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低已成為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廣泛的閱讀,則是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根基。閱讀對促進語文教師和學生成長具有雙重意義??墒菑倪呥h藏區(qū)的高中語文教師的閱讀現(xiàn)狀來看,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是閱讀時間不夠、閱讀意識淡薄、閱讀面狹窄、閱讀功利性較強、閱讀氛圍不好等。針對這些現(xiàn)狀進行了此次的調查研究,希望可以通過此次調查推動教師的閱讀,也為進一步改善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提高迪慶藏區(qū)語文教師專業(yè)能力提供一定的依據。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師 課外閱讀 原因 建議
書籍是傳承文明的橋梁,閱讀是延續(xù)文化的方式之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低已成為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在眾多的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化的途徑中,最主要的還是教師自己堅持不懈地學習、讀書、思考。而廣泛的閱讀,則是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根基。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就有一條:“讀書!讀書!再讀書!”同時,教育家朱永新曾多次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老師的讀書興趣和水平的影響。”{1}故閱讀對促進語文教師和學生成長具有雙重意義。然而,對于邊疆藏區(qū)的中學語文教師來說,他們的課外閱讀狀況到底怎么樣呢?他們對自身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看法如何呢?為此我們采用問卷形式,對云南迪慶藏區(qū)三所高中的53位語文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共計發(fā)放問卷53份,回收53份,回收率100%。此次調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南迪慶藏區(qū)高中語文教師的課外閱讀情況,為云南迪慶藏區(qū)高中語文教師的閱讀提出一定的意見和建議。希望通過此次調查能推動教師的閱讀,也為進一步改善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提高迪慶藏區(qū)高中語文教師專業(yè)能力提供一定的依據。
一、調查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此次研究調查的對象為云南省迪慶州三所高中的語文教師,調查對象的構成情況見下表:
(二)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對迪慶地區(qū)三所高中語文教師發(fā)放由17道選擇題和1道簡答題組成的內容與教師閱讀相關的調查問卷,對他們的閱讀現(xiàn)狀進行調查,然后對調查結果進行數(shù)據總匯、計算、分析研究,得出迪慶藏區(qū)高中語文教師閱讀的現(xiàn)狀。
二、調查結果
(一)課外閱讀興趣、時間、途徑內容
1.課外閱讀興趣
總體看來,語文教師還是有較為濃厚的閱讀興趣,喜歡閱讀的老師所占比重最高,為73.5%;一般的占16.9%;酷愛的為0.05%;不喜歡的有兩人,所占比重為0.03%。由此可見,大多數(shù)的高中語文教師還是樂于閱讀,閱讀也是他們課后的主要興趣愛好之一。
2.課外閱讀時間
根據數(shù)據顯示,所有迪慶藏區(qū)高中語文教師每天都是會有一定的時間用于閱讀,其中閱讀時間在2—3小時的教師居多,占總人數(shù)的73.5%;其次是1—2小時的(16.9%);兩項合計為80.4%。由此可見,語文教師在課余時間會花一定時間進行閱讀,閱讀時間適中。
3.課外閱讀途徑
調查發(fā)現(xiàn)迪慶藏區(qū)高中語文教師通過在書店或網上來看的人數(shù)占總數(shù)的60.2%,許多語文教師都愿意自己出錢購買一些能滿足自身職業(yè)需求和業(yè)余愛好的書籍來豐富自己的課外閱讀生活,對于這種自身精神方面的“花費”,很多教師還是樂于投入的。而通過電腦或手機網上閱讀的教師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43.3%,說明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腦的普及,許多教師已經能積極進行網上閱讀,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課時從表3還可以看出,到圖書館借閱圖書進行閱讀的教師較少,為總人數(shù)的18.8%,表明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對圖書館的利用不充分。
4.課外閱讀內容
從表4可以看出,與高中語文教學密切關聯(lián)的文學類(73.5%)、教育類(49%)、歷史類(39.6%)和新聞類(28.3%)所占比重較大,而科技類(0.05%)、經濟類(0.09%)、法律類(15%)、娛樂類(16.9%)和哲學類(18.8%)所占比重較低。這說明迪慶藏區(qū)高中語文教師閱讀重點在于本專業(yè)領域,非常重視教育教學的探究,而對本專業(yè)之外的課外讀物涉獵、關注較少,閱讀的課外書籍類別比較單一。
表5 課外閱讀教育類書籍分類情況表(多選題)
