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仰臣
【精彩導引】
畫家作畫之前,首先要設計本幅作品的布局;雕塑家在拿起刻刀前,也要圍著大石頭轉上幾圈,設計好雕塑的藍圖。同樣,我們寫文章時在確定了主題選好了材料之后,也要重視對文章結構的統(tǒng)籌與布局,使主題有寄托之處,讓材料有依附之所,從而以熠熠的光輝吸引評卷老師的目光,最終讓你的文章脫穎而出。誠如清代曾國藩所說:“謀篇布勢,是一段最大的功夫……布局須有千巖萬壑、重巒疊嶂之觀,不可一覽而盡?!?/p>
【技法導航】
下面,我們介紹幾種讓“鳳頭、豬肚、豹尾”大放異彩的方法,供你參考。
一、扮靚鳳頭,精雕細琢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蔽恼掠幸粋€亮麗的“鳳頭”,能讓讀者一見鐘情,吸引他們繼續(xù)讀下去,最終得到很好的評價甚至打出高分?!傍P頭”方式,豐富多樣——或開門見山,揭示全文主題;或描寫環(huán)境,渲染氣氛;或巧設排比,加強氣勢;或設置懸念,引人入勝;或抒發(fā)感情,渲染氣氛;或倒敘開頭,扣人心弦……請看下面兩例:
①讀書收獲理論知識,實踐收獲萬物真知,讀書和實踐結合起來才能收獲成功,收獲更完美的人生——題記(2016年北京卷中考滿分作文《讀書·實踐·收獲》)
②看到“貼心”這兩個字,記憶就開始播放我們兄妹倆的故事的幻燈片。(2016年安徽卷中考滿分作文《你是我最貼心的人》)
例①采用題記形式,開門見山,提出論點,一目了然。例②落筆點題,自然引起下文,用抒情筆調將讀者帶進了一個充滿親情的世界。
二、豬肚承頭,精心布局
工匠造房蓋屋,先要籌劃“何處建廳,何方開戶”等等,胸中有了構圖,方能運斤揮斧,正式開工。同樣,我們在充實文章“豬肚”的內容時,要考慮采用恰當?shù)慕Y構形式,以期得到贏取高分的機會。
1.總分相映,圓合之美
即文章開頭總起,引領全文;接著具體分述,延展內容;結尾收束總結,呼應文首,有一種圓合之美。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是主題明確,分述到位,綱目清晰,使文章顯得有頭有尾,結構完整。無論是文章的整體結構中,還是在某些自然段中,都可以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進行安排,可以先總后分,也可以先分后總。例如2016年重慶卷中考滿分作文《挫折是一種營養(yǎng)》,開頭先用一組排比句詮釋了挫折的含義,總起全文:
挫折是一種營養(yǎng),飽含鈣質,讓我們茁壯成長;挫折是一種營養(yǎng),飽含動力,讓我們學會堅強;挫折是一種營養(yǎng),飽含活力,讓我們昂揚向上。
中間詳略有致地敘述了“我”又一次考試失利后,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挫敗感。但是,“我”卻在暴雨洗禮后折斷的樹杈間發(fā)現(xiàn)了新生的綠葉,從而生發(fā)感慨,最后抒發(fā)感悟:
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失敗不可避免,讓我們汲取挫折的營養(yǎng),把挫折看成人生前進的墊腳石,讓我們振作起來,去迎接明天的太陽吧!
結尾呼應開頭,議論風生,呈現(xiàn)圓合之美。
2.并列組合,整齊之美
文章的主體部分,用不同的幾件事表現(xiàn)同一個主題,或同一個話題中不同的幾個方面。這幾個段落或部分之間屬于平行、并列關系,并常常構成排比段,分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詮釋或論證中心主題,不僅可以增強語言氣勢,更能集中地表達某種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造成結構形式的整齊美,增強文章的藝術美。例如2016年嘉興卷中考滿分作文《靜下心來》,開頭引用古語“欲速則不達”領起下文,中間部分的2至4段采用并列結構,運用三個中心句“靜下心來,需要的是堅持”“靜下心來,需要的是承受”“靜下心來,需要的是決心”領起三個自然段,結構清晰勻稱,讓人一目了然。請看其中的一段:
靜下心來,需要的是堅持。他的目標很遠大,理想比天高。為了成就自我,他夜以繼日地練字,不斷地鉆研前人留下的墨寶。由于臨池而書,他家附近的池塘被墨染成了黑色。他不斷練習,折斷的筆頭堆成了小丘;他不斷練習,輕薄的宣紙塞滿了臥室。他廢寢忘食,書法就是他的精神食糧。他靜下心來,放慢腳步,專注書法,最終獲得了“書圣”的美譽,寫出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我們能否像他一樣靜下心來,放慢腳步,這般堅持?
