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學紅
【專家點評】
陪伴是一種心態(tài)
齊學紅
教育藝術;教育心態(tài);教學相長
班主任與學生的相處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與所帶藝術班學生的相處更是一門藝術。面對升學主義的評價體系,面對一群在升學考試中不占優(yōu)勢的藝術特長生,班主任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就成為擺在姜志崗老師面前的一道人生難題。也正是在回答這道難題的過程中,姜志崗老師書寫了自己班主任職業(yè)生涯的精彩樂章。
作為一名有著14年班主任工作經歷的“老”班主任,姜志崗老師始終把自己的位置理解為學生生命成長的陪伴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融入學生之中,而不是頤指氣使的局外人;踐行著“寬容有愛始有教育,最美的德育應是喚起孩子的內力覺醒”的教育理念,讓教育之愛靜靜地流淌在孩子們的心田??此茻o為的教育卻能收到靠外力無法達成的教育效果,其奧妙便是懂得教育,懂得學生。在姜志崗老師這里,教育便是成全,成全孩子的完滿人生,而不是讓他們成為升學考試的奴隸。如一句充滿理解的留言和有意溝通,在成全了一對相戀的學生的同時,也挽救了一段父子感情,化解了父子之間的隔膜與矛盾。他對學生的寬容還體現(xiàn)在對學生所犯錯誤的包容上,他認為一個人只有在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中才可以成長,更何況正處于身心發(fā)展中的學生。在他看來,“容錯與體諒是德育之最高人性美”。在他眼里,只有學生的“問題行為”,而沒有無藥可救的“問題學生”,于是他盡最大努力體諒和包容學生的一時之失、一事之過。為此,姜志崗老師總結出“多引導少批評”的治班方式,把學生的每一次犯錯當成是一次成長的機會,重“導”慎“批”,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人,心中有學生,說來容易,其實能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這里的人應該是千差萬別的,承認每個生命都各有不同,允許每個生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綻放,其實是教師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僅以陪伴為例,陪伴學生的成長并非易事,對教師而言,這就意味著他要與學生持有同樣的心態(tài),以同樣的節(jié)奏融入學生的生命狀態(tài),其實是讓自己的人生與學生一起重來一遍,一起去瘋、一起去傻、一起去追夢。在這個意義上,教師的生命永遠年輕,因為他與學生在一起。而懂得其中意味的班主任一定是走出了師生之間對抗性的緊張關系,進而實現(xiàn)了教學相長的美好境界。這正是我從姜志崗老師的帶班故事中體悟到的。
G451.6
A
1005-6009(2017)87-0033-01
齊學紅,南京師范大學(南京,210097)教育科學學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