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海琴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下語用式導學案的運用
文│唐海琴
在語文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對文本有自己的感悟和體驗,才能發(fā)覺文章的最深切含義,領悟作者的意圖。為此,筆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致力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采用語用式導學案,引導學生更好地在小組中交流、探討。語用式導學案是基于語言運用,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yōu)化發(fā)展的學習方案。它注重語言學習的本質(zhì)—讓語言成為交流的工具,讓語言成為口頭表達、書面表達的工具,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
語用式導學案的設計和運用要突出學習任務的合理分工,使學生明確自己在小組中的角色、任務,做到人人有任務,人人有責任,從而逐步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為了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小組學習任務要簡單而開放,讓學生可以根據(jù)學習任務,明確自己的分工,開展自主學習。每個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形式以及匯報方法和形式要非常清晰,一目了然,讓學生快速投入到合作學習中,放手讓他們自主學習,積極討論,形成匯報。
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要關注對學生的方法指導,為學生的語言運用提供支架,使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學會如何在小組合作中,有序地開展自主學習、交流分享,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感悟,掌握教學內(nèi)容,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如,生字學習是低段學生學習的重頭戲。在生字學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如果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對低段孩子們來說,比較困難的是如何將自己的識字方法完整地呈現(xiàn)給伙伴,因此,在導學案的設計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句式,讓他們先在小組中進行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快速有效地掌握生字,為后面的生字教學做好鋪墊。放手讓孩子自主體驗學習,并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有信心地學,有方法地說,進而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導學案可以提供合作方法,創(chuàng)設合作情境,使學生成為詩歌的創(chuàng)編者、課本劇的編劇與演員,并通過合作使語言運用能力得以拓展、提升,語言在合作的情境中變得鮮活而有吸引力。
導學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給學生充分的自我想象、自由發(fā)揮、自主創(chuàng)作的空間及動力,舍得把學習的時間、空間和自由還給學生。
導學案,要體現(xiàn)合理評價,注重多元評價。合理評價機制包括個人自我評價、組長等級評價和小組整體評價。運用好多元評價,使學生學會評價,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合作技巧的形成,也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綜合性運用的檢測。教師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的點撥和評價也不容忽視,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及時掌握可以挖掘的教學資源,適當進行點撥和評價。
語用式導學案注重語言運用,體現(xiàn)語用目標,對于開展語文的小組合作學習有著很好的引導作用,它能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有效合作,扎實學習,提高語用能力。一份好的導學案可以提供語言的支架、合作交流的方法和路徑,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學實學透。在小組合作方式下設計和運用語用式導學案要根據(jù)不同類型的課文,選擇不同的視角和不同的切入口,只有當選對視角和切入口,才可以事半功倍。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文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