語段首句提出分論點,然后用王羲之不斷練習書法而最終獲得成功的事例,論證了分論點,從“堅持”這個角度論述了中心論點“靜下心來,放慢腳步,我們才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諦,到達成功的彼岸”,說服力很強。
3.時空轉換,縱深之美
抓住時空的變化,以時間的推移或地點的轉換安排文章的結構層次。行文中將貫穿全文的時序或方位的詞語,特別地突顯出來,有利于表現(xiàn)所寫事物在不同時期的狀況,突出其發(fā)展性,有層層遞進的波瀾之美。例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僅看題目中的“從……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所寫之人、所敘之事是以地點的轉移組織材料,寫出人物的見聞和感受的。又如2016年天津卷中考滿分作文《值得珍藏的單車》,結構上可謂匠心獨運。文章中間部分,用表示時間的詞語“孩提時代”“步入小學”“時至今日”,串聯(lián)起“我”成長的三個不同階段,深情回憶了媽媽的單車一直陪伴著“我”的經歷。三者既有遞進關系,又逐漸升華了情感,清晰地表達了媽媽給予“我”的深沉的愛,于平淡中出新奇,于結構上見精巧。請欣賞精彩片段:
升入初中,媽媽的單車依然陪伴著我。媽媽的腳步逐漸力不從心,蹬車的速度也明顯慢了下來,但她仍舊堅持騎單車接送我上下學。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我提出買輛單車和她同行,她雖一百個不情愿,但最終還是拗不過我的軟磨硬泡。那之后,我們每天騎車并肩而行。我知道,正值青春期的我在媽媽面前經常表現(xiàn)得很叛逆,但我有時也渴望能和她平等交談,像朋友那般分擔她前行的重量。
那盛滿母愛的單車,架起了一座溝通母子二人心靈的橋梁,也見證了“我”的成長,字里行間流露出真情實感,令人動容。
4.前后對照,映襯之美
即是將兩個相反或矛盾的事例或同一事情的不同兩面并舉出來,將真與假、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等對立的兩方面相互比較,使對立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本質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徹;或者使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相得益彰,表現(xiàn)出作者鮮明的情感傾向,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增強文章的藝術感染力。例如2016年廣東卷中考滿分作文《我真想打開那扇窗》,先是回憶往日窗內熱鬧團圓的場景:
我記得從前每年回家的時候,窗戶下的餐桌旁,總是圍著一家人,其樂融融。打開窗戶,菜肴的香味便四溢開來。家的味道,更深了。
曾經,那一桌人有說有笑,談天說地。每個人都充滿了幸福感,連身后的梧桐樹都笑了……
往日,一家人圍在餐桌旁,有說有笑,溢出幸福的味道,呈現(xiàn)出一幅其樂融融、熱鬧團圓的場景。接下來,作者描述了現(xiàn)在冷清的場景:
我用力推開窗戶,它只是“吱呀”了一聲,便不再有動靜。我打不開它了,許是太老舊了吧!也是,這張桌上的那一群人,現(xiàn)已分散各地,數(shù)年不曾回來。雖是親戚,我卻已記不清他們的面容了。
走出門,繞到圓桌前,桌面上早已落滿厚厚的灰塵,還散落著片片枯葉。抬頭,發(fā)現(xiàn)梧桐已是蒼顏老者,干枯的枝條上,立著一些稀疏的黃葉。轉身,我看見,窗戶,更老了……
現(xiàn)在冷清的場景,既有物是人非的冷清,又有人去屋空的傷感。將今昔進行鮮明對比,抒發(fā)了作者對打開那扇窗的渴望,表達對幸福團圓的向往,感情真摯強烈。
5. 分列標題,勻稱之美
架構文章時恰當?shù)剡\用小標題,能使文章線索清楚、層次明晰,且呈現(xiàn)勻稱醒目的外在結構之美,使文面賞心悅目,容易引起讀者的關注。例如2016年鹽城卷中考滿分作文《有那樣一抹色彩》,開頭巧作對比,引領下文。中間部分用三個小標題串聯(lián)全文——“那抹純潔的藍”“那抹清新的綠”“那抹溫暖的黃”,每個小標題都扣住一種色彩,各用一個詞概括其特征,與題目相呼應。從內容上看,作者將鄉(xiāng)村的色彩與城市的色彩進行了比較,用城市天空的“灰暗迷蒙”,烘托鄉(xiāng)村天空“藍得純粹”;用城市的“灰綠”,烘托鄉(xiāng)村植物“綠得清新”;用城市里“像被烘烤著一般”的“炙熱”,烘托鄉(xiāng)村昏黃色陽光的“溫暖”,讓讀者感同身受。篇末用議論收束全文,畫龍點睛。
6.一線穿珠,神聚之美