表5顯示,語文教師在閱讀教育類書籍的時候,比較注重學科教輔類(62.2%)書籍和教學方法類(52.8%)的閱讀,熱衷于實踐類書籍,功利性較強;教育理論書籍的閱讀人數(shù)僅為總人數(shù)的28.3%,表明高中語文教師對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不夠,缺乏相應的理論學習意識,而教學過程中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首先得有較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引。
(二)閱讀動機
調查顯示,語文教師課外閱讀的動機主要是喜歡讀書(54.7%);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的,教育教學中遇到難題需要求助于各類書籍的,提高修養(yǎng)的,分別占了調查總人數(shù)的50.9%、47.1%和45.2%;工作壓力讀書充實自己的為22.6%;主動學習新知識的人數(shù)最少,占總人數(shù)的18.8%。說明語文教師有一定的讀書意識與讀書習慣,但部分老師讀書是為了工作的需要,主動學習新知識的意識不強,沒有養(yǎng)成主動學習新知識的習慣。
表7 讀書對教學的幫助情況表
由表7可知,大部分語文教師已經意識到課外閱讀對語文教學的影響很大,占調查者的50.9%;僅有0.03%的語文教師覺得課外閱讀對語文教學影響一般。其實,加大語文教師自身的閱讀量,可以提高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水平,增強對語文課堂的教育能力,使語文教學更加有效,凸顯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功能。
(三)課外閱讀環(huán)境
1.個人閱讀習慣
從表8可知,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沒有閱讀計劃的占總人數(shù)的30.1%,有計劃但很少執(zhí)行的占總人數(shù)的45.2%;有計劃但不能堅持和有計劃且能嚴格執(zhí)行的分別為11.3%和13.2%,兩項之和為24.5%。說明語文教師的課外閱讀缺少相應的規(guī)劃,漫無目的隨手看看的老師較多,大多數(shù)的閱讀僅僅停留在意識范疇,閱讀不高效。
調查顯示,語文教師在閱讀時讀到感興趣的會寫一點心得的占總人數(shù)47.1%,從來不寫心得與讀書筆記的占總人數(shù)的37.7%,每次閱讀后都能寫讀書筆記與心得的占總人數(shù)的11.3%。表明語文教師在閱讀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會有一定的思考,并能與寫聯(lián)系,把閱讀具體落實。但是也有為數(shù)不少的教師沒有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或讀書心得的習慣,大大減弱了閱讀給教師帶來的影響力。
2.課外閱讀氛圍
針對所在地區(qū)有無藏書量萬冊以上的公共圖書館這一問題,有54.7%的教師認為有,26.4%的教師認為沒有,還有18.8%的教師表示不知道。從以上數(shù)據可知,迪慶藏區(qū)高中語文教師對公共閱讀資源的關注不夠,也表明該地區(qū)的公共圖書館對外的宣傳不到位,該地區(qū)人民讀書意識淡薄。
表11顯示,有22.6%的教師認為所在學校藏書較少,有49%的教師認為所在學校藏書一般,沒有一位教師認為所在學校藏書豐富。表明學校圖書館收藏的圖書不能滿足語文教師的閱讀要求,學校圖書館在語文教師閱讀方面幫助不大。
教師所在學校開展相應讀書活動的調查顯示,偶爾有一兩次的占總人數(shù)的73.5%,從來沒有的占總人數(shù)的26.4%,表明學校對教師閱讀的重視不夠,教師在閱讀過程中很少能與其他人交流,閱讀不成風。
在問及周圍同事的閱讀情況時,大部分教師認為周圍同事讀了較多的書,也有32%的教師認為自己周圍的同事讀了較少的書。這表明語文教師的閱讀有一定的良好的閱讀氛圍,但還不能形成良好的閱讀風氣;這可能是教師獲得閱讀資料的方式差不多,除了不是很豐富的公共藏書,個人的藏書量也不多的事實影響的。
(四)課外閱讀遇到的主要困難
從表14可以看出,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的主要困難是教務繁多沒時間讀書、工作壓力大,占了總人數(shù)的84.9%?,F(xiàn)在的高中教育仍然是以考試為指揮棒,以學生考試分數(shù)衡量老師的工作付出與工作能力,高中教師工作壓力非常大,而目前較為頻繁的教育教材改革也給教師帶來了很多額外的負擔,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語文教師的課外閱讀。而有24.5%的語文教師認為書價高也是其課外閱讀中遇到的困難,現(xiàn)今市場上紙質的書籍,包裝越來越精美,價格也越來越高,教師微薄的薪水難以承受。
三、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閱讀面狹窄且閱讀偏向性嚴重
根據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就整體而言,大多數(shù)高中語文教師還是比較喜歡閱讀的,并且每天也都會花一定的時間進行閱讀,只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以對教育教學有較大實際性幫助的教育類書籍和自己比較喜歡的文學類書籍為主,而對經濟類、法律類、哲學類等與自己所教學科關系不大的書籍閱讀得較少,導致閱讀面狹窄。而在教育類書籍中對教育教學理論的書籍關注度不高,偏向于直接有益于教學實踐的學科教輔類和教學方法類的書籍的閱讀,功利性閱讀情況較為嚴重。這樣的選擇會直接導致高中語文教師知識結構的不合理,教師整體語文素養(yǎng)會下降,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語文教學,影響學生的整體成長?!懊鎸σ粋€‘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為標志的時代,中國教師的傳統(tǒng)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教育改革前沿的語文教學領域,一批語文教師基礎素質的缺失現(xiàn)象也日益明顯地凸顯出來?!眥2}
