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王小青 任曉芳
[中圖分類號] S6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1-0164-01
西葫蘆,為南瓜的一種,在山西當?shù)囟嘤蟹N植,又稱北瓜、葫的等,因其有清熱利尿,除煩止咳等功效,深受人們喜愛,特別是其屬含少量碳水化合物、鉀、胡蘿卜素等的蔬菜,熱量很低,也適合人們在減肥期間食用。
1 品種選擇
春提早西葫蘆在選擇品種時候,首先選擇抗寒、喜弱光、耐貯藏、對溫度變化不敏感,還具有較強抗病毒病、白粉病能力強,而且生育期短,座瓜率高,商品性好的豐產品種。要想提高前期產量,須進行基質育苗,培育嫁接苗,可使用黒籽南瓜做砧木嫁接。品種有早青1代、珍玉10號等;
2 栽培技術
2.1 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春提早西葫蘆在進行溫室種植的時候,一般選在1月中旬育苗,苗齡30~35天左右,2月下旬定植,4月上旬即可采收,到5月1日前后進入產量的高峰期。早春西葫蘆要進行護根育苗,育苗時可采用優(yōu)質的圈肥、腐熟的雞糞配加高效復合肥制好的營養(yǎng)土,實行營養(yǎng)杯或營養(yǎng)缽育苗,在播種前進行種子藥劑浸種與催芽處理。選擇晴暖天氣上午,澆足底水,將種子平放在營養(yǎng)杯或營養(yǎng)缽的中心,覆土1.5cm,然后蓋上地膜。播種后到出苗前,為使幼苗盡快出土,白天把溫室溫度升至25-30℃,當出芽率超過70%的時候撤去地膜,適當通風,使溫度降至20-25℃,夜溫保持在10-15℃,以預防高腳苗,齊苗后和一心一葉時,各噴一次殺菌劑,防治猝倒病。若苗期幼苗缺水,可適當噴水,也可以噴灑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1-2次,以促進幼苗生長和花芽分化。
壯苗標準:苗齡35-40天,株高10—12cm,莖粗0.4~0.5cm時,葉色濃綠,根系發(fā)達,須根多,子葉完好,節(jié)間不伸長,展開3-4片真葉,無病蟲危害。
2.2 整地施肥、移栽定植
春提早栽培的西葫蘆,一般根系比較粗壯,喜歡比較肥沃的土壤,栽培西葫蘆需要在越冬前,在前茬作物全部收獲以后,立刻將土壤深耕,然后把土壤翻曬,深翻40~50cm,早春及時施肥,科學整地,每畝施用優(yōu)質圈肥5000kg、過磷酸鈣100kg,硫酸鉀20kg,均勻混合后撒于地表,撒施土表后應深翻40cm,用旋耕機將土塊打碎,充分地混勻土壤和糞肥。然后整地、起壟、覆膜。 定植前5-7天應加強溫室通風,降低棚室溫度鍛煉幼苗,白天氣溫穩(wěn)定在15-22℃,夜間保持在8-15℃。直到定植前1-3天,夜間氣溫還可以落到8℃左右,使西葫蘆幼苗盡快適應定植的環(huán)境。
2.3 定植管理
2月下旬采用地膜覆蓋定植,一般定植時間選在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4點以前,避開各自的高溫和低溫時間,避開下午18時以后的低溫時間,然后起壟、覆膜。把壟溝澆透水,等壟溝干透后覆膜,定植密度為大行距110厘米,小行距70厘米,株距50-60厘米,畝定植苗1500-2200株。等到苗出齊后,和西葫蘆長到一葉一心時,分別噴一次殺菌劑,可以防治西葫蘆猝倒病。在定植的前10天,慢慢的加大每日的通風量,進行低溫煉苗,耐旱練苗。
2.4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必須馬上埋嚴踏實,讓西葫蘆的根部與土壤緊密接觸,不要留下空隙,以影響苗子對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的吸收,西葫蘆苗栽深以子葉露出地表1厘米為宜。定植后3-5天密閉大棚不放風,夜間拱棚上加蓋草簾子;白天溫度保持在26-30℃,夜間溫度不低于15℃。10厘米土壤溫度保持在15-20℃,土壤一定要濕潤。
2.5 緩苗后到結瓜前管理
緩苗后到根瓜采收前,這一段正是促根控秧時期,一般不澆水,不追肥,以保持土壤水分和提高地溫為主要目的,這個期間要加強中耕管理,疏松壟溝土壤,清除田間雜草。使瓜秧按照先扎根、后長秧、再結瓜的順序生長,為高產奠定基礎。緩苗介紹后,白天溫度20-25℃,夜溫在10-15℃,這個時候若植株生長勢弱,表示缺肥,可適當噴施葉面肥,促進瓜蔓生長,為多結瓜打基礎;這個時候若瓜秧有徒長跡象時,應加強通風,控制水肥,通過降溫控水控肥的方法,控制瓜秧徒長。
2.6 結瓜期的管理
定植后20-25天,春西葫蘆進入結瓜期,根瓜開始能夠座穩(wěn),從此時直到拉秧大約需要70-80天,都為結瓜期。西葫蘆結瓜期的管理重點主要是以加強肥水為主,要防止高溫灼瓜,要控制瓜秧生長促進瓜條膨大。當西葫蘆第1根瓜條坐住并開始逐漸膨大的時侯,開始隨水施肥,每畝隨澆水施復合肥25-30kg、尿素5-10kg,因這個時候外界環(huán)境溫度比較低,溫室內放風量宜小,澆水量宜少,不宜過勤,一般每隔15天澆1次水。4月下旬西葫蘆進入結瓜盛期,這時外界溫度已升高,放風量要逐步加大,棚內氣溫白天繼續(xù)保持在25~28℃,夜間穩(wěn)定在15~20℃。采摘2~3次后,植株和瓜條的生長變得更快,相對應澆水次數(shù)也要變勤,一般7天澆水1次,隨水走肥,每次每畝隨水施用復合肥25~30kg。為控秧促瓜,應在每次采瓜前2天都澆水。
隨著植株的繼續(xù)生長,要正確進行疏花疏果,在瓜秧的下部留下6-7片功能葉,對失去功能的老化葉片用刀子割除,只留2-3cm葉柄。因早春大棚內還沒有蜜蜂類等昆蟲授粉,要用藥劑處理防止落花落果。每天上午9點左右,在剛剛開花的雌花瓜胎上,用毛筆將西葫蘆坐果王溶液均勻涂抹在期兩側。
3 病蟲害防治
日光溫室早春栽培的西葫蘆比較常見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化瓜、生理性卷葉等。病理性病害常見的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等。在防治上除了應首先采取選用抗病品種,還需要進行培育壯苗,合理進行密植,加強和控制溫室小氣候,進行科學的肥水管理等措施外,還要進行必要的化學藥劑防治。春提早西葫蘆的病毒病防治在發(fā)病初期或發(fā)病前可噴20%病毒A可濕性粉劑600mg/kg或1.5%植病靈1000mg/kg?;颐共》乐螘r可用20%的嘧霉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科學噴霧防治。
4 采收
一般4月中旬開始采收,根瓜200g左右為最適采收,以防治墜秧和影響上部雌花的開放和坐果。適時采收,能保證西葫蘆瓜條質量。以后的采摘可根據(jù)植株長勢和市場情況靈活掌握,以獲得較好的市場價格和經濟效益。至6月上旬拉秧,然后清園,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