面對猶如一顆顆珍珠的作文素材,如果選擇一條線索將其貫穿起來,就可以使文章內容集中,脈絡清晰,形成一個嚴密連貫的整體。一般來說,有這樣幾種常見的線索,如以景或物為線索,以人或事為線索,以思想感情為線索,游記文中又常以游蹤為線索。例如2016年蘇州卷中考滿分作文《東風為我來》,“菖蒲”是文章情感表達的線索,先是敘述奶奶為“我”掛菖蒲,“我”覺得菖蒲“一點兒也不招人喜歡”;接著又說奶奶送“我”菖蒲枕希望“我”平安多福,所以“我總是忍不住再看一眼滿河的菖蒲”;最后,“我”希望夢見大片的菖蒲。全文以菖蒲為載體,借物抒情,表現(xiàn)“我”對奶奶的思念和祝福,令人心動。又如賈平凹《泉》的片段:
我老家的門前,有棵老槐樹,在一個風雨夜里,被雷攔腰折斷了,又裂開四塊,只有鋸下來,劈成木柴燒罷了。我聽了,很傷感……
如今,以老槐慰藉的回憶再也不能做了,留給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樹樁了嗎?我再也硬不起心腸看這一場滄桑的殘酷,蘊藏著一腔對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淚水流下來了……
忽然,小兒驚叫起來,“你瞧,這樹樁不是一口泉嗎?”……“泉!生命的泉!”我激動起來了,緊緊握住了我的小兒,想這大千世界,竟有這么多出奇,原來一棵樹便是一條豎起的河,雷電可以擊折河身,卻毀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動,永不枯竭,那縱橫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該是那一條一道的水源了!
聽到老槐樹死的消息,作者傷感;看到老槐樹被劈成碎片,作者痛心;“小兒”發(fā)現(xiàn)了樹樁是一口“泉”,作者激動、喜悅。
三、豹尾有力,精心打造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還應該精心打造一個響亮的“豹尾”,令讀者猶如咀嚼甘果,余味無窮?;蜃湔嘛@志,點明主旨;或呼應開頭,渾然一體;或順其自然,收束全文;或抒情議論,激發(fā)共鳴。例如2016年北京卷中考滿分作文《奇妙的實驗室》的結尾:
3D虛擬現(xiàn)實的校園實驗室讓我有了一次目睹水滴石穿的奇妙旅程,它在為我?guī)聿灰粯拥囊曈X享受的同時,還啟發(fā)了我——做人可不能像大石頭那樣自大,否則絕沒有好下場!做事一定要像小水滴那樣專心致志,堅持不懈,久而久之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考生在呈現(xiàn)水滴石穿的場景的基礎上,結尾揭示了故事所蘊涵的道理,有畫龍點睛之效,也深化了文章主旨。又如2016年陜西卷中考滿分作文《為我心中的那片?!返慕Y尾:
在今后的道路上,縱然山重水復、荊棘密布,我也步履堅定,我要去追尋我的主持夢,因為“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
文章結尾巧妙引用王家新的詩句,呼應開頭,反復詠嘆,表達了“我”的真切感受并點題,增強了表達效果,有畫龍點睛之妙。
當然,文無定法,結構亦然。只要同學們平時多讀書,多借鑒,多練習,將多彩多姿的結構形式與相應的作文內容巧妙結合起來,就能使我們的作文別有情趣,美不勝收。
【實戰(zhàn)演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長的歷程中,你一定經歷過這樣或那樣的事情,讓你難忘,讓你幸福,讓你激動,讓你興奮……這些事情珍藏在你的心底,給你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珍藏的記憶”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寫作點撥】
首先,我們必須認真研讀材料,準確把握其內涵,據(jù)此確定中心話題“珍藏的記憶”。那么,如何寫好這篇命題作文呢?
1.尋找新米好下鍋
在成長的歷程中,相信你擁有許多美好的回憶,比如親人的重逢,獲得成功的時刻,誤會冰釋后的擁抱,等等,讓記憶中這些最動人的事情進入我們的視線,便有機會在我們的字里行間跳動了。
2.構思靈動活結構
優(yōu)秀的作文應該體現(xiàn)出科學嚴謹?shù)臉嬎技记?,清晰流暢的寫作思路??梢缘箶㈤_頭,引出回憶。在展開回憶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對比式、并列式、層進式、小標題等結構方法,或采用欲揚先抑之法行文,但要注意過渡,銜接要自然。結尾時跳出對往事的回憶,回到現(xiàn)實并抒寫自己的感悟,呼應開頭,使之渾然一體。
(作者單位:安徽省界首市顧集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