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英誠
摘 要:本文針對我校學生厭學的各種表現(xiàn),著重從學生內在心理這方面探討其厭學的四個主要原因并從教師做法的角度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厭學 內因 對策
自從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以來,我校的辦學條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種硬件、軟件設施日趨完善,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按理說學生應該愛學、樂學,可是現(xiàn)實卻不容樂觀,地處城郊接合部的我校學生厭學現(xiàn)象十分嚴重,老師、家長十分痛心但大多束手無策。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晚自習時無所事事,或搞小動作,或對學習認真的同學說風涼話,或打瞌睡等。其二,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不做筆記甚至連書都不翻,不做老師布置的課堂練習,把老師的話當耳旁風,我行我素等。其三,課余時間在教室或走廊追逐打鬧,甚至打傷同學,毀壞桌椅;喜歡到學校商店買零食吃;抄作業(yè),不交作業(yè),或者拖欠作業(yè)等。其四,逃學,借故曠課,有的學生放學后爬圍墻出去上網等。
一、學生厭學的內在原因
一是學習沒有動機,目標不明確。一般來說,“不懂就學”這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為什么這些正處于思維發(fā)展黃金時期的中學生放棄了對學習的追求呢?“學習動機是激發(fā)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導致行為傾向于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tài)?!蔽倚5靥幙h城城郊接合部,多數(shù)學生家庭靠種植、采摘茉莉花過上不錯的生活。有的家長讓雙休日或暑假在家的孩子摘花然后將賣花的錢作為獎勵,學生認為把花拿到花市場賣就有錢了,學習好不好沒關系,大不了回家種茉莉花。這樣,學生缺乏學習的動機,目標不明確,只是為了應付家長或者只是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不能充分認識學習的意義。
二是學習沒有興趣。首先,相對小學生來說,初中學生學習任務重,學生學習時間長,一天要上九節(jié)課,加上我校是一所高完中,學生人數(shù)多,活動場地有限,一個星期只能做兩次早操(初中部與高中部輪換),不能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學校生活比較單調、乏味,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其次,班級人數(shù)過多,一個班將近七十人,老師的教學難以顧及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從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教法陳舊、師生關系不好,那么學生對他就沒有好感,不喜歡這位老師,進而就對這位老師所教授的學科沒有興趣了。再次,學生的興趣轉移。上網、打游戲機、卡通漫畫等對心智發(fā)展還不成熟的學生來說誘惑太大,很多學生沉迷其中,忽視了學習,漸漸對學習失去興趣。
三是學習困難,失去信心,很少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我的孩子小時候學習成績很好,為什么上了中學成績這么差甚至會厭學呢?學習內容的增多和難度的加深使部分學生對學習感到困難,加上教師和家長期望值過高,既定的學習目標沒能實現(xiàn),學生很少甚至沒有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久而久之自尊心受到打擊,對學習產生了畏難情緒。學習是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需要不斷鼓勵和被肯定,特別是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還不成熟,更需要來自學校、老師、家長恰當真誠公正的評價。有些學生經過努力取得過不錯的成績,但被老師忽視,沒得到老師的表揚,一次次的失落挫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逐漸變?yōu)榈眠^且過甚至自暴自棄。
四是自制力差,個性叛逆,放任自己的行為。相對我縣其他農村學校的學生來說,我校多數(shù)學生的家庭條件較好,加上家中孩子少,家長寵愛,不少學生自制力差,好逸惡勞,個性叛逆,老師稍有批評便認為是有意與他過不去,沖撞老師,有的甚至對老師污言穢語等,學習對他們來說是可有可無的。
二、解決厭學內因的對策
1.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德國教育家第惠斯多曾經說過,教學的藝術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要喚醒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因,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有了學習的動力,學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本課題研究的最后一年,適逢“班班通”惠及我校,課題組各成員充分利用這種現(xiàn)代教學手段,結合授課內容和時政熱點,精心制作課件,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和成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讓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爭取社會地位、實現(xiàn)自我價值而學習的決心。這樣學生認為學習有必要,便積極、樂意地去學習,而不把它當成一種沉重的負擔。
2.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只要有兩三個月看不到自己智力勞動的效果,就會失去學習的愿望。他還說過,學生學習愿望的源泉,是智力上的不懈努力,是勝利的歡樂。可見,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對學生多么重要。老師應從學生實際考慮,合理地設立學習目標,課堂問題的設置應顧及不同層次的學生,給學習感到困難的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或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也是課堂的主人,對他們出現(xiàn)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其心理上獲得積極的滿足感與自豪感。
3.老師應與時俱進,不要讓學生覺得你“老”
當今的中學生接觸信息的方法多,信息量大,對其中新奇的事物特別感興趣、特別關注。因此,教學時,如果我們還是用“滿堂灌”“一言堂”之類的老教法,不要說那些厭學的學生,連那些想學習的學生也興趣不濃。我們必須改變這種老套的教學方法,就我?,F(xiàn)狀和自己參與的此次課題研究過程來看,運用“班班通”提供的現(xiàn)代教學手段結合討論、競賽等活動來激活課堂,讓學生尤其是厭學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將他們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學生就不會無所事事了。同時老師要不斷學習,廣泛涉獵各種知識,使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有助于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讓他覺得你不落伍,與你有共同的話題,談得來,他才愿意親近你,聽你的教誨,古人所說“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4.給學生玩的機會與時間
這個學期我校新運動場投入使用,大大拓展了學生課余活動的空間。學校應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適當安排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班際籃球、氣排球比賽,拔河,跳大繩,節(jié)日游園活動等等,讓那些厭學的學生覺得在學校除了學習之外還能玩得痛快,畢竟玩是孩子的天性。這樣他們就會喜歡學校的生活,覺得學習生活有意思,進而消除厭學情緒。
當然,學生厭學心理的內在原因由于各自個性的差異會有很多的不同,但也有很多共性,只要我們老師勤做工作,善做工作,就能找到方法,有效地消除學生厭學情緒,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P110)
[2]廣西教育[J].廣西教育雜志社,2010,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