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在許多學生的意識中體育課就是一門娛樂活動的課程,甚至在很多家長的意識中也認為體育課就是一門打打籃球、踢踢足球、跑跑跳跳、自由活動的課程。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今的體育課對學生的體能和體質(zhì)也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暑假期間,筆者給學生制訂一份暑假鍛煉計劃:每天鍛煉一小時,少看電視和Ipad(保護視力),需要堅持一小時鍛煉內(nèi)容包含:(1)400米跑步。(2)立定跳遠。(3)仰臥起坐(或坐位體前屈)。(4)籃球運球。每天鍛煉完成后,請家長簽字,開學時上交。開學后,我對部分家長進行了訪談,呈現(xiàn)如下情況:(1)孩子在暑假里沒時間鍛煉,忙著到處旅游;參加了別的各種培訓課。(2)家長上班,沒時間陪孩子鍛煉、監(jiān)督。(3)孩子的運動能力差,自己就不愿意運動。在開學后的摸底測試中,就顯現(xiàn)出一些問題:以一分鐘仰臥起坐為例,之前體育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這次只能達到良好的成績;之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這次測試成績?nèi)匀徊焕硐耄欢袀€別的學生有了很大進步,從及格到達優(yōu)秀,有了一個質(zhì)的飛越。筆者對這部分成績突飛猛進的學生又進行了簡單訪談,了解到這些學生暑假里有按照鍛煉計劃每天練習,而且每次都有家長簽字。我在課堂上大力表揚了這部分學生,這樣的激勵希望能帶給他們更多堅持的動力,同時也是對其他學生的一種鞭策,希望他們明白“不進則退”的道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真誠合理的評價,是孩子課后鍛煉的最大動力。
【案例一】
在班上總是會遇到這樣的學生,學生的身體肥胖導致運動能力差,總感覺自己不如別人,有時候還要被別人嘲笑。有時候和別的同學分在一組,遭到其他同學的嫌棄。課堂紀律一般,因為已經(jīng)無所謂了,反正自己體育達不到優(yōu)秀了,技能就更加不愿意學了。
針對這樣的學生,我刻意去接近他,并與他聊天,你為什么不喜歡運動。他回答我,第一,自己運動不好。第二,別人都要說我總是落隊。第三,我再怎么努力都及格不了。第四,反復練習太枯燥了。第五,我喜歡打羽毛球和籃球。
后來我就給他制定了方案,對他說,第一,以后的慢跑三圈,你先跑,我們再跑,但是你不能被我們追上。第二,你的要求與別人不一樣,只要你進步到這個程度,你就是及格、良好、優(yōu)秀。第三,下次練習針對你喜愛的項目為載體進行鍛煉。第四,每天回家花半小時進行自己喜愛的項目練習。后來就按照我給他設計的方案進行練習,并且及時給他鼓勵,同時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的努力并鼓掌,給足他自信。
他按著我的方法,每次上課其他同學集合整隊的時候,他就開始了慢跑,看到我們跑上來,他還會加速,不然我們就追上了。對自己喜愛的項目,他一節(jié)課從不動到能一節(jié)課一直堅持練習。在家經(jīng)常打籃球、羽毛球。結(jié)果他上課的參與度提高了,同學們都給他加油打氣,他自己也喜歡上體育課,期末成績也達到及格了。
【案例二】
還有一些學生,在練習自己感興趣項目的時候表現(xiàn)出自覺參加,并且累了也能堅持練習,但是遇到自己不太感興趣的項目就會表現(xiàn)出不太愿意,多練幾次就會不想練或者故意不盡力去完成。所以這樣的學生體能一般,技能掌握得程度一知半解,學習態(tài)度忽好忽壞,課堂紀律時好時壞并沒有集體榮譽感。
針對這樣的學生,應該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吸引他的目光和參加積極性,要及時表揚,并且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教師在設計手段的時候,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包裝我們的練習內(nèi)容,比如隊列訓練可以進行反口令練習,耐久跑可以結(jié)合音樂或者游戲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再次,注重過程中的努力與進步。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很努力進步了一點,雖然沒有達到教師要求的目標,可以及時表揚并鼓勵他完成更高一級的目標。
一段時間下來,體能方面,跳繩達到優(yōu)秀。這位同學與教師的關系越來越好,很配合教師,也很認真。有時還協(xié)助教師讓其他同學不要說話。在教師講解動作時也非常仔細地觀察,并反復練習,還糾正其他同學的動作。
體育教師除了布置家庭作業(yè)以外,還應給學生建立成長檔案。
1.采用電子檔案袋的方法對學生的問題、進步、成果以及不足加以記錄。
2.制訂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改進計劃,增強體育學習的信心和責任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時刻注意學生的變化,細心觀察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指導。
3.對部分素質(zhì)差的學生,不應過于苛責,不應使其喪失信心,及時進行評價激勵,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及時排除不安全因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提倡“重鼓勵、重過程”發(fā)展性的評價,反對空洞說教。我們倡導評價既有統(tǒng)一的要求,允許教師在一線崗位上考評的靈活處理,反對得過且過、無責任心的自由行動。我們要求并制定有相對穩(wěn)定的評價系統(tǒng),實行必選和自選項目的設定,反對呆板硬套、不符合實際的機械性評價。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