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云+李玉龍+王成勇
摘 要:格爾木市萬保溝金礦賦存于上元古界萬保溝群碎屑巖組,區(qū)內斷裂構造為其容礦、運礦提供了條件。文章就青海省格爾木市萬保溝金礦的地質特征及成因進行闡述分析。
關鍵詞:青海?。蝗f保溝;金礦;地質特征;成因
青海省格爾木市萬保溝金礦處于多期構造活動的中央隆起帶,在構造活動和疊加作用的影響下,形成了主要的構造帶,對該地區(qū)中的巖漿巖分布、地層以及成礦等能夠進行有效的控制。
1 地質
1.1 地層
格爾木市萬保溝金礦礦區(qū)屬于東昆侖地層區(qū),地層各群、組間等主要是斷層接觸,產出呈現(xiàn)斷塊,地層的走向朝向東西。
格爾木市萬保溝的金礦存在于上元古界萬保溝群上碎屑巖組,巖性主要分為變砂巖、淺灰-灰白色灰?guī)r、淺灰綠色板巖等。[1]變砂巖、板巖是局部破碎的,片理發(fā)育,同時發(fā)育有碳酸鹽化、綠泥石化等,局部地區(qū)也發(fā)育有褐鐵礦化、黃鐵礦化。礦區(qū)中的金異常主要表現(xiàn)在碎屑巖組中。
變砂巖,變余砂屑主要是石英、還有長石、巖屑,此外還有白云母、重礦物電氣石、磷灰石等。粒徑主要是中細粒的。在片理化和重結晶的影響下,碎屑的形狀是不規(guī)則的,定向排列。變余膠結物中碎屑的含量變化是比較大的。巖石的主要種類有片理化中細粒巖屑質石英砂巖、千枚狀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等。
板巖,構成成分主要有長石、絹云母和石英粉砂碎屑,此外還有數(shù)量比較少的黑、白云母。
1.2 巖漿巖
該礦區(qū)中巖漿巖的活動是比較強的,在AS10、AS12兩個異常區(qū)東北西南兩邊被燕山期斑狀花崗巖體侵入,有長方形的巖基,呈現(xiàn)290°的延伸,侵入到上元古界萬保溝群巖組中,在礦區(qū)中占有9成以上的面積。
1.3 構造
礦區(qū)斷裂構造較發(fā)育,主要以東西方向進行延伸,此外,南北、東北以及西北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產出。斷裂的性質主要是壓扭性,其次是平移斷層,表現(xiàn)在不同方向上,但是大部分都是逆沖斷層。在構造的擠壓下巖石出現(xiàn)破碎,蝕變比較強烈,片理發(fā)育,進而出現(xiàn)寬窄不同的蝕變帶,在該位置是很容易找礦、儲礦的。
2 礦體特點
2.1 基本特點
礦區(qū)中AS10號水系沉積物異常西部,通過探槽,確定金礦體,產地主要在萬保溝群淺灰-灰色板巖中的蝕變破碎帶。[2]在礦區(qū)的施工探槽中,總體上沒有獲得好的見礦效果,但是在確定的礦體中也發(fā)現(xiàn)了銅、金礦體。
銅礦化體含礦巖性主要是淺灰色石灰?guī)r中的淺灰白色石英脈,沿著走向逐漸變細薄,礦化比較弱。礦石礦物在石英脈裂隙的分布不夠均勻,并且在巖石的其他位置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有硫化物的石英脈,可以將其作為找礦的依據(jù)。
金礦化體含礦巖性產于萬保溝群泥鈣質板巖破碎蝕變帶中,呈褐黃色。礦化體的厚度約為1.5米,長度不確定。在進一步探究中金礦品位逐步提升,可以推斷出礦體的品位的深度將逐漸擴大。蝕變的種類主要分為黃鐵礦化、絹云母化、褐鐵礦化等,其中只有褐鐵礦化比較強。
