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從“微寫作”入手,降低寫作的難度,以小帶大,開展多樣化的語言表達的實踐活動,由小片段到大作文;從生活入手,激發(fā)興趣,讀寫結合,即時訓練,逐漸積累學生的認知與感受,提高寫作教學效率,進而促使學生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實踐證明,這是一種提高高中生寫作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好方法。
一、沉重低效——寫作教學之困境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主要任務,從宏觀上來說,就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從微觀上來說,落實為具體的語文教學行為,是以讀寫結合為主的寫作教學就是日常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與提高。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我們探尋高效語文教學的終極之道。
但是,長期以來,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難點?,F(xiàn)實中的高中寫作教學,主要的教學目的卻是高考作文的教學。當教學目的單純是為了應試的高考作文時,必然會走向教學形式上的僵化,挫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可能就會失掉寫作的情感與靈魂。
二、探尋新路——微寫作教學之道法
在讀寫教學中,改變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單就寫作教學而言,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我要寫”的欲望,營造開放多樣的交流語境,在各種活動中寫作,在寫作實踐中學習表達。個性地表達,更易于做到“我手寫我心”。而且,在當今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可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教學手段,改變傳統(tǒng)寫作教學的單一模式,視聽結合,創(chuàng)設情境,用“微寫作”的教學方式,降低整篇寫作的難度,提高學生寫作成就感。
作為訓練方式的“微寫作”,是用較少的字數(shù)(或一段一節(jié)的小篇幅),表現(xiàn)生活中的一個斷面;說明事物的一個方面;就某事某現(xiàn)象談一點看法。微寫作的方式有很多種,大體說來,如寫作技法指導的分解指導與訓練,5-10分鐘的“微課”,寫微信,發(fā)表微博,論壇留言,寫短評,寫感言,寫致辭,視頻觀后感,片段仿寫,接龍寫作,習作批改、評價等等。這種微型的寫作練習的主導思想是:從局部著眼,培養(yǎng)學生的“眼力”和“手力”,讓他們用自己的筆隨時寫下“眼見”、“耳聞”,從小處著手,逐步提高,過渡到構思整篇作文的過程。
三、微寫大作——微寫作教學之技法
實際教學中,微寫作的具體操作,分類闡述如下:
1.依文仿寫,分類訓練。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開端。仿寫體現(xiàn)了讀與寫的直接結合。在寫作上,既可仿內容,也可仿寫法。例如寫人,又可分為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專項訓練。分類專項訓練目的性強、學生注意力較集中,且寫的字數(shù)少,一般150—200字即可,一次訓練只需10至15分鐘便可完成。這樣,教學目標容易實現(xiàn),從而使教學內容一點一點突破。在仿寫的同時,鼓勵學生放膽去寫,在內容、立意、結構和技巧上,都力求突破,既要練好基本功,扎實流暢地表達,提高作文得分,又要有創(chuàng)新、個性化地表達。
2.多樣訓練,微寫大作。微寫作訓練還可以結合以下幾種訓練形式配合進行,豐富知識儲備,錘煉思維,陶冶情操,全面提升人文底蘊。
寫微博。微博如同日記,內容廣泛,學習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可以作為微博的內容,且形式自由。寫微博,既能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又能提高自己的書面表達能力。
寫書評、影(視)評、時評,寫網絡論壇留言、跟帖,建班級網頁,活動計劃書等等??磿?、看電影(電視),難免會對書(影、視)中的情節(jié)、人物或作者的表現(xiàn)方法發(fā)表議論,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生百態(tài)、社會新聞、國家大事往往會引發(fā)思考,撥動心弦。
口頭作文。如課前演講,辯論賽,小組討論發(fā)言等等。這種訓練的目的在于給學生提供口頭表達機會,彌補筆頭練習的不足,增強作文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中給予有效引導,排除學生的畏難情緒,鼓勵動筆,由三言兩語,輔以章法點撥,積微成著,直至學生能夠長篇大作。微寫大作,積微成著,訓練不是最終目的,全面提高學生讀寫素養(yǎng)才是寫作教學的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