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婷婷
一、微博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影響
近年來,微博的廣泛使用極大地滿足了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打破了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打開了大學生網絡學習的新視界。微博的內容極其豐富,它集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體,可使大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未知領域,從而快捷、高效地獲取大量信息,使各個方面都能滿足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在高校大學生發(fā)布的微博內容中,描寫自己心理動態(tài)的內容占到一半以上,記錄校園生活的內容也有三分之一。大學生利用微博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特點,隨時隨地記錄身邊的新鮮事,把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思發(fā)表出來,分享自己的快樂,緩解自己內心的壓力。這種與他人心靈溝通和信息交換的方式,受到了大學生的青睞,使其能夠盡情地敞開心扉交流情感。在交流的同時,微博也拓展了當代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滿足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需要。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博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環(huán)境相融合,豐富了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內容和形式,它可以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時地了解到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惑,教育者也可以通過溝通,走進大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解決心理上所面對的種種問題。這樣不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同時,微博的使用也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有目標地進行,有效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從而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微博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響
在微博的時代里,每個人都是信息源,也都是信息的傳播者,每則信息都會以滾雪球般的方式迅速傳播。然而,虛假、不良的微博思潮大量涌現(xiàn)時,會不可避免地給大學生帶來消極影響,影響著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也影響著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由于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都不是很成熟,對客觀事物的認知還存在偏差,因此,微博內容一旦存在一些庸俗、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都將會對學生的思想造成沖擊,使其一時之間會難辨真假,這樣會嚴重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在認知上產生偏差,會給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造成嚴重沖擊。
不嚴謹?shù)木W絡監(jiān)管使得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大大提高,給學校和社會都造成了不良影響,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學生與教育者之間形成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產生隔閡,使教育者無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大學生所面臨的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同時,對教育者的引導力也會造成不小的威脅,影響其判斷力,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達到滿意效果。
如果大學生過度沉迷于微博,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網絡文化上,思想就有可能會偏離正常的軌道,導致其道德的弱化。過度沉迷微博也必然會影響其現(xiàn)實中人際關系的建立,漸漸地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擺脫了傳統(tǒng)交際方式的束縛,無限制地與網絡虛擬世界打交道,長時間下去,會讓大學生混淆現(xiàn)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界限,真實人格與虛擬人格會產生激烈的沖突,會造成人際交往的缺失與人際關系的淡化,容易使大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交際冷漠,產生孤獨感,會造成大學生人格上的缺失。
三、利用微博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1.用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來影響大學生的思想
筆者通過在高校對大學生使用微博的情況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中有70%左右都在使用微博。利用微博這個平臺,就可以方便高校在大學生中及時傳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內容,這樣一來,就會避免多級傳達所帶來的信息遺漏或信息錯誤,而且會減少每天召集學生干部傳達學校的各種決定和信息的繁重工作,從而增強微博信息的及時性、權威性和準確性,還能用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來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及行為。利用微博發(fā)布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信息時應做好相關工作。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在高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官方微博,及時地上傳時事要聞和權威信息等內容,并且在微博上就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予以解答,并及時地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導,積極地引導學生學習進步、端正思想。另一方面,大學生也要積極地予以響應,針對學校發(fā)布的權威信息,一一對照執(zhí)行。因此,微博權威性信息的發(fā)布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微博的內容以及傳播的形式均是通過文字、聲音、圖片和視頻的有效結合實現(xiàn)的,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使大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接受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利用微博發(fā)布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信息,用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來影響大學生的思想,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更加科學與深刻,有利于教育者在大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可以將有利于大學生各方面發(fā)展的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傳達給他們, 使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從而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起到規(guī)范作用。
2.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采取因材施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近年來,當代大學生越來越緊跟現(xiàn)代教育方式的潮流,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展現(xiàn)出滯后跡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網絡媒體的與時俱進,當代大學生更需要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來滿足自身受教育的需求。然而,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往往比較抽象化、機械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分離的,并且教育的內容趨于抽象化,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而高校使用微博這一工具,卻可以引導大學生融入一個交流的環(huán)境中,在老師的指導下,針對一個話題,全員討論,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fā)言,從而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同時,這種交流學習的方式還打破了以往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通過圖片、視頻等向學生呈現(xiàn)生動形象的研究內容,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建立起全方位的教育新模式。
另外,利用微博還可以了解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心理和生理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心理上,大學生更加注重個性,喜歡標新立異。因此,高校應利用微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從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出發(f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恰當?shù)慕逃绞胶徒逃齼热?,使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得到充分體現(xiàn)。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允許每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每個學生可以針對同一個話題暢所欲言,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特點,提供與之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教育內容,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威信,有利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正確的引導,最終為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3.提高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媒介素養(yǎng),建立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
利用微博傳播信息時,其中不可避免會伴有不良、虛假的信息,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篩選,微博中不良信息的傳播憑借其高速便捷的特點,將會給大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也會給社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這就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和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高媒介素養(yǎng)。一方面,高校應利用微博平臺,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動加強網絡理論的學習,熟練地掌握微博這一新型的信息傳播工具,轉變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yǎng),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更加生動形象。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要注重自身媒介素養(yǎng)的提高,努力培養(yǎng)自身辨別信息的能力和信息自控的能力,學會合理地利用微博,正確地使用微博,不受不良、虛假信息的影響。另外,高校還應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意志力的訓練,自覺地抵御不良、虛假信息的誘惑,從而提高媒介素養(yǎng),建立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
四、結語
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下的師生關系一般是自上而下的,教育者往往處于主動地位,受教育者處于被動地位。教育者往往多用灌輸式的教育方式來傳授知識,但受教育者并不喜歡這種教育方式,甚至會產生排斥心理,這就導致師生之間的關系比較疏遠,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而高校利用微博建立的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則大大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微博使教育者的教育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潛能;同時也增強了教育者自身的權威性,提高了信服力,使受教育者更愿意敞開心扉與教育者進行學習和生活上的探討,實現(xiàn)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在微博中建立起來的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有利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也可以達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徐意祥.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工程大學,2013.
[2]張 靜.微博對大學生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
[3]張玉陽,袁少雅.微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3(17).
[4]呂 倩.大學生和諧人際關系的現(xiàn)狀及構建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0.
[5]詹木生.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J].網友世界,2014(15).
[6]李 南.以微博為載體的大學生思政教育新模式[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4(10).
[7]鮑中義,熊 龍.微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基于問卷調查的分析[J].教育觀察(上半月刊),2016(8).
[8]劉 巖.關于利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語文學刊,2013(16):135.
[9]徐蘭香.微博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分析——以安徽科技學院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7):25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