捕只蝴蝶,嚇嚇樹上棲息的鳥兒……
后來,石猴輕輕松松在猴群里脫穎而出,成了花果山的老大。當了猴王,成了洞主,按理說應(yīng)該是從此過上了更加瀟灑自在的生活,可是近來他卻一直悶悶不樂,時不時還唉聲嘆氣。怎么回事呢?原來,前段時間猴群里年紀最大的猴爺爺去世了,這位須發(fā)都白了的猴爺爺活了很久很久,他肚里總裝著一籮筐的故事,猴孫兒們可愛聽他講各種奇聞趣事了。現(xiàn)在他去世了,猴王意識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有一天他也會像猴爺爺那樣死去。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難怪,他從石頭里蹦出來,以為生命像天地山川一樣, 雖然有變化但是不會消失,哪里想到原來所有生命都會有死亡的那一天。死亡就意味著再也不能自由地在林間嬉戲,大口吃甘甜多汁的果子,在陽光下舒舒服服地打盹、伸懶腰,猴子怎么能不唉聲嘆氣呢?
石猴畢竟不是一只普通的猴子,很快他就有了主意。他召集水簾洞的猴子們,宣布了一條爆炸性的消息——他要去學長生不老之術(shù)!
果不其然,猴群里一下炸開了鍋,一個個抓耳撓腮的,不知道大王怎么會冒出這么個想法。大家雖然曾經(jīng)聽猴爺爺講過傳說中不生不滅、可以躲過六道輪回的神仙,可天地茫茫,到哪里去找神仙呢?更別說還要拜師學藝,這簡直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呀。
然而猴王還是坐著簡陋的木筏,趁著起風的時候,出發(fā)了。
一轉(zhuǎn)眼,猴子在海上已經(jīng)漂了很多天,剛開始的興奮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帶的果子和蜂蜜也吃完了。虛弱的他暈乎乎地趴在木筏上,也不知道自己到了哪兒,只好隨著海浪起伏前進。[目][蒙][目][龍]中,他好像回到了綠樹成蔭、鮮花滿地的花果山,他正帶領(lǐng)著猴子們在林間自由自在地玩耍,日子過得好不快活。一想到這,猴子就忍不住抱怨自己干嗎來受這個苦,可又轉(zhuǎn)念一想,要是就這么在花果山度過一生,然后等閻王來終結(jié)他的生命,就太不是他天不怕地不怕的石猴了。
后來,猴王來到了一塊陸地,四處求仙問道,始終一無所獲。就這么過了八九年,他竟學了不少人的習性,看上去越來越像個人了。他再次乘著木筏出海,一路向西駛?cè)ァ?/p>
一日,猴王來到一座大山腳下,那山間云霧繚繞,樹木也格外蔥郁。到了山腰,只見有一座十分古老的洞府,大門緊閉著,旁邊石頭上刻了“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幾個字。他心想,這三星洞會不會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呢?待要上前敲門的時候,只聽見大門“吱呀”一聲緩緩打開了,里面走出來一個童子,長得清新俊秀、超凡脫俗。他徑直對著前面的空氣說道:“你來了,師父等你很久了,進來吧?!笔锞妥哌M了大門。
進了大門,猴子才發(fā)現(xiàn)這洞里面別有一番天地,不但隨處可以看到深閣瓊樓、參天古樹,以及其間悠然漫步的白鶴,還可以看到一個個仙童或練習法術(shù),或靜坐修習。這里真是比自家水簾洞還要好上許多倍。在繞過一段幽靜的小路之后,童子將猴子帶到了瑤臺底下,只見有一個白胡子白頭發(fā)的老爺爺端坐在上面。見了猴子,老爺爺問道:“你從哪里來,來此想要做什么?”猴子連忙下跪磕頭說:“弟子來自花果山水簾洞,想要跟仙人學長生不老之術(shù)。”老爺爺笑了,他說:“你個猴猻,膽子倒真不小,一路穿山渡海而來,想必受了不少磨難,不過既然你能來到這里,我便認你做徒兒,至于學不學得到你心中所想的,那就看你造化了?!?/p>
猴子聽了,連連點頭說好。想到自己無父無母,沒名沒姓,他又求師父賜他一個姓名。老爺爺稍微沉思了會,說:“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有了人形,也懂了些人禮,不如就把那‘猻字的左邊去掉,就姓‘孫吧,按輩分你是‘悟字一輩,所以叫你‘孫悟空如何?”猴子聽了,連著念了三聲,然后高興地不住點頭說:“好名字好名字,從此我就是‘孫悟空了!”
