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 劉景龍 王珊 王惠
摘要:文章探討了循證藥學在抗生素治療方案與臨床實踐效果中的應用,得出結論:在抗生素治療方案中通過應用循證醫(yī)學在臨床實踐效果中具有顯著作用,經檢索相關文獻應用最理想治療方案,能夠有效預防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加強臨床抗生素用藥安全性,加快患者康復,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循證藥學;抗生素治療;臨床實踐;用藥安全;用藥方案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969 文章編號:1009-2374(2017)02-005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2.027
循證藥學指的是藥師通過收集相關參考文獻或檢索數據庫而獲得藥物的治療效果,對藥物自身安全性和藥物在用藥方案中的治療效果予以最后評估。上呼吸道感染大都是因為革蘭陽性菌所致,臨床首選治療藥物是青霉素。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探討循證藥學在抗生素治療方案與臨床實踐效果中的應用,特選擇當地某醫(yī)院110例上呼吸道革蘭陽性菌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詳細內容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該院接收的上呼吸道革蘭陽性菌感染患者11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本次所選患者均通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予以確診。把全部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分別有55例患者。
治療組中男女性患者分別入組32例和23例;患者年齡22~62歲,平均年齡(37.9±4.6)歲;患者病程2~15天,平均病程(5.9±1.2)天。對照組男性入組29例,女性入組26例;患者年齡23~63歲,平均年齡(38.2±4.4)歲;患者病程3~14天,平均病程(5.4±1.1)天。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主要是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1)伴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患者;(2)并發(fā)惡性腫瘤以及精神疾病患者;(3)處于妊娠期、哺乳期或是產褥期患者;(4)對此次研究所用藥物存在禁忌證或是過敏患者。
1.3 一般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青霉素鈉治療。對照組55例患者應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是:于濃度為0.9%的250mL氯化鈉注射液中加入480萬單位青霉素鈉行靜脈滴注,一天靜滴兩次,持續(xù)治療5天。治療組55例患者在抗生素常規(guī)治療中應用循證醫(yī)學,具體方法:在患者治療前,由臨床藥師檢索萬方、知網以及維普等數據庫,檢索內容主要有青霉素鈉、治療效果、安全性以及給藥方法等關鍵詞。
搜索文獻最佳選擇單個大樣本RCT以及多個RCT系統(tǒng)評價。一共搜索出治療效果評價文獻102篇,給藥方法文獻35篇,用藥安全性文獻68篇。通過檢索相關文獻并結合相應研究結果發(fā)現,于濃度為0.9%的250mL氯化鈉溶液注射液中加入480萬單位青霉素鈉行微泵持續(xù)靜脈輸注效果最佳,所以治療組患者予以微泵注射用藥,用藥劑量和對照組相同,在12小時內注射完成,連續(xù)治療
5天。
1.4 療效評價指標
痊愈:患者通過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正常;有效:患者通過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或是部分消失,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和治療前比較有明顯好轉;無效:患者通過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惡化,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和治療前對比無任何變化或加劇。治療總有效率等于痊愈率與有效率之和。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采用SPSS21.0系統(tǒng)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本次的研究數據,應用(%)與(x±s)分別表示計數與計量資料,分別應用t與x2檢驗;兩組比較差異是否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以對比P<0.05為依據。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以及治愈天數對比
觀察組55例患者的炎癥吸收、血象恢復、肺羅音消失、咳喘消失、退熱以及治愈時間均要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分析如表1
所示: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2.73%(51/55)和76.36%(42/55),對比得出治療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x2=5.636,P=0.018),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分析如表2所示:
3 討論
循證藥學指的是臨床藥師通過收集和檢索相關文獻,并對文獻中的藥物治療效果、安全性以及經濟性予以總結,再按照患者具體情況,設計針對性的用藥方案。近些年因為臨床濫用抗生素藥物治療的現象愈發(fā)嚴重,特別是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導致抗生素未合理應用,而一旦抗生素未按標準使用時,細菌耐藥率明顯增加,從而使得抗生素臨床療效顯著降低。再加之醫(yī)藥資源浪費現象嚴重,患者又不能獲得理想療效,因此必須要臨床醫(yī)護人員給予高度重視。
有相關研究報道表示,循證藥學方法對于臨床藥師的標準十分嚴格,在為患者治療前,需要實現檢索和查閱多種相關文獻,準確了解藥物的用藥劑量以及用藥方法后,才能對患者實施治療。循證藥學的應用不僅能有效減少臨床的不合理用藥以及反復多次用藥后產生的不良反應,還能夠明顯改善治療效果,減少患者的醫(yī)療費用以及醫(yī)藥資源的浪費。
此次研究通過對該院上呼吸道革蘭陽性菌感染患者在應用抗生素治療方案中應用循證藥學,獲得了顯著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炎癥吸收、咳喘消失、退熱以及治愈時間等臨床癥狀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是92.73%(51/55)和76.36%(42/55),治療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在抗生素治療方案中通過應用循證醫(yī)學在臨床實踐效果中具有顯著作用,經檢索相關文獻應用最理想治療方案,能夠有效預防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加強臨床抗生素用藥安全性,加快患者康復,此次研究結果和國內近幾年相關研究報道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循證藥學在臨床藥學的發(fā)展以及服務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臨床抗生素的合理應用提供了有效保障,臨床藥師通過循證藥學能夠了解更為合理的治療方法和思維方式,從而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完美的醫(yī)療服務。所以在臨床實踐工作中,應該大力倡導循證藥學的作用,在臨床上進行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麗.循證藥學在抗生素治療方案及其臨床實踐效果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6(30).
[2] 龐健輝.循證藥學在臨床藥學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12(34).
[3] 白潔云,梁桂才.循證藥學在促進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11(6).
[4] 劉丹.循證藥學在抗生素治療方案及其臨床實踐效果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15(18).
[5] 杜維新.循證藥學在抗生素治療方案及其臨床實踐效果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8(5).
[6] 劉國瓊.循證藥學在抗生素治療方案及其臨床實踐效果中的應用研究[J].海峽藥學,2015,27(6).
[7] 黃輝明.循證藥學對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中的促進作用[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6,7(8).
[8] 胡忠杰,苗佩宏.循證藥學與合理使用抗菌藥物[J].醫(yī)藥導報,2008,27(6).
[9] 孫增先,劉乃豐.循證臨床藥學實踐[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4,33(9).
(責任編輯:蔣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