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堉霖
多管齊下,提高物理教學效益
文 | 王堉霖
自主高效課堂是指在教師的指導、調(diào)控、組織和引領下,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合作、自主展示、自主反饋矯正為基本學習方式的高效課堂。它的基本理念是解放學生,相信學生,依靠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求知的快樂。教師結合實際,把課堂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通過讓學生多思考,多探索,多說多做,使教學最大限度地關照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一種銜接理論與實際的實踐活動,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物理實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結果時常超乎想象,這一切都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驗過程中,教師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也不僅是簡單的現(xiàn)象,而是讓他們在激動的同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和對物理學強烈的探索欲望。隨著學習進程的延伸,教師對學生應當時刻進行“感情投資”,做到處處關心學生,時時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多鼓勵,多肯定,注重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科學探究是學習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科學探究,就是將學生的知識探索過程變成一種類似于科學家搞科研的過程。為了達到實驗探究的科學性、嚴謹性、直觀性、可操作性,探究過程離不開具體的方法,如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模型法、分類法、比較法、類比法……在平日教學中適時地、潛移默化地滲透這些科學方法,不僅為學生順利完成探究實驗提供了技術支持,也為日后探究學習提供了方法指導。教育的終極目的不僅是教給學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學生掌握了方法,能夠獲取的知識是無限的,從而實現(xiàn)“不教之教”。
事實證明,大多數(shù)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都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是養(yǎng)成聽課前預習、作業(yè)前復習的習慣;二是養(yǎng)成整理二次筆記的習慣;三是養(yǎng)成整理錯題本的習慣;四是養(yǎng)成定期滾動復習的習慣。
首先,多媒體的展示往往背景優(yōu)美,字體鮮明,圖像清晰,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減少老師在課堂上的板書的工作量,贏得更多的教學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動腦、動手、動口,讓學生能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獲取更多知識,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其次,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盡管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存在相當多的地方,或因內(nèi)容抽象深奧,或演繹過程轉瞬即逝,或實驗具有危險性、污染性,或實驗器材無法滿足要求等各方面的限制,有些實驗無法完成。用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上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以直觀形象的視頻、動畫,可以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可以定格放映的圖像或過程展示,使過去“千言萬語”也不一定能敘述清楚的物理模型或復雜的物理過程,通過影像語言就能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學生易于感知,易于理解,促進了學生的多種感知和多種思維形式的整合,起到了通過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來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
提高課堂效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教師只有正視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構建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思維能力的訓練,就能用教師的辛苦換得學生的輕松,從而提高每一堂課的教學效益。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第三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