2.2 礦物結構
在野外觀察和室內鑒定的共同作用下,銅礦石中的金屬礦物主要是黃鐵礦和黃銅礦,此外還有藍銅礦、磁鐵礦。其中的主要有益組份是銅,此外還有鐵。破碎帶的金礦石中將自然金作為主要內容,脈石礦物主要是石英和方解石。
金屬礦物:黃鐵礦、黃銅礦、磁鐵礦。黃鐵礦是淡黃色的,有自然粒狀,此外還有粒狀輪廓晶形,呈條帶狀、集合體狀存在于礦石裂隙和方解石晶體中。黃銅礦是黃色,呈現(xiàn)出他形粒狀和不規(guī)則粒狀晶體,與黃鐵礦是緊密連在一起的,與黃鐵礦顆粒相圍繞,以集合體的方式呈現(xiàn),局部位置分布并不均勻,主要是細粒。磁鐵礦是灰色的,并且其中帶有淡棕色,呈他形粒狀,主要是通過集合體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的,存在于脈石礦物中。
脈石礦物:主要是石英和方解石,是不規(guī)則的粒狀,通過集合體的方式存在,分布呈現(xiàn)零星散狀和脈狀。
2.3 礦石的種類
礦區(qū)礦體氧化帶是依據(jù)自然種類進行劃分的。礦區(qū)礦體氧化帶伴隨構造裂隙,地表氧化帶破碎,銅、金礦體控制中能夠看到次生氧化帶。氧化帶內巖礦石是他形粒狀結構、碎裂狀構造,在地表氧化淋濾的作用下,次生蝕變產生藍銅礦化、孔雀石化、褐鐵礦化等。
藍銅礦化一般存在于地表、靠近地表的矽卡巖圍巖中,是通塊狀、斑點狀、薄膜狀等形式分布。
孔雀石化存在于地表、靠近地表的矽卡巖圍巖中,孔雀石是其主要的構成成分,呈現(xiàn)方式主要是塊狀、斑點狀、粉末狀等。
褐鐵礦化的構造主要是蜂窩狀、薄膜狀、浸染狀等,局部位置是條帶狀的,巖石較為破碎。
3 金礦礦床成因分析
當前礦區(qū)中出現(xiàn)的礦體、地面上的磁測異常都位于斷裂帶中,對礦體的展布和規(guī)模產生影響,礦區(qū)控礦的構造可能是斷裂帶,旁邊的褶皺、層間錯動是主要的容礦場所。[3]通過初步的判斷得出,斷裂帶中不僅能夠實現(xiàn)含礦熱液的運移,還能夠沉淀、聚集礦質。
對于異常區(qū)外圍發(fā)育的巖漿巖,通過侵入活動獲得礦源層中的金,能夠實現(xiàn)活化、富集等。
4 找礦的依據(jù)
在萬保溝金礦的找礦過程中,礦區(qū)中藍銅礦化、孔雀石化、黃銅礦化等破碎帶可以作為直接尋找礦物的重要依據(jù)。
萬保溝群碎屑巖系中,破碎蝕變帶也可作為找礦的重要位置。此外在成礦中,巖體內外接觸帶、構造的復合位置也是十分有利的找礦點。
AS10水系沉積物異常中有兩個分帶,分析地球化學剖面,金含量比較高的位置與前人確定的金礦化帶是一致的,對于找礦也是極為有利的。
5 結束語
本文就青海省格爾木市萬保溝金礦的地質、礦體特點進行分析,提出金礦礦床形成的原因,提出找礦的依據(jù),進而更好地探尋、開發(fā)金礦。
參考文獻
[1]張乾,田燕,張洪濤.青海省格爾木市萬保溝金礦地質特征及成因淺析[J].西部探礦工程,2012,09:132-134+138.
[2]許長坤,劉世寶,趙子基,等.青海省東昆侖成礦帶鐵礦成礦規(guī)律與找礦方向研究[J].地質學報,2012,10:1621-1678.
[3]張普斌,張宇,楊自安,等.青海省東昆侖地區(qū)銅礦成礦地質特征及靶區(qū)優(yōu)選[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3,05:140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