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學生外語學習焦慮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應對外語聽力學習焦慮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高職學生;學習焦慮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013-01
1.前言
隨著外語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外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學",其次是"教"。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正在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所取代。隨著語言教學的重點轉到以學習者為中心,焦慮這一情感因素也逐漸受到教育者的重視。焦慮是人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緊張、憂慮、膽怯、擔憂的一種主觀感受。而外語學習焦慮則是由于語言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性引起的,它是學習者在外語課堂學習中產(chǎn)生的關于學習者的自我知覺、信念、感受和行為的一種情結。本文通過高職英語課堂的焦慮現(xiàn)象的調查分析,指出需要改進對策。
針對外語學習中焦慮感的具體表現(xiàn),E.Horwitz指出,焦慮是在聽和說的過程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語言焦慮是一種特殊的焦慮現(xiàn)象。而,外語學習中的語言焦慮是"外語課堂學習中由獨特的語言學習過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對外語學習的看法、學習外語的感覺和學習行為等特殊的心理活動"。
2.研究方法
2.1 調查對象:本次調查的對象是包頭職業(yè)技術主義學院電氣系216331.216232兩個班共計91名學生.相對于本人教授的其它班級,這些學生英語基礎更好,學習主動性更強,因此,英語學習產(chǎn)生的焦慮感也更突出.他們學習英語都有6-9年的時間,高考入學成績90分以上——8% 80-90分占13% , 70——80分占41%, 60——70分占28%, 40——60分占10%.調查問卷是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要求他們完成的。
2.2 調查方法:
(1)你認為其他同學的英語學習能力比自己強? 是 差不多 否
(2)你是否會在英語課堂上主動發(fā)言? 是 不確定 否
(3)在上課時,如果你發(fā)現(xiàn)聽不懂老師講的某些內(nèi)容時,你們是否會焦急? 是 否
(4)當課堂上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時,你是否會感到緊張? 是 否
(5)如果你沒有準備而又被突然要求在課堂上發(fā)言時,是否會驚慌? 是 無所謂 否
(6)你是否覺得上英語課比上其它課輕松? 是 否
(7)在上英語課中, 是否害怕老師的隨堂測驗? 是 否
(8)你認為在英語課上朗讀英語是否有自信? 是 否
(9)你在英語課上用英語回答問題,是否有自信? 有 沒有
對于第1個問題,只有4.76%的學生對自己的英語能力充滿信心,而高達54.76%的學生對自己的英語能力完全沒有信心。很多學生強調自己從開始學英語就一直沒有語音及口語訓練,發(fā)音不準.導致大部分同學不愿意在課堂上當著大家的面說英語,覺的自己發(fā)音不準確,害怕被老師和同學笑話。
在第3個問題中,61.90%的學生認為聽不懂老師所講的某些內(nèi)容時會感到著急。他們認為只有聽懂了老師說的每一句話才能理解主要意思,某些單詞的陌生往往會導致其不能理解整體內(nèi)容,也就意味著不能從課堂上學到大量知識,會落后于其他同學,因此會感到焦慮。
第5個問題的回答也反映了學生的語言焦慮狀況,認為會驚慌的學生比例高達66.67%。進入大學前,普遍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系統(tǒng)的口語訓練。在說英語時,還是習慣于"用中文思維,再翻譯成英文",突然發(fā)言勢必會造成他們的緊張和不安。其實,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做好發(fā)言前的準備,幫助他們來減弱緊張和焦慮的情緒。例如:提前給出確定的話題,相關的單詞,句型;圍繞所給出的題目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通過組內(nèi)學生的探討和小組學習活動,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總之,目前大學生對外語學習存在過高的焦慮感,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了學習效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因素,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使其愉快學習。只有使教學過程從學生被動接受變?yōu)閷W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索、主動獲取、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過程,這樣才能真正地促進外語教學。
3.減輕英語學習焦慮的策略
3.1 培養(yǎng)學習自主性。學習自主性是指學習者自身安排學習過程、制定學習目的、評估學習成效的能力。教師應該注重加強對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樣能夠使學習者具有較高的能力水平。當學習者意識到自己完全可以達到教師要求時,自信心會大大增強,表現(xiàn)欲也隨之增強,對語言的焦慮則會呈下降趨勢。
3.2 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教師要為學習者營造一種輕松、友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這種舒適的教學氛圍,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緩解學習者的語言焦慮情緒。首先,教師要充滿熱情,態(tài)度和藹可親,尊重每個學生,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其次,教師還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體,始終對教學內(nèi)容具有濃厚的興趣。最后,教師要特別注意糾錯的方式。多鼓勵,少批評,不要過于強調語言的準確性。
3.3 倡導合作學習、體驗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是指學習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討論。在合作學習中,學習者之間可以互相依賴、取長補短,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有助于增強學習者的自信心,減少語言焦慮的產(chǎn)生。體驗學習是指學習者通過真實情景的體驗來學習,有助于使學習者對所習得語言更有自信,減輕焦慮感。這兩種學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習者因獨自完成學習任務或對學習內(nèi)容不熟悉而產(chǎn)生的焦慮心理。
參考文獻:
[1] 王銀泉.外語學習焦慮及其對外語學習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
[2] 文衛(wèi)平,朱玉明.外語學習情感障礙研究[M].陜西: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
藺雪峰(1965-),女,內(nèi)蒙古包頭市人,副教授,主要從事英語教學及研究工作。