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生的同伴交往
本刊與南京師范大學班主任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本期主持: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韋成旗
主持人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學會共處”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未成年學生學會交往,尤其是與同伴的交往是兒童實現社會化的必由之路,是兒童進行信息溝通、自我認知、心理保健、互動協調、道德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方式。良好的同伴關系能使兒童身心愉悅,有利于其積累與人交往的經驗、提高適應環(huán)境和社會的能力。然而,當今兒童受兄弟姐妹少、居住樓層高、休閑方式單一、過度依賴電子產品和網絡等因素影響,加上一些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重養(yǎng)缺教,重知輕能,造成了兒童交往能力相對薄弱。有研究表明,當今兒童有較強的交往需要和交往意識,但交往范圍狹隘,交往時間局限,交往技巧缺乏,交往結果不佳。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教師,指導兒童學會交往,學會與同伴交往乃當務之急,意義重大。
本期隨園夜話班主任沙龍的主題是“關注學生的同伴交往”,所選取的三篇文章,分別從學生同伴交往的德育價值、學生同伴交往的策略研究、健康同伴生態(tài)群的培育三個角度,分別闡釋了一線教師對學生同伴交往意義和價值的認識以及學生同伴交往的方式方法和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