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瑞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廣播編輯記者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而廣播電臺想要真正做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以此實現(xiàn)自身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廣播編輯記者自身工作特性、工作內容出現(xiàn)的多方面變化必須受到重視,只有結合重視落實的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記者轉型策略,才能夠實現(xiàn)自身最大效用發(fā)揮。
為了較高質量完成本文研究,我們首先需要明晰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記者轉型的必要性。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得益于我國科技水平的快速發(fā)展,計算機、智能手機實現(xiàn)的廣泛普及也在其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廣播電臺由此受到的各類沖擊也必須得到我們重視。傳統(tǒng)媒體在全媒體時代影響下發(fā)生了較為直觀轉變,這種轉變在廣播電臺中也有著較為直觀展示,不過這里的轉變不單單是稿件編寫與工作模式發(fā)生變化,節(jié)目主持與傳統(tǒng)媒體間存在的千差萬別般變化才是一切的核心,而對于這一核心的把握直接關系著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臺編輯能否滿足電臺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1]。
簡單了解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記者轉型的必要性后,筆者還將在下文中就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記者轉型的策略展開深入分析,希望由此能夠為相關廣播電臺及相關工作人員帶來一定啟發(fā)。
想要真正實現(xiàn)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記者轉型,輿論導向控制策略必須得到落實,這一策略實質上是為了保證廣播編輯記者較好應對全媒體時代可能帶來的政治風險。為此筆者建議相關廣播編輯記者強化自身對于政治風險的認識,為了避免廣播編輯記者被全媒體時代海量信息中價值觀錯誤的信息影響,并向公眾傳達正確的價值觀,信息爆炸所帶來的各類政治風險也必須得到重視。例如,在廣播編輯記者新聞的選擇中,相關記者就必須盡量選擇能夠傳遞正能量的新聞事件,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想傳達積極向上、有道理、有思想、有文化的新聞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輿論導向控制策略應用中,虛假信息的杜絕、信息傳播質量的優(yōu)化也必須得到重視,只有這樣廣播電臺在全媒體時代的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xiàn)才能夠得到更為有力的支持。
除了輿論導向控制策略外,臺前幕后工作雙管齊下策略也必須得到廣播編輯記者的重視,這一策略實質上是指廣播編輯記者對于新聞評論與觀點新聞的把握。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評論與觀點新聞這一現(xiàn)代媒體服務轉型的典型形式日漸受到民眾推崇,但想要保證新聞評論與觀點新聞真正實現(xiàn)客觀評價,并同時避免輿論隱患的出現(xiàn),廣播編輯記者就必須將單一的幕后工作延時至臺前,由此實現(xiàn)的廣播節(jié)目全過程參與,才能夠最大程度上抵消廣播電臺對熱門新聞快速播報及評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廣播節(jié)目的形式由此也將更好滿足聽眾需求。例如,在具體的熱門新聞報道中,廣播新聞編輯記者就可以進行熱點新聞的即興點評,而由此提供的另一個角度新聞視角就能夠在保證新聞客觀性的同時,更好為聽眾提供其所關心的主題,不過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廣播新聞編輯本身具備較為完善的知識結構、正確的價值觀、嚴格遵循的不偏離主題原則[2]。
全媒體時代下新老媒體不斷進行相互間的融合與滲透,這對于廣播電臺來說不啻于一場歷史性的變革,而為了保證這一變革能夠得以較好應對,廣播編輯記者的轉型就必須得到高度重視,通過這種重視實現(xiàn)廣播編輯記者自身綜合素質的強化,廣播電臺的轉型與發(fā)展就將獲得更為有力支持。具體來說,廣播新聞編輯需要掌握信息采集與信息編輯技術,并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與道德涵養(yǎng),只有這樣新聞信息的加工與整理才能夠更好滿足廣播電臺需求,相關新聞的輿論傳播尺度把握也將獲得更為有力支持。
除了上述幾方面外,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同樣需要引起重視,這里的創(chuàng)新主要集中在相關新聞信息的內容及表現(xiàn)方式領域,這對于公眾更為深入了解事件真相,廣播電臺品牌價值的提升也將帶來較為積極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便利的信息技術支持下,因惡性競爭引發(fā)的抄襲事件極為常見,這對于廣播電臺的發(fā)展就帶來了較為負面影響,為了最大程度上應對這類抄襲,廣播電臺必須拒絕編輯記者應用抄襲、模仿等手段,這樣才能夠保證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記者策劃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真正得以提升。
基于本文研究,我們能夠較為直觀發(fā)現(xiàn)廣播編輯記者轉型對于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臺的重要性。而考慮到本文論述的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轉型策略,已經在一些廣播電臺投入應用并取得了不俗效果。由此,筆者建議相關廣播電臺應用本文研究得出的相關策略,這樣其自身在全媒體時代的發(fā)展就將獲得一定保障。
[1]朱劍劍.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臺編輯如何轉型[J].西部廣播電視,2016,23:170.
[2]邱彥濤.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記者該如何轉型[J].視聽,2017,0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