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
癌癥病人不宜吃糖?
為了維持飲食健康,我們應該限制含糖食物的攝入,但這和“含糖食物會專為癌細胞提供營養(yǎng)”是完全不相干的。
關于癌癥,網(wǎng)絡上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觀點,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癌癥病人不宜吃糖,這種說法真的靠譜嗎?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種觀點是如何興起的,其主要理論依據(jù)有以下幾點:糖不但缺乏維生素與礦物質,而且還消耗體內(nèi)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削弱機體的抗癌能力;糖類對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直接的有害影響,會使白細胞的吞噬能力降低,難以消滅癌細胞;腫瘤病人的血液中,含有相當多的乳酸,它是糖酵解后的產(chǎn)物;癌細胞的生存是靠糖酵解作用維持的,不像正常細胞是靠呼吸氧氣。糖類又叫做碳水化合物,因為其分子都由碳、氫和氧構成。碳水化合物在人體消化系統(tǒng)中會被水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然后被吸收進血液,再進入細胞作為呼吸作用的原料為我們提供能量。我們身體的所有細胞,不論是不是癌細胞,都需要葡萄糖來提供能量。由于癌細胞比正常細胞生長更為迅速,所以癌細胞對葡萄糖的需求量更大。此外,有證據(jù)顯示,癌細胞分解葡萄糖產(chǎn)能的代謝途徑也和正常細胞不同。為了維持飲食健康以及防止長胖,我們當然應該限制含糖食物的攝入,但這和“含糖食物會專為癌細胞提供營養(yǎng)”是完全不相干的。
因此,“癌癥病人不宜吃糖”這一觀點,實際上是對合理飲食建議的誤讀??茖W的建議依然是多吃水果、蔬菜、纖維、白肉和魚類,少吃脂肪、鹽、糖、紅肉或加工肉制品以及少飲酒。
【健康養(yǎng)生】
讓你的腸胃減減負
節(jié)假日走親訪友,暴飲暴食,難免出現(xiàn)腸胃不適,消化功能紊亂等情況,這些小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將影響我們的生活。下面介紹一些調(diào)理腸胃的小妙招,讓您的腸胃“減減負”。
1.消積食,吃點山楂陳皮蘿卜
腸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突然暴飲暴食之后,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飲食積滯,腹部脹滿不適等,這個時候,不妨吃點消食的食物,幫助消化,促進胃腸蠕動,讓積滯的飲食盡快進入腸道,排出體外。
2.解油膩,吃點白菜番茄
過節(jié)時,餐桌上的菜式大多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不利于消化吸收。除了吃一些消食導滯的食物外,還可以吃些白菜、芹菜、卷心菜、番茄、黃瓜、玉米、蘋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果蔬,促進腸胃蠕動,消解食物油膩。
3.傷腸胃,喝點清淡小粥
過節(jié)時,三餐不定的飲食方式很傷腸胃,中國人養(yǎng)胃的方式首選喝粥,粥要熬得米粒開花,黏稠熟爛,這樣更容易消化,從而保護胃腸道黏膜。
人絕對可以貌相
文/蔡 瀾
人活到老,就學會了看人。看人是一種本事,是累積下來的經(jīng)驗,錯不了的。古人說:人不可貌相。我卻說:人絕對可以貌相。我是一個絕對以貌取人的人。
相貌也不單是外表,是配合了眼神、談吐以及許多小動作而成。這一來,看人更加準確。獐頭鼠目的人,好不到哪里去,和你談話時偷偷瞄你一眼,心里不知打什么壞主意,這些人要避開,愈遠愈好。大老板身邊有一群人,嬉皮笑臉地拍馬屁,這些人的知識不會高到哪里去。雖然說要保得住飯碗,也不必做到這種地步,能當?shù)蒙侠习宓娜?,還不都是聰明人?他們心中有數(shù),對這群來討好自己的,雖不討厭,但是心中不信任,是必然的事。說教式地把一件不愉快的事重復又重復,是生活刻板的人,做人消極的人,這種人盡量少和他們交談,要不然你的精力會被他們吸光。年輕時不懂,遇到上述這些人就馬上和他們對抗,給他們臉色看,誓不兩立,結果給他們害慘?,F(xiàn)在學會對付,笑臉迎之,或當透明,望到他們背后的東西,但心中還是一百個看不起。
美丑不是關鍵。我遇到很多美女,和她們談上一個小時,即刻知道她們喜歡些什么、用什么化妝品、愛駕什么車。她們的一生好像都濃縮在這短短的一小時內(nèi),再聊下去,也沒有什么話題。當然,在某種情形之下,你不需要很多話題。愁眉深鎖的女人,說什么也討不到她們的歡心,不管多美,也極為危險,這些人多數(shù)有自殺傾向,最怕是有這個念頭時,拉你一塊走。大笑姑婆很好,她們少了一根筋,憂愁一下子忘記,很可愛的。愛吃東西的人,多數(shù)不是什么壞人,他們拼命追求美食,沒有時間去害人。自命不凡,高姿態(tài)出現(xiàn)的女強人最令人討厭,她當身邊的人都是白癡,只有自己一個才是最精的,這種女人不管美丑,多數(shù)男人都不會去碰她們,從她們臉上可以看出荷爾蒙的失調(diào)。
“我還很年輕,要怎么樣才學會看人?”小朋友常這么問我。要學會看人,先學會看自己。本人一定要保存一份天真,像嬰兒一樣,瞪著眼睛看人,最直接了。沉默最好,學習過程之中,牢牢記住就是,不要發(fā)表任何意見,否則即刻露出自己無知的馬腳。注視對方的眼睛,當他們避開你的視線時,毛病就看得出來了。也不是絕對地不出聲,將學到的和一位你信得過的長輩商討,問他們自己的看法對與不對。長輩的說法你不一定贊同,可以追問,但不能反駁,否則人家嫌你煩,就不教你。慢慢地,你就學會看人了,之中你一定會受到種種的創(chuàng)傷,當成交學費,不必自怨自艾。什么時候學會看人,年紀大了自然懂得。當你畢業(yè)時,照照鏡子,看到一只老狐貍。我就是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