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穎彥
人民廣場地處上海中心城區(qū)的核心位置,地上,人流車流熱鬧異常,地下,三條地鐵主干線交匯于人民廣場地鐵站,其中兩條線路是上海最早一批開通的地鐵線路。想必是地鐵設計施工方為了廣大旅客換乘方便,將人民廣場設計成了三條地鐵線路可同時換乘的站點。但上海城市發(fā)展之迅速、人口密度增長之快,尤其是龐大的外來流動人口涌入,使得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鐵站內人流形成嚴重對沖,有時甚至到了人挨人緊貼的程度。更讓人感到不安的是這樣一個三線換乘、人口密度極高的換乘站,有些換乘的上下通道竟然只有一路人行步行樓梯(見圖1,本文作者拍攝于7年前),每當高峰時段看到上下人流相互擁擠著試圖通過樓梯,場面著實讓人感到害怕。怕什么?怕發(fā)生踩踏事件,怕一旦發(fā)生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難以實現(xiàn)有效的疏散!
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前夕,我想到,人民廣場距離世博園區(qū)并不遠,且其中8號線穿越世博園區(qū)。屆時,經(jīng)過人民廣場地鐵站前往世博園區(qū)觀光者或者從園區(qū)出來去市區(qū)觀光游客數(shù)量也將激增。身為第十三屆(上一屆)市人大代表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當人大代表就是要主動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急百姓之所急,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此,我在世博園區(qū)開園前上海“兩會”上分別提交了題為“望盡快改善地鐵人民廣場站換乘口不合理布局以確保世博安全”以及“為配合世博園區(qū)運營調整軌道交通與部分公交線路運營時間的建議”的代表建議。
那一年,世博園區(qū)的公交線路都配合開園做了調整,運營時間與世博園開閉園時間銜接得很好。但遺憾的是,申通地鐵公司的答復是:由于地鐵站改造要有土木工程,故只是在疏散人流防止對沖上增加了金屬隔離欄等措施。但實際上根本性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這也成了我作為人大代表心頭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因為我時不時會聽到議論:當人大代表有何用?不就是舉舉手嗎?你提了建議有人聽嗎?難道真應驗了“提也白提”這句話?
2013年,我再次當選為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越發(fā)感到作為人大代表肩上的責任,越發(fā)覺得作為人大代表應當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點什么。為此,在一次去市人大機關參加人大代表與政府各辦理職能部門面對面座談會上,我再次將地鐵人民廣場站等幾大換乘人流密集站存在踩踏事故隱患的擔心提出,建議政府盡快給予整改。當時不少與會的人大代表也給予了相同呼應,可見這是牽動眾多人大代表心弦的意見。
2017年新年伊始,當看到上海市政府向社會發(fā)出為配合地鐵人民廣場站改造,特封閉人民廣場站的公告時,我的心里為之一振??磥砣嗣駨V場站要搞土木工程了,人大代表們的建議終于有被解決采納的“可能性”了。經(jīng)過近4周的封閉大修,在地鐵人民廣場站再次向公眾開放使用的第一時間,我奔向了人民廣場。當看到原本只有單行通道上下對沖擁擠的樓梯旁增加2部上下自動扶梯,客流有序地上下分流的那一刻(見圖片2、3),我激動地流出了眼淚。雖然這是一項遲到的代表意見“解決采納”,從2010年提出到實實在在得到解決歷時7年、跨越了兩屆人大,但透過這件代表意見辦理與落實情況,它向廣大人大代表與社會傳遞出的是一個巨大的正能量——即人大代表所提建議只要有利于人民、有益于上海的社會發(fā)展,就永遠不會白提!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尊重人大代表建議、一個對百姓高度負責任的政府!這一刻,我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