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
您好!
倚窗而坐,有風清冽。我,在這個時候,遙問《做人與處世》越來越好了嗎?辛苦的編輯們過得舒心嗎?想必北方的吉林,如今已是銀妝素裹了吧?編輯部的火爐之上,是不是一番煮冰烹茗的清雅氣象呢?
如果沒有記錯,《做人與處世》已經(jīng)走過了21個春秋,輪轉(zhuǎn)的歲月碾紅了一季又一季的豐收,也碾皺了我們年復一年的滄桑。想想自己關于文字的成長史,想想自己第一篇入選大刊的,正是《做人與處世》。那是發(fā)表于1997年3月的《有度方能不妒》,想想自己的東西也能變成知名刊物上的鉛字,無疑提振了自己的信心,從此兩年內(nèi)在貴刊上一發(fā)不可收,更有關于個人求學史的三篇連載,因為貴刊傳播而在讀者群中引起較大反響。同時亦因此而改變了我的人生命運,從此經(jīng)秘書、團委書記進而走到并長期供職于人事處長、組織部長崗位。
由于工作之繁、無暇他顧,竟于1999年后與貴刊失去聯(lián)系,可謂“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十七年”?。‰m無音聲往來,而吾心猶系之。曾經(jīng)因為《做人與處世》的無聲引導,所以長期熏修和研究做人與處世,進而服務并指導更多的干部職工如何做人與處世。如果說研究并引導干部職工“做人與處世”是我的工作,那么當初的《做人與處世》無異于我的良師益友。所以在貴刊創(chuàng)刊21年后的今天,不得不讓我驀然回首,無限眷戀與追尋《做人與處世》那移風易俗的流光魅影。
初寒鎖霧演妖嬈,北裹貂裘南露腰。偏愛貴刊稱卓爾,何須斗艷自風騷。誠?!蹲鋈伺c處世》越辦越好!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共圓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此致!
冬安!
讀者、作者 粟文明
初冬于蜀南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