可說來奇怪,自打?qū)O悟空拜了師,老爺爺?shù)共辉趺床撬?,更別說教他學習長生之術(shù),只是師兄們天天讓他讀書寫字,不然就是上山砍柴。除此之外,他閑下來的時候就跟在師兄們后面觀摩學習,也學會了些皮毛。
一天,老爺爺在瑤臺講課,孫悟空在一邊聽著。老爺爺講到一半忽然停了下來,轉(zhuǎn)過頭來問孫悟空:“悟空,你來這里已經(jīng)七年了,經(jīng)過這七年現(xiàn)在你想學什么?”孫悟空一聽,立刻跪下叩頭:“弟子只想學長生不老之術(shù),希望師父成全。”老爺爺聽了這話臉色一變,生氣地站了起來,走到孫悟空跟前說:“你這猴子,七年不改執(zhí)念,學長生之術(shù)豈是那么簡單的事情?!闭f完,還用手在悟空后腦勺上敲了三下以示懲戒。
孫悟空被訓(xùn)了,倒也不生氣不難過,只是回去繼續(xù)干活做事。等夜里師兄們都睡著了以后,他卻翻身起來,徑直走到師父的房前,繞到后門,果然,門是虛掩的。孫悟空推門而入,見師父正在打坐,他便靜靜站著等候。過了好久,師父終于睜開了眼,“悟空,你來我這里做什么?”師父故意問道?!皫煾改裉烨昧宋液竽X勺三下,弟子猜想您是讓我三更從后門進來。”老爺爺聽了,微笑著點了點頭說:“經(jīng)過這么多年,也吃了不少苦頭,可你依舊沒有放棄當初的念頭,為師再也沒有什么理由阻攔你了?!?/p>
從此,每天晚上孫悟空都會在三更的時候前來學習法術(shù),不到半年的時間,他已經(jīng)學會七十二般變化。師父還送了他筋斗云,一個跟頭能翻十萬八千里。最重要的是,他還學到了最想學的長生之術(shù)。不過師父告誡悟空,說世上沒有永遠的長生之術(shù),就算是仙人也要歷劫而生,只有躲過大劫之后,才能免于一死,否則仍然會灰飛煙滅。
孫悟空正式學成的那一天,師父告訴他,既然他已經(jīng)完成心中多年的夙愿,那現(xiàn)在應(yīng)該下山了。孫悟空聽了,慌忙跪下說:“弟子尚未報答師父,怎么能學成就離去?!笨蓭煾竻s十分平靜地說:“你我?guī)熗降木壏忠呀?jīng)盡了,留下來也沒有什么用,走吧,記住以后無論發(fā)生什么,都不許同任何人說起你是我的弟子,否則你這一身的本事和你的性命,我都得收回來。”孫悟空見師父這樣堅決,知道自己留不住了,便磕了幾個響頭,淚眼汪汪地下山去了。
若干年后,孫悟空成了震動三界的齊天大圣,誰也不知道當初那個目放金光的石猴是如何學得一身高強本領(lǐng),把天地都差點攪翻了,而他也始終信守著對師父的承諾,只是當他偷偷回三星洞探望時,發(fā)現(xiàn)那里已經(jīng)是荒蕪一片,再也沒有半點記憶里的痕跡了。
竺教授啟發(fā)作文:
如果問小朋友《西游記》中你們最喜歡的人物是誰,很多人會回答喜歡孫悟空。一是他本領(lǐng)高強,不僅會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斗可以翻十萬八千里,還有一根超級厲害的如意金箍棒;加上他嫉惡如仇,一路上斬妖除魔,為唐僧成功取經(jīng)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小朋友們知不知道,孫悟空這樣一個從石頭縫兒里蹦出來的猴子是如何擁有了這一身本事的呢?如果你讀過悟空學藝的故事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孫悟空一開始也是一只很普通的小猴子,為了長生不死——可以理解成為一種理想而去學藝,并且吃了非常非常多的苦,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他不僅學得了一身本領(lǐng),也極大地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希望各位小朋友也可以在孫悟空學藝之路中受到一些啟發(fā),然后對我們的齊天大圣有更深的了解。在寫作文方面,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發(fā)呢?做一件事情很少有一帆風順的,我們把實現(xiàn)它的過程中的艱難險阻寫出來,故事也就曲折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