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斌
【寫作指導】
認真研讀詩句,準確地把握其中所蘊含的哲理,是寫好本題的基礎。這三句詩都是寫詩人在游覽過程中的所見所感,景物描寫色彩明麗,曲折有致;感受表達具體細膩,真切動人。而且,詩人都是在經(jīng)歷了一番“曲徑”或“無路”的迷惘、困惑與猶疑之后,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迷人的新去處,欣賞到美麗的新風景,因而覺得心曠神怡,異常驚喜。盡管詩中描述的是游覽感受,但其中也包含了普遍而深刻的哲理:正如要經(jīng)歷一番曲折才能欣賞到美景一樣,無論做什么事情,要想實現(xiàn)目標,獲得成功,都需要經(jīng)歷一個曲折而艱難的過程;在面對“曲徑”或是“無路”時,不能畏縮不前,不要輕易放棄,而應堅定信念,勇往直前,最終一定會到達美好的境界。由此生發(fā)開去,詩中的“曲徑”以及“青山繚繞”“山重水復”之間的“無路”處,可以理解為生活中遭遇的坎坷、不幸、厄運、困境、挫折、失敗等;而經(jīng)歷“曲徑”或“無路”之后所見的種種“美景”,便可以理解為成功、價值、目標、境界、貢獻等。
在文體選擇上,可寫成議論文,如論述怎樣直面人生中的“曲徑”,戰(zhàn)勝暫時的困難與挫折;怎樣采用迂回曲折的方式,以實現(xiàn)人生目標;怎樣在“無路”處尋找路,創(chuàng)造出人生新境界,等等。也可寫成記敘文,只要能扣住主人公走了彎路或是遭遇挫折以后,最終得以成長即可。甚至還可以寫成游記散文,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再現(xiàn)和演繹詩人的感受,以激起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