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璞
基于積極教育理念的中職共青團建設探析
張 璞
積極教育理念;共青團建設;學生素質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團委結合學校提出的積極教育育人理念和“具有‘現(xiàn)代班組長’潛質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時俱進,密切聯(lián)系青年學生,筑就扎實的組織基礎,搭建完善的陣地平臺,加強中職共青團建設,為青年學生和學校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團建工作是共青團開展工作的基礎,構建和完善團建體系能夠有效發(fā)揮共青團的作用。學校團委圍繞團省委“六個一”團建項目要求,積極開展各項團建工作,有效地夯實了組織基礎。
一課。落實“三會兩制一課”制度和每月一次主題團日活動,在學生團校、業(yè)余黨校、青年講師團等上好團課的基礎上,利用每周德育課15分鐘開展“團課微講堂”活動,由校團委定主題、團總支定內容并進行布置、團支書進班講授,形成三級培訓體系,全年各級各類培訓超過5000次。
一月。以“青春五月”為統(tǒng)攬,開展志愿服務、社團展示、儀式教育、文化藝術熏陶、技能展示、體育比賽、文明風采展示等活動,營造學校共青團活動氛圍,豐富學生在校業(yè)余生活,提高學生綜合才能。
一員。聘任班主任擔任團支部輔導員和共青團校外(志愿)輔導員,出臺《班主任兼任團支部輔導員制度實施辦法》的文件,明確崗位職責及考核獎勵,有效增強團支部活力。邀請各行各業(yè)的青年榜樣擔任共青團校外(志愿)輔導員,每學年開學初舉行聘任儀式,不定期邀請其來校與青年團員學生面對面開展各類活動,有效充實工作基礎力量。
一室。建設全新的團員成長教育室,從教室的設計到布置處處體現(xiàn)團的特征,有效增強團的感染力,同時充分發(fā)揮儀式教育、學習培訓、活動展示、座談交流四大功能,扎實建設好團的有形陣地。
一角。2013年以來,我校在各班黑板報中辟出固定版面,開辟支部“團宣專欄”。由校團委設計統(tǒng)一的框架,內容分團務知識、團訊和支部風采,每兩周更換一次內容并開展評比,讓全體學生了解團的基本知識,知曉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同時注重展示學生風采,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對團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一檔案。以團支部為單位,統(tǒng)一為每位團員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做到系統(tǒng)化設計、常態(tài)化記錄、動態(tài)化管理,及時記錄每一位共青團員的學習、生活、思想等個人成長情況,實時跟進,指導學生成長成才,形成學生成長過程全記錄的有形載體。
宣傳工作是學校團委組織工作的主要陣地和抓手,對于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潛移默化地引領青年學生健康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校主要宣傳陣地包括廣播電視、團宣板報、新媒體。
一是通過早讀前、中午、晚自修前三個時間段開展工作,根據(jù)青年學生的喜好及當下的熱點,制作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在非教學時間段內向全體青年學生播放。二是制作專屬團宣板報,在全校各班級黑板報中辟出固定版面,統(tǒng)一設計框架,張貼團徽,內容分團務知識、團訊和支部風采,每兩周更換一次內容。團務知識是共青團的一些基礎理論知識和黨團時事,幫助青年學生了解共青團,知曉熱點時政;團訊是一個時間段內校團委正在開展的各項主要工作,讓青年學生知曉近期校園內的活動;支部風采由團支部自己填寫,主要內容是本支部開展或參加活動的風采展示,提升班級團支部的凝聚力。三是針對青年學生的喜好,打造微博微信官方工作平臺,有效宣傳團的各項工作。同時通過線上的知識問答、調查問卷、互動交流、人物推介等形式拉近與青年學生的距離,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查找工作的不足。另外,通過在工作活動中運用線上簽到、線上抽獎、互動評論、線上評選等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增強活動效果。
活動是學校團委聯(lián)系青年學生的主要陣地和抓手,對于豐富學生校園業(yè)余生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凝聚學生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是文化藝術活動。緊扣青年學生需求,制度化開展“青春五月”系列活動。定期開展“強化成人意識·明確就業(yè)方向”十八歲成人儀式活動、入團宣誓活動;靈活開展學生喜愛的各類活動,比如“遇見更好的自己”校園達人秀、“彩虹人生·最美團宣板報”評比、校園辯論賽、文明風采大賽、校園模擬法庭大賽、樂跑中專馬拉松及cosplay游藝展示,營造積極健康、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氛圍。二是志愿服務活動。整合全校資源,成立志愿者協(xié)會,出臺各項制度,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相結合,成立品牌志愿者隊伍,制度化開展專業(yè)志愿服務。同時與企事業(yè)單位結對共建,結合社會需求,定點定時地開展各項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學生在參與志愿服務中鍛煉專業(yè)技能,查找自身不足;在學校學習中提高志愿服務專業(yè)水平,同時也不斷擴大學校的影響力。三是社團活動。制定學校社團章程及相關管理辦法,搭建校系兩級社團活動平臺,固定有序地開展社團活動。目前學校有社團70余個,基本做到覆蓋全體青年學生,讓學生培養(yǎng)興趣愛好,提高綜合素質。
培訓工作是學校團委培養(yǎng)青年學生的主要陣地和抓手,對于引領學生先進思想、豐富學生理論知識、提高學生業(yè)務本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校團委打造了微團課培訓陣地,通過利用每周德育課時間,全覆蓋、常態(tài)、高效地開展青年學生的培訓工作。一是從校團委到團總支。校團委根據(jù)上級團委及學校黨委精神,結合實時工作和時間節(jié)點,制定每周微團課主題,提出相關要求,布置給各系團總支,有效增強了校團委日常工作效果。二是從團總支到團支部。團總支根據(jù)校團委確定的主題和要求,思考講授內容,召集各班團支書開會,對微團課內容進行講解并布置任務,有效倒逼了團總支提高每周培訓課質量。三是從團支部到班級學生。團支部干部根據(jù)團總支布置的內容,做好上課準備工作,在周一德育課上向全班學生講授相關內容,有效提高了班級團干部業(yè)務能力和在班級中的影響力。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工具越來越受到青年學生的青睞,在與他們的聯(lián)系、交流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學校團委在新媒體的運用上還不夠靈活和熟練,今后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探索運用新媒體開展工作的方法。另外,雖然學?,F(xiàn)在搭建了比較完善的社團活動平臺,校系兩級社團也能夠正常開展活動,對豐富學生業(yè)余生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今后還要繼續(xù)加強社團活動的各項保障,以便更有力地推動社團活動的開展。
G717
B
1005-6009(2017)84-0073-02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