(二)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主動性不強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與否的關鍵,語文教師進行課外閱讀應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問及有沒有詳盡的閱讀計劃并嚴格執(zhí)行時,有30.1%的語文教師從來沒有閱讀計劃;有45.2%的語文教師有一定的計劃,但幾乎不怎么執(zhí)行。沒有計劃的指引,閱讀好似大海中漂蕩的一葉小舟,漫無目的。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大多數(shù)的教師沒有寫讀書筆記與讀書心得的習慣,其中有37.7%的語文教師從來不寫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能堅持寫讀書筆記的教師僅占總人數(shù)的11.3%。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會有很多瞬間產生體悟與感受,閱讀只有和寫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閱讀對人的影響力才能最大化。正如大詩人陸游所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閱讀應該是人的一種主觀需要,可是很多教師在考試和上線率的壓力下,自身對閱讀的重視不夠,閱讀意識淡薄,沒有意識到閱讀對教學、對自身發(fā)展和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閱讀主動性不強。
(三)閱讀氛圍不濃
在教育改革背景之下,現(xiàn)在的高中教學仍舊以考試和上線率作為教學宗旨,教師工作壓力大。同時各種頻繁的教育改革和教材改革也給教師增加了更多負擔,學校管理引進企業(yè)管理模式等,使教師疲于應付各種學校的繁雜事務,自己能自由支配的時間少之又少,根本沒有時間閱讀。而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之下,整個社會整體浮躁,能靜下心來閱讀的人越來越少。加之學校對閱讀的重視不夠,沒有給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讀書條件;在問及學校圖書館藏書情況的時候,認為藏書很少的占總人數(shù)的22.6%,藏書量一般的占總人數(shù)的49%,圖書館的藏書量少并且書籍很少更新,不能滿足廣大教師的閱讀需求。這些表明高中語文教師缺乏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讀書氛圍不好。
四、建議及對策
(一)給語文教師的建議
新課程要求教師成為知識的學習者、探索者和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者,成為終身學習的模范。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教師首先是一個優(yōu)秀的讀者;通過閱讀,老師才能獲得更多源頭活水,才能從中探索到更多語文的奧秘;閱讀是促進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最根本的途徑。作為高中語文教師,閱讀應該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強化讀書意識,增強閱讀主動性。高中語文教師不能因為考試、上線率的壓力而進行功利性閱讀,扭曲教育價值,而應該充分意識到,語文即是生活,閱讀是人的一種主動需求,強化閱讀意識,遠離浮躁,靜心閱讀。
2.語文教師要博覽群書。語文是百科之母,語文教師的閱讀不能單一化,而應該不同類型的書籍均要涉獵,博采眾長,為我所用。
3.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讀寫結合。在閱讀之前制定相應的閱讀計劃,并且把閱讀和寫作相結合,每一次都應該在閱讀過程中和閱讀后記錄下閱讀所得。多讀,多寫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二)給學校和教育部門的建議
1.教改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根據自己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政策及措施。面對頻繁的教育教學改革,要有所選擇,有的放矢,減輕語文教師的壓力,留給語文教師一定的閱讀時間。同時改變相應的考試評價制度,不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唯一評價標準,應該關注教師的教學研究、教學理論修養(yǎng)等。
2.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條件,營造閱讀氛圍。加大資金投入,建立藏書量豐富的公共圖書館,并且不斷更新藏書,同時加大閱讀宣傳。建立校際網絡聯(lián)系,實現(xiàn)圖書資源共享,建立更多的電子閱覽室。學校還可經常性地組織一些有關課外閱讀的討論會、讀書會、交流會、報告會等,還可以邀請一些名家進行專題講座。
{1} 朱永新:《閱讀經典與教育家對話》,《教師》2010年第7期。
{2} 廖照興:《語文教師閱讀與專業(yè)自主發(fā)展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版。
參考文獻:
[1] 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周蕖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2] 王金玉,楊軍,陳岳純,曾強.高中語文教師課外閱讀的調查研究[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24(2).
[3] 朱益明,秦衛(wèi)東,張俐蓉.中小學教師素質及其評價[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作 者:和艷芳,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學語文教師。
編 